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生子女的一部分问题弊端开始显现,其中失独问题尤为突出。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社会资源的匮乏以及思想保守落后等原因,给失独家庭带来身体及精神的痛苦、经济的窘迫、生活环境的等许多困境,极大地影响着失独家庭的正常生活。本文主要是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下,探究农村失独家庭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社会工作;农村;失独家庭;困境
作者简介:周桐桐(1994-)男,汉族,甘肃天水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一、农村失独家庭现状
失独家庭。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在解决人口问题上取得显著成果,我国随之也产生了独生子女家庭以及失独家庭。学术界对失独家庭目前尚无统一确切的定义。本文中的失独家庭,即是指独生子女死亡及目前尚无子女存在的家庭。
我国农村失独家庭的现状。伴随着现代社会风险系数的提高,我国目前失独家庭数量将有可能越来越多,成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人们的观念相对传统保守,尤其在家庭观念上,也是倾向于大家族式的几代人同堂生活。因此,我国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失独家庭数量相对于我国城市地区相对较少。但是农村的失独老人在身心健康及生活环境等方面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困境。
二、农村失独家庭的困境
虽然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但子女奉养仍然是很多家庭的主要养老方式,而失独意味着父母对子女投资期望的经济、养老和享乐等“收益”彻底消失。在农村地区,由于社会资源的匮乏等,会给失独家庭带来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困境。
1、身心健康困境
生理疾病增加。失独父母大多终日以泪洗面。头疼失眠、寝食难安等现象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他们身体患病的可能性。由于农村地区繁忙的家务,大部分失独父母没有条件去养老机构或请保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衰退以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出现,他们需要被照顾。
心理健康受损。农村地区保守落后的传统思想,使得失独家庭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独生子女的突然离世对其父母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心理受到极大的折磨,他们大多在当下不承认自己父母身份已经丧失。等他们慢慢调整以适应新的生活时,因为缺乏人生中重要的心理支持与希望寄托,他们会感到孤单寂寞,缺乏信心,封闭自我,使其沉浸在自责中艰难度日。
2、社会环境困境
经济窘迫加深。农村地区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父母会将子女视为自己老年的依靠和经济支持。部分失独父母庞大的医药支出费用,可能会使家庭入不敷出,甚至负债累累。虽然国家也采取了一定的财政补贴政策,但由于办理程序繁琐、资金额度较少、执行效率低下等原因,无法完全解决失独家庭的生活困境。
家庭瓦解风险。伴随着独生子女的意外离世,使得失独家庭变成了只剩下夫妻二人或者“上有老”的单一的线性结构。家庭结构不再完整,家庭的一些正常功能如经济、社会化、赡养等也会逐渐弱化甚至消失,以至于失独家庭面临着瓦解的风险。且他们有可能把孩子的离世归结为夫妻中任意一方的失责, 并相互埋怨、自责,可能以离婚的方式来结束痛苦的生活状态。[ ]
社会交往偏见。农村地区落后,偏见和舆论等会使得一些失独家庭对他人或社会充满了敌意。他们不愿得到别人施舍的同情和怜悯,更不愿看见一些幸福的家庭,以免触景生情。所以他们大多宁愿独自神伤,封闭自己,不愿意进行社会交往。
三、社会工作介入策略探究
社会工作以其助人自助的专业优势,基于优势视角、社会支持、生态系统等专业理论,用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能为失独家庭困境提供更好的解决策略。
个案工作。个案工作主要是以危机视角先迅速对失独父母的情况作出危险判断,采取一定措施,有效地稳定他们的情绪,并力图帮助他们回到失独之前平衡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在情绪的改善方面,社会工作者要帮助失独父母宣泄因为失独所带来的悲伤情绪,让他们逐步接受事实并接纳自己。为失独父母争取外界政策的支持或物质的帮助,同时可以教他们谋生的手艺。使他们加强社会的交流,保证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的多样性。
小组工作。社会工作者可以将失独父母聚集起来,建立一个互助治疗小组。让他们感受到并不是只有自己有失独之痛,这样容易与其他组员拉近彼此距离,有认同感和亲切感。组员们在相互依存中可以得到处理问题能力的增长,结交新的朋友,避免自闭心理的出现。组员们在相互扶持慢慢走出失独的阴霾,进行再社会化。
社区工作。在农村人们都生活在一个相对比较熟悉的社会环境里。农村集体是所有的失独者生活的场所,可以给失独家庭带来其他任何社会机构都无法比拟的心理归属感。在农村开展相应的社区活动可以让失独家庭外在生活环境得到一定程度修复,并通过对农村资源的挖掘,在村集体内开展相互照顾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失独群体的社会关系。
社会工作行政。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围绕失独家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但现有的政策依然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改进。对失独家庭的救助标准各地不一、救助费用总体偏低、帮扶措施不够人性化等问题依旧值得注目。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地将失独群体的一些利益诉求传达给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并给出自己的一些专业建议,督促政府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进行落实完善,帮助农村失独家庭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失独家庭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是一个特殊弱势群体。认识到该群体的存在,并且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去帮助失独家庭更好的生活,对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我国农村地区,失独家庭面临着一系列困境,极大地威胁着他们的正常生活。社会工作参与失独家庭的服务有其专业优势,可从微观、中观、宏观多层面入手来帮助失独家庭早日走出失独的痛楚,接受现实,重新融入社会生活,获得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参考文献
[1] 陶文慧.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失独家庭困境研究[J].法制博览,2018(27):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