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平
摘要:全面从严治党是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保证,是党永葆先进性的保证。进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确保良好的成效,关键要落实到责任层面,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完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研究基于主体责任落实视角,从理论上阐释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思想渊源;其次,从制度设计、职责划分、领导者与普通党员等层面出发,寻找、分析了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在责任落实层面存在的困境与问题。最后,围绕问题,研究提出了新时代优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具体路径,为我国一些地区进行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价值经验借鉴。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科学内涵;思想渊源;困境;路径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重庆工商大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究项目:新时代重庆市完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思想渊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一次重申:“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并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内涵与思想渊源进行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与价值。
(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科学内涵阐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认识逐渐深入,由“从严治党”到“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再到“全面从严治党”,体现我们党对管党治党科学内涵认识的升华。科学内涵体现两个层面:治党强调“全面”、治党务必“从严”两个方面。
管党治党强调“全面”二字。 新时代,“ 全面”强调管党治党领域的广泛性与全覆盖性。对党的治理需要做到全方位、多角度,不断加强教育、管理与监督。不论是过去、还是现阶段,“全面”得到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优秀的政党,要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即新时代党的建设“5+1+1”总布局,只有“全面”,才能把党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使党始终成为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
管党治党务必做到“从严”要求。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我们对党的管理、治理就做到了从严。在我国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与阶段,国家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活动,如“两学一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使所有党员同志加强了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保证了中国共产党持久的生命力与活力,为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管党治党重在“治吏”。“治”即治理之义,是完善、落实“从严”的过程与目标的需要,它着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中的主体责任与使命担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是确保管党治党真正严起来、紧起来、实起来的有效保证。
(二)新時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渊源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者的党建学说、党建思想及政党理论。如张金福(2017)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两个层面着手探究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问题,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重要来源。具体而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渊源主要包含马克思列宁主义从严治党理论、毛泽东的建党理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建党学说。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严治党理论,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经验,而且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治党学说,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下表(表1)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党理论与学说情况。
时期 建党理论与学说
毛泽东时期 严格加强党员发展要求,培养党员干部素质与能力、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邓小平时期 聚焦党的领导、党的政治建设、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制度建设等问题,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
江泽民时期 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
胡锦涛时期 以思想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习近平时期 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整体设计,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二、新时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困境
全面从严治党要取得良好实效,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需进一步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完善责任落实,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细化与具体化。当前情况下,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继续深化与整改,才能保证全面从严治党真正发挥促进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的全过程之中。
(一)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度不完善、职责划分不清晰
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度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由多个部分构成,包含了主体责任划分、责任落实、责任报告、责任督察与责任追究五个层面。责任的划分不具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质量与效果。完善主体责任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做功课。
主体责任划分是首要环节、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基础。当前,在我国的一些企事业单位与部门中出现了工作效率低下、权责不清晰的情况,为完成工作而工作,从而导致出现问题了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办事的效率,损坏了单位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使国家与人民的利益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分工明确、权责清晰是保证各项工作得到切实完善的强有力的保障。
(二)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现象依旧存在
全面从严治党的效果如何,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所做所为,在于领导者是否履责尽责,以第一责任人高质量完成全面从严治党的使命。领导干部主动作为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是一种能动的关系,表现在领导干部积极、主动作为能够高质量完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全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能反映一个领导者的作为,作为的程度如何。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处推进的过程中,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一些高级的党政领导干部,感觉“好处”少了、“油水没了,选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因为本领恐慌,难以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寻求“挡箭牌”“遮羞布”;有的则是以往行事的方式方法本就存在违规违纪问题,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自然难以为继。
(三)普通党员:部分党员同志不遵循上级要求与决议现象
全面从严治党不仅需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同时需要全体党员同志积极支持与配合,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与部署,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在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仍旧存在一些党员同志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与带头作用,不能做到与一些贪污腐败现象开展斗争,包庇甚至掩护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不够,理想信念不坚定,党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对各种错误言论缺乏批判,服务群众意识单薄等问题,使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受到了严重影响。
三、新时代优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路径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与新的历史方位上,不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将党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各级党组织必须切实履行从严治党责任,以严的标准、实的举措抓好组织建设,推动党建水平整体提升,促进堡垒作用发挥。面临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困境与问题,优化、完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是关键,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将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作为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方式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性,并将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钟的鲜明特色和重要内容,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处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从严治党必须以坚强的制度作规范,以有力的执行作保障,使制度治党与依规治党引领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就更加突出了制度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与环节中的重要意义所在。新时代,面对相对严重的腐败、违规违纪问题,要突出重点,发挥制度与规章对权利的监督与制约作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二)发挥领导干部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关键作用
全面从严治党,要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抓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數”。抓住了“关键少数”,就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抓住了治国理政的关键,抓住了民生福祉的关键。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做到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心中有信仰,心中有铁纪。具体而言,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要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引领思想政治建设守正与创新发展。思想政治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全体党员的政治素养、思想道德水平具有显著的作用,是保证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核心力量。二是自觉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四个意识”是一个意蕴深刻、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的基本标准。三是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通过接受党内外监督,保证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首先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党内监督关系着党的权力是否健康运行、关系着人民对党的信心,是整个社会监督体系的核心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还要自觉接受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三)普通党员要切实做好全面从严治党的忠实卫士
不具有干部身份的普通党员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责任担当,则往往不为人所重视,甚至不为党员所自觉。党员作为一种政治身份,必然连带着相应的政治责任。2018年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涉及了六大方面纪律,除了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基本与普通党员无涉外,其他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生活纪律、群众纪律其实都与普通党员有关联。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党员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党规党纪的学习,提升党性修养,增强依法用权意识,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承担宣传和服务群众的责任。普通党员身处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与群众关系最为紧密、密切,承担着传递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与使命,也是为基层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力量。普通党员的一言一行与状态,是树立与展现我们党良好形象的关键。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复杂的、庞大的工程,涉及的要求多、内容广,对我们党提出了很多要求。纵观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仔细审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理性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以贯之,也只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发挥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赵徐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4)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
[4]佟玉华.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中的党内监督[J]科学社会主义,2016(06)
[5]张金福.试论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J]世纪桥,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