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及其农民军在平定

2020-11-25 02:40袁盛慧
文史月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起义军李自成崇祯

袁盛慧

明朝末年,土地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向地主阶级手中集中,失地的农民越来越多,同时两级分化的速度和规模也在快速发展,但统治者还是一如既往地横征暴敛,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据记载,万历末年,河南的福王仅一次就被赐田地两万顷。同时赋税也高得惊人,仅以1599年为例,这一年的田赋就比二十年前增加了百分之四十,而1619年到1627年这九年间,田赋又以各种名目“加派”,增加了三千九百万两银子。很多农民倾家荡产也交不起这无穷无尽的“皇粮”。明崇祯元年(1628年),陕北一带久旱不雨,地焦禾枯,人们连野草和树皮都剥光吃尽,饿殍遍地,惨不忍睹。崇祯十五年(1642年),平定水峪关帝庙的《兴建关圣帝君祠记》碑也写道:“年来寇虏狂逞,饥馑频仍。”对这一情况,明王朝的统治者们却不赈灾,不救济。明武宗时期的一个大贪官刘瑾就有黄金一千三百万两,白银达二亿五千万两,仅银子一项就相当于明末六十年的国家税收总额。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下北京时,皇帝朱由检的内库中藏银达十八亿五千万两。

被黑暗政治和生活所迫的农民只能起义。崇祯元年,陕西府谷县王嘉胤,安塞县高迎祥,宜川县王左挂等先后率众起义。崇祯二年(1629年),李自成参加了王左挂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崇祯四年,由于王左挂、张存孟的叛变,李自成率领一部起义军参加了用“闯”字称呼自己和部队的高迎祥起义军,李自成被编在第八队,人称“闯将”,后高迎祥就义,李自成被拥戴为“闯王”。

崇祯四年(1631年)六月,李自成的农民军与马守应、罗汝才、张献忠诸部号称“三十六营”,于这年秋再次渡过黄河,突进山西,“李自成率领第八队,于1632年底攻克辽州(今左权县)城,并于次年绕道邯郸,进击顺德西山,前锋直逼京畿”。現存于平定岳家庄三义庙内由郗铉撰书的明崇祯八年(1635年)的《创建三义庙碑记》对这次起义军的军事行动做了如此记述:“自崇祯甫位,流寇起于西秦,未经三载侵入吾晋地,首破河曲等处。迨至六年正月初日,吾州闻惊……未月而至十七,深谷峻岭,羊肠鸟道之径皆衣赤而执戈者,杀掳搜山,诚旷世所闻。”对于农民军这次来平定的行动,1992年版《平定县志》438页也做了记述:“崇祯五年(1632)正月十七,农民起义军兵临平定县城南,在今宋家庄、贵石沟村一带活动。当时,奉委驻平定打造军械的平阳府蒲州千户杨其庄,鼓动乡兵出击,乡兵大败。”“崇祯六年(1633)农民军遍布山西,正月过和顺、乐平(今昔阳)、自平定阳胜、新村、张庄……大石门、石门口一线至柏井驿,先头部队直抵固关,固关把总薛邦祯惊恐万状。此次,本县农民有千余人参加了农民起义军。”

