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怡
夏末秋初,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西南角郁郁葱葱、松涛阵阵,天光云影下,大树小树穿插成的林海映着草原,叠出一道绿色屏障。
北甸子村位于彰武县西北,20世纪90年代,这里成了科尔沁沙地的一部分,三面被黄沙包围。每到春天,春风刮起白茫茫的沙丘一眼看不到边,村子西南角,几乎寸草不生。“风大的时候,沙子能堆到窗台高,推不开门,更別想园子能长出菜来。”村民陈其华回忆说。
沙不治,地就保不住,地没了家也就没了。眼看村子即将被黄沙吞没,政府建议北甸子村整体迁移,当时的村书记董福财代表全体村民陈情:“这地是我们的根,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沙我们自己治,家园我们自己守。”从此,北甸子村村民过上了几十载抗风斗沙的日子。
造林伊始,困难重重。村民要到七八里地外的“水泡子”里拉水,两匹马拉车,一次只能拉一大桶,“不敢多拉,沙坡高,拉多了上不去。”陈其华说。到了栽树的地方,村民把脚插到沙子里,站成排,一株一株地浇。北甸子村十年九旱,加之沙地刨不出深坑,栽上的树苗,一场风后,要么露出了根,要么被沙子掩埋,成活率极低,补种、浇水都没用。“我们这些农民,种地还行,在沙地里种树,没有懂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遇到情况,再一起想对策。”
第二年,村民改变了以往各自为营的策略,哪里沙漠化最重,就集中力量从哪里种起,大家用牛吃剩下的碎草和牛粪固定沙地,用槐树、榆树枝条编成圆形的风障,扣在树苗上,提高成活率。
在这场与风沙的竞速中,为了能超过风沙侵蚀的速度,村民平均一家出四五个人,几乎把全部劳动力都投入到了植树上,有的家人口少,就借钱雇人干。就这样,40年间,北甸子村村民栽树近300万棵,在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的交界处建起了长15公里、宽3公里的绿色长城。这道边界林,为北甸子村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根本性改善,村里玉米亩产翻了好几番,平均亩产近千斤。北甸子村的“绿巨人”们不仅守住了家园,还将辽宁省防风固沙的第一道防线向北推进了13公里。
脆香的黄瓜,酸甜的西红柿,看着丰收的园子,69岁的陈其华和老伴笑得合不拢嘴。从二十几岁开始进沙坨子植树,到后来带着儿子、儿媳一起植树,几十年间,陈其华目睹着家乡的变化。“原来这院子种啥都不行,一场风,栽的秧棵都找不到,全被沙子埋了,你看现在多好……”说到这,陈其华突然哽咽起来,眼角泛起泪光。
在边界林旁,有一棵300多年的元宝枫,每到秋季,元宝枫一片火红,村民亲切地叫它“大色树”。风沙肆虐的年代,往返于两省(区)之间的旅人将它视为路标,看到“大色树”就是找到了回家的路。而今,“大色树”不再是旅人唯一的路标,远远望去,看到边界林就知道离家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