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剑辉
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主题化教学活动则是落实这一任务重要且有效的路径。主题化教学是让学生在围绕特定主题设计的情境或活动中,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开展融合学科相关领域甚至跨学科界限的系列活动。主题化教学若想取得良好效果而非流于形式,需要在内容选择、过程设计、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下面笔者结合美术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主题化教学的内容选择应聚焦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突出主题之间的关联性、学科之间的整合性、资源之间的互补性。
其一,突出主题关联性,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中小学各学科的教材内容都是经过相关领域专家千挑万选、反复衡量后汇聚而成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是日常教学的基本遵循,且张力无限。因此教师在进行主题化教学时一定要用好教材,在区分重难点的情况下,对不同教材进行科学选择和合理重构,突出主题之间的关联性,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以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盛世·汴梁》一课为例,该课中介绍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画,作品在创作中主要采用了中国画独特的散点透视构图法。该课与八年级下册中的《园林·探幽》这节欣赏课貌似毫无联系,实则不然,如我们欣赏园林时所感受到的“移步易景”“一步一景”,恰与散点透视如出一辙。若能把这两节课的内容重组到一个主题活动里,就可以有效彰显散点透视这一构图法的精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其二,突出学科整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传统的分科教学割裂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并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而主题化教学由于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为此,教师在进行主题化教学的内容选择时,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关注学生在过往学习和生活中所积累形成的经验、兴趣、专长,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使教学内容既开放又整合,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如笔者所在城市有着全国最大的石刻园,园内摆放着各朝代珍贵的石刻作品。因此在组织开展“石刻”主题化教学时,我们除带领学生感受石刻作品的肌理、线条、造型、色彩之美外,还指导学生了解石刻的发展历史和相关故事,提取借鉴石刻中的审美元素,设计制作出帆布包、茶具、书签、数据线收纳架等。
其三,突出资源互补性,让学生与真实生活产生连接。教师在进行主题化教学的内容选择时,还要具备充分的资源开发意识,突出资源之间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在横向上可以体现为跨学科、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之间的资源整合,在纵向上可以体现为学段间资源的整合、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等。如上述“石刻”教学活动将传统的石刻工艺与现代生活进行了有效结合,让学生们在充满个性化的创作中,不仅美化了真实生活,而且形成了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相连接的能力。
主题化教学的活动设计关乎教学目标和内容能否真正落地,因此在实践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其一,关注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系统性。教师在进行主题化教学的活动设计中,要克服传统单课时教学中知识碎片化的倾向,彰显主题化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优势。如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在各年段都有与水墨画相关的内容,如《水墨游戏》《水墨画花》《水墨画树》《水墨情趣》等,但这样的内容安排会导致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出现重复学习的问题。而且由于水墨画课一学年才有一节,学生有时带齐工具都困难,更不要说对用笔用墨效果的感受和理解了。基于此,我们在对各年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后,对水墨画相关教学内容和活动进行重组,在三年级上学期开展“谁最厉害呢?—水墨游戏”主题化教学,并结合绘本故事开展趣味性实践,让学生不再局限于对水墨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能形成关于水墨画的系统知识体系。
其二,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突出过程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绝不是单靠一两节课就能够实现的。如在开展“水墨动物”主题化教学中,为强化学生对水墨的感受,教师让学生用水墨绘制出不同的色彩和形状,然后让他们思考交流这些不同的线条和形状是如何变出来的,都像什么。在学生们交流反馈的基础上,教师又对他们的作品稍做修饰,绘制出小鸡、小猪等各种形象。学生们受到启发,也纷纷动笔绘制出更加丰富有趣的动物形象。接下来,教师又鼓励学生围绕“这些小动物在干吗”创编故事,培养他们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其三,关注教学方式的变革,强化体验性。传统课堂中偏抽象的知识教学使得学生的切身体验和真实感受明显缺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和内化非常不够。要想使学生真正获得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就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教学敏感性以及捕捉教学各要素的能力,努力营造易于学生感知的现场氛围,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创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比如:在开展“海洋小怪兽”主题化教学中,教师先询问学生“海洋里谁最可爱”,有同学说是水母,“因为它们看起来是透明的,感觉很柔软很温柔”,教师就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用美术语言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有学生说,他有一次用马克笔在生宣纸上画好形象然后滴上水,水与颜色在纸上混合、渗透后出现不规则的形状和色彩,就有透明和梦幻般的感觉。就这样,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将过往的体验与创作进行有机结合,创作出形象各异的海洋生物,带给我们无限的惊喜。
其四,关注学科知识的迁移应用,指向实践性。在主题化教学中,教师也要摒弃“只管如何教而不知为何教”的传统思维,循着“物以致用”的思路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例如:在开展六年级下册《漂亮的鞋》主题化教学时,教师除了为学生讲解有关鞋子的线条、造型、色彩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通过设计鞋子市场交易环节促使他们进一步思考:设计的鞋子是用于跳舞、运动还是其他一些有特别意义的活动?针对不同场合,鞋子的线条是要充满力量感还是稳重平和些?在颜色选择方面,是要严肃厚重还是时尚奔放?学生通过上述活动与思考对线条、色彩、造型等美术语言产生深度理解后,再进行想象和创意表達,就能达到良好的学以致用效果。
其一,明确教学预期目标,分阶段推进。在主题化教学中,对于学生应该知道、理解和掌握什么,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设计,要明确其优先次序,学会适当选择和取舍。如对于五年级下册中的“诗配画”这一主题教学来说,从短期目标来看,是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诗歌内容进行创意绘画;从长远目标来看,则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学习后能够理解表达出诗的意境,通过诗画一体的创作形成审美理解和感受。在这两个目标中,后者显然要难得多,但如果前一个目标的完成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后者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为此,教师要在主题化教学前做好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还想要或应该获取哪些知识和能力等,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在循序渐进中达成。
其二,有效分解教学目标,让目标清晰可测量。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需要一定的证据来反馈和支撑。这里我们可以用逆向设计的方法,首先思考教学的预期效果是怎样的,然后根据这个结果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可以为每项指标赋予一定分值,使得评估结果清晰可测量。如对于“诗配画”教学效果的评估,大体可以涉及以下内容:内容表现是否合乎诗意,手法运用是否娴熟,色彩选择是否得当,画面构图是否有意境,等等。
其三,评价贯串教学全程,关注每一步。在主题化教学中,教师要将评价贯串整个学习过程,尤其要注重把对学生的评价放置到具体语境和活动过程中,给他们提供选择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学习方式的机会,使其能够把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完整呈现。如在“水墨动物”这个主题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每一个学习步骤和成果的评价从点到面贯串始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编辑?王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