由以上可以看出,崇祯四年号称“三十六营”的农民军及李自成的“第八队”,于秋天进入山西后,一直在山西活动,并于崇祯五年正月在平定县城南宋家庄一带大战乡兵。迨至崇祯五年底至崇祯六年初,李自成率领农民军,一部由平定县至和顺、辽州(左权)绕道邯郸,向北京进攻。另一部经平定县城南阳胜、新村东去石门口、固关,也指向京畿。可以说李自成及其农民军在1632年初,首次来到了平定县,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平定县城南的宋家庄、贵石沟、阳胜、新村、张庄一带以及石门口、柏井至旧关一线。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宣布建国,国号大顺,建元“永昌”,制甲申历,铸永昌钱,并誓师东进,攻取明王朝的首都北京。一月初,大将刘宗敏、李过带领先锋部队率先东渡黄河。二月,李自成率几十万大军从禹门渡河,进入山西。“二月二日,打下汾州(今山西汾阳);八日攻克太原。二月中旬,前锋已抵河北边境。”“这时,农民军兵分二路:一路由刘宗敏率领,从固关(山西平定东)……经真定(今正定)、保定一线北上;另一路由李自成率领,从大同、宣化入居庸关。约定于三月中旬,在北京城下会师。”1992年版《平定县志》438页写道:“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李自成义军的东路游骑,在州城驻兵一日,东进破固关出晋,挺进北京。”《晋中史话——李自成军在榆次》中道:“1644年正月,义军攻占太原后,主力沿朔北上,直捣大同。另分军经榆次、寿阳,出平定固关,占真定、保定北上。”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克北京,取得了推翻明王朝的伟大胜利。但是,由于吴三桂联合清军在山海关夹击李自成的大顺军,大顺军惨遭失败。李自成进北京四十二天后,败退京师,沿保定、真定、井陉、固关、平定一路西撤。

《历代农民起义史话》308页写道:“五月间,大顺军在保定以南的望都给清军以重创……接着在定州(今河北定县)附近又发生激战……李自成亲自出战,也身负箭伤。于是,大军越过固关,退入山西,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做了一番整顿以后,再回到关中地区。”《晋中史话——李自成军在榆次》也写道:“李自成军退至河北定州(今河北定县)再受重创,不少战将阵亡,李自成也中流箭负伤,义军继续西撤。平定、寿阳、榆次相继丢失……”1992版《平定县志》写道:“五月初七,李自成身受箭伤经固关退驻平定城,李在平定城居数日,曾会见明末原大理寺卿张三谟……李自成曾在娘子关布防军事……是年八月底,农民义军仍控制固关、娘子关要隘。”平定县《宋家庄村志》载:“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李自成起义军自北京兵败回陕,路经冠庄、宋家庄等村。”

以上资料表明,李自成及其农民军在1644年初至八月间,第二次来到平定。具体为,二月初,李自成的农民军刘宗敏部由榆次、寿阳来到平定,在县城驻兵一日后,攻破固关向北京进发。五月间,李自成及其大顺军自北京败退后,在娘子关、固关进行了军事布防,李自成在平定城居数日,会见了明朝遗臣张三谟,并请其出任大顺政权宰相,后李自成及其大顺军经平定城西南贵石沟、宋家庄向寿阳、榆次、平阳(临汾)撤退。

明王朝遗臣张三谟曾与李自成会谈并被“聘为相”的说法,清乾隆版《平定州志》张三谟传中有“闯贼至,聘为相”的记载。而1992年版的《平定县志》张三谟传中写道:“据传,同年(崇祯十七年五月)李自成从北京退出后,于初七路过平定,曾和张三谟面谈,并请他当宰相,未果。”这里用“据传”,是一种不肯定的口气。1991年发现于平定县城姜家沟白崖头白家老坟的《顺故徵仕郎中书舍人加太仆寺少卿白公暨配孺人张氏合葬墓志铭》即为张三谟手书,而且墓志纪年即用“永昌元年五月十五日”。由此看出,张三谟对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是承认的,如若不然,怎么能用“顺故”“永昌”等。

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前后不到一年,进北京仅四十二天就走向失败,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毛泽东曾在1944年4月看到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后,写信给郭沫若称赞该文“但当努力学习”,并把它作为当时延安整风学习的重要文件,强调“不要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今天,我们研究李自成及其农民军在平定的活动,是为了从中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加强党性锻炼,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起义军李自成崇祯
故宫的匾额上插着一支箭
故宫的匾额上插着一支箭
沐猴而冠
从心理传记学角度研究李自成人格的初步构想
“能吏”的“魄力”
亡明罪魁祸首辨:崇祯和朝臣的共同作用
明末的中枢决策与权力格局演进:以崇祯帝“改票”为视角
“有君无臣”论:明清之际崇祯君臣的历史评价与君臣观流变
短暂的辉煌
试论明崇祯年间阁臣的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