摘要:专题类新闻是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具有典型意义和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人物、问题和社会现象等,深入调查分析后进行全面报道的新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又有新闻报道的细节性和深度性。一篇优秀的专题类新闻报道策划不仅能够深化新闻主题,而且能让新闻更加具有新闻价值和更好的传播效果。但同时应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大媒体的激烈竞争下,一些专题类新闻报道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从专题类新闻报道策划的原则入手,分析策划报道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专题类新闻;报道策划;原则;问题;对策
一、绪论
专题类新闻报道也叫深度报道和调查性报道,而西方媒体称之为解释性报道,这类报道内容的特点是:丰富深刻、信息量大,在题材选择上,往往聚焦到人们关注的、争议较大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上,要求记者能在真实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分析事实和问题,以独特的见解引起观众深层次的思考。现在无论是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还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都会涉及到一些专题类新闻报道的写作,而写好专题类新闻报道的前提和基础即一份经过周密设计的报道策划。
二、专题类新闻报道策划原则
新闻策划已经成为专题类新闻报道工作链中的重要环节,也越来越广泛地被许多新闻媒体所使用。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工作者在遵循新闻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报道的时机、方式和策略,以可行性原则为基础,制定出报道整体思路的规划,旨在找出事物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达到最佳的新闻报道传播效果,即决定我们在报道前要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谁来做、做得效果怎么样。因此,制作一份切实可行的专题类新闻策划有以下原则:
(一)选题明确
题好文一半,明确的选题是新闻报道策划成功与否的前提。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海量的新闻事件中,选择出极具新闻价值的题材,即深入挖掘和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选题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和可行性,决定了整个报道策划的运行质量,因此,蕴含丰富新闻价值的选题是专题类新闻报道策划成功的第一步。
专题类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着重于矛盾冲突、重大社会问题、公共安全问题、公共政策、非常罕见且极具新闻价值的事件等方面的题材。例如电视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中,大多数节目的选题都是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能够获得受众关注和情感共鸣,如2019年的《破解乡镇污水难题》、《巴中:最后的战役》、《贫困县如何摘帽》等等,这几个电视深度报道选题成功的关键在于,都抓住了受众关心的重点,都是站在受众的视角上來进行选择的。
(二)择时恰当
择时恰当即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推出精心制作的新闻报道。好的时机对于新闻报道是否能够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十分重要。抓时机贵在审时度势,如果没有抓住有利的时机,再好的新闻专题选题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三)组织有力
这里的组织有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力和物力的前期准备,主要是在报道策划前需要选派一些得力的记者进行前期的采访工作,筹划配备必需的交通工具、准备与选题相应的背景资料等;另一个方面,是策划编辑力量的配备,首先需要专业的新闻策划团队,以及后期编排团队,然后对其进行合理的分工,以保证后期报道的有效性。
三、当前专题类新闻策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对于媒体而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媒体环境中,做好专题类新闻策划工作,突出新闻媒体自身的报道特点和优势,以及抢占报道先机,都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一些媒体为了提高自身的媒体地位,吸引受众关注,在一些专题类报道的策划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新闻工作者和媒体的声誉,使受众对其产生信任危机,给社会稳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一)为吸引眼球,制造虚假新闻事件
新闻策划是利用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策划和组织报道;而新闻造假不受限于新闻事实本身,从一开始就是胡编乱造、移花接木、欺骗受众。
例如引发广泛关注的“纸包子”事件,事件发生于2007年,北京电视台临时人员訾某让农民工将纸屑掺入肉馅,然后制成包子,而訾某拍摄了整个制作过程,随后将其编辑并播出,获得极高的播放量,这是利用食品安全这一社会热点引发受众关注而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典型新闻造假事件,引发了受众对于媒体的信任危机。
(二)违反道德规范,丧失社会良知
一些专题类新闻看似只是新闻媒体对于事件进行持续的追踪报道,但其实媒体有时候扮演了一个“推波助澜”的角色。
例如:2007年,“杨丽娟痴迷追星刘德华”事件引发关注,在整个事件中,媒体本应只是”报道者”,但却主动将自己塑造成为了”参与者”,甚至是“策划者”。据知情人透露,为杨丽娟“捐款”这件事情本身也有媒体参与“策划”。因此,这个事件被广泛关注掀起波澜,与媒体将其作为炒作的对象而进行的“策划”密不可分,后来事态发展到杨父跳海,部分媒体都难辞其咎,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部分媒体新闻素养的下滑和缺失。
(三)违反道德准则,参与共同犯罪
近年来,我们不乏看到过这样一些专题类新闻报道:很多记者“伪造”身份,深入危险环境进行卧底暗访拍摄,最后揭露社会问题。但其中某些新闻工作者因缺乏法律意识,没有形成依法报道的观念,导致了以违法手段制止违法行为事件的发生。
例如,2005年,南京一名女记者在盗窃自行车的团伙进行卧底调查,亲身参与偷窃多辆自行车后被抓获,而这名记者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底线。因此,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进行采访和报道工作时应该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是做好新闻工作的重要前提。
除了以上几点问题外,在专题类新闻报道的策划过程中还存在其他问题,如,哗众取宠,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审查程序缺失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媒体失范现象,也揭示了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如新闻工作者素质良莠不齐、缺乏新闻报道和策划方面的专业训练,对新闻媒体的从业规范不够了解等;另外,新闻体制和法规不健全,导致对违规人员的相关监督和惩戒力度不够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四、应对专题类报道策划问题的对策
在这个竞争极其激烈的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越来越多为吸引受众获得浏览量的策划假新闻的现象。那么,怎样有效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怎样写出高质量的专题类新闻报道策划 这对当代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要求其做到以下几点。
(一)遵循新闻规律
遵循新闻规律即遵循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原则,指的是新闻报道必须反映事物的真实状态,即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都能经得起核对,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把握单个真实,还要符合整体真实。因为新闻报道本身就是告知社会大众事实真相,让受众可以正确地、尽可能全面地认识社會。同时把握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的核心原则是将事实和意见分离,即不能将记者的主观态度写入报道中。
(二)将新闻价值作为专题类新闻策划的前提
专题类新闻策划的选题一般意义较为重大,可以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也可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已经掌握的新闻资源,但同时也要讲究选题的时间与机遇,使选题中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够得到充分显现。这也要求我们要通过策划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聚焦到主题上,然后设计出具体的报道方式、方法,这也对增强新闻价值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提高策划者素质
新闻策划者自身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策划方案的好坏。因此,如何提高策划者的素质,是做好专题类新闻策划的重要问题。要求新闻工作者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定期对新闻策划者开展新闻职业道德培训,从而增强自律性,促使策划者能够自觉遵守新闻工作的行为准则;其次,要不断提高策划者的新闻法规意识;最后,新闻策划者要增强自身基本新闻素养,坚持认真勤奋、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同时更要具有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和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抓住关键的新闻线索去深入发掘。
五、结语
在新闻媒体不断融合发展的情况下,一般性的报道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因此专题类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发展的趋势,而新闻策划则是该类新闻报道获得成功的关键。为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高效的专业素养,不断增强统筹全局的综合能力,才能做好专题类新闻的策划工作,才能减少违反真实性这一客观规律、违背职业道德这类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范光武.深度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中国地市报人,2012(05).
[2] 刘永浩.浅谈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原则[ J].新闻传播,2013(09).
[3] 王慧.论新闻专题策划[J].中国传媒科技,2012(10).
作者简介:李柠洪(1999—),女,四川内江人,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