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宝
为了更好地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建设优良班风和浓厚学风,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积极探索学生班级自主管理,形成了有特色的班级点评活动。班级点评是在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师团队带领下,由班干部共同主导、全班学生积极参与的班级常规自主管理总结活动。班级点评以校园一日常规全部环节特别是课堂学习环节为主要内容,是开展形成性综合素质评价活动的中心环节,为后续开展的各种评选表彰活动和终结性综合素质评价活动提供了客观依据。在开展班级点评活动中,我们主要遵循了以下四条原则。
1. 点评目的正向化——坚持正确育人导向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班级管理活动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正向教育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我校的育人目标“培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懂感恩、有理想、会学用、强体魄—男生英俊(大气、沉毅、担当)、女生淑雅(内秀、友善、文雅)的优秀中学生”,我们确立了各班级个性化教育目标。我们秉持“文明有序的背后=心灵感悟+规则约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口头表扬+制度表彰”两个班级教育管理公式,不断加强系列主题教育,每半个学期开展一次“两层三星”形成性评价,旨在促进全体学生在“热爱班级、崇尚学习、合作共赢”等方面不断得到全面发展。“两层三星”即在品行方面为学生设立爱星—热爱班级优秀(进步)生奖,在学习方面设立学星—崇尚学习优秀(进步)生奖,在互助方面设立组星—合作共赢优秀(进步)组奖。
2. 点评内容全面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班级点评服从和服务于班级建设目标,为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夯实根基。根据北京市关于综合素质评价框架内容的文件精神,我们确定了班级五大常规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標准:手机依规带用、就餐安静有序、做操快静齐亮、旗队英姿飒爽、课堂稳定生动。如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具体要求是目不旁视、耳不旁闻、手不旁写、心不旁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悟主录辅、举手答问。这些全面而有重点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集中体现在以课堂状态为核心内容的班级日志上,这是班级点评的主要抓手。
3. 点评过程科学化——建立多元透明评价制度
首先是点评主体多元化。班级点评主体不仅要有广泛性,而且还要在更大程度上形成多方教育合力。因此,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都可以而且应当成为班级点评的主体。以课堂常规管理为例,在每节课下课时,任课教师要就迟到旷课、学具准备、引领表现突出和违规表现严重等课堂环节情况对全班该节课堂状态做出整体评价,也可以指出需要特别表扬或特别批评的学生。一日常规其他环节班级日志主责人,也要及时并如实地按照教师要求或有关班规就一日常规相关环节情况做好记录。
其次是点评方式公开化。班级点评既是一件随时发生的事情,也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形式主要分为即时点评、每日点评、每月点评、期中总评、期末总评、学期总评和学年总评。在这里,学生们最为重视的是每日点评。每天放学前,各位班委和科代表就早读日志、做操日志、就餐日志、手机日志、课堂日志等记录的当天一日常规各个环节情况在全班做出公开点评,以核实纠正情况,明确常规要求,树立先进榜样,鞭策后进同学,促进共同提高。每日点评是班级点评中最基础、最重要、最有效的环节,是开展形成性综合素质评价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开展终结性综合素质评价活动的重要依据。
4. 点评结果效能化——形成点评结果应用机制
班级点评的长效运行离不开点评结果的效能化应用。基于班级点评结果,我们开展了班级爱星评价评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各级各类评优表彰等终结性综合素质评价。班级爱星评价以同一班级为评选单位,以半个学期为评选周期,以班级日志积分为评价依据,评选出热爱班级优秀生和热爱班级进步生。为了增强形成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效性,我们以班级自主管理学期总积分为主要抓手,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选用干部、发展团员、评优表彰、交流宣传等一整套班级教育管理制度。同时,我们将不同阶段的学生班级自主管理学期总积分按照不同比例纳入毕业生终结性综合素质评价,形成学生的最终综合素质评价等级。
(编辑 崔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