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礼,唐晓丹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民办高校产学研合作路径探讨*——“仰恩模式”的历史经验及其给民办高等教育的启示
袁 礼1,唐晓丹2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广东 深圳 518055;2. 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广东 广州 510440)
总结介绍了“仰恩模式”及其基础、形成、特征和历史经验,认为,仰恩大学从一开始就在探索中国特色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它将教育与科学研究、企业生产、区域经济联系在一起,创造了特有的“仰恩模式”,这种办学模式因地制宜,将教育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之中,在灰色权力空间寻找发展突破口,通过强制性制度供给获得发展动力,给民办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启发。
仰恩模式;民办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
在改革开放前,由于公办教育体制长期垄断,造成教育权力过于集中,办学体制单一,办学活力不足,政府负担过重,缺乏创新动力,急需要国家放开办学自主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高等教育,此后,我国民办高校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所由华侨回国创办的民办高校在泉州诞生,它就是仰恩大学(原名仰恩学院)。这是一所由吴庆星先生投资、由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国家给予充分办学自主权的新式学校,正是有了较大自主权,才使得它具备了突破传统办学体制的先决条件。仰恩大学从一开始就在探索中国特色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它将教育与科学研究、企业生产、区域经济联系在一起,使教育和产业相互促进,实现“以产养学”,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这种办学模式被民办教育研究者称作“仰恩模式”,曾对全国的民办高校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正因为如此,仰恩大学也获得“民办高校旗帜”的称号。
仰恩大学的前十年以职业教育为主(也有少数本科专业),后来慢慢往本科教育发展。1988年,华侨大学仰恩学院正式开学招生,标志着一所不花国家一分钱的民办高等学校正式出现;1989年,它与华侨大学脱钩,成立独立仰恩学院,从联合建制变为独立建制,从“完全公办”性质变成“公办民助”性质;1992年,独立仰恩学院正式更名为“仰恩大学”,实现办学规格的提升;1994年,仰恩大学由“公办民助”性质转变为“完全私立”性质,由投资者完全自主办学,并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国家试点高校之一;2005年,仰恩大学建成拥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完整教育体系的大学城,在校生突破万人;2008年,在校生接近1万5千人,仰恩大学顺利通过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成为第一个通过国家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民办高等学校。这个过程既是仰恩大学不断壮大的过程,也是“仰恩模式”不断形成的过程。
仰恩大学在新中国社会环境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史无前例地具有独创性,它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许多的困惑、矛盾与问题,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去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与时代环境的新路径,则是这所学校前十年的主要任务。这一时期的改革举措包括:确立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探索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建立适应本校的管理体制;扩建学校,增大班级的平均规模;改善学生和教师的比例;编写新教材;实行班内分组;增加现代化教学媒介。这些措施有助于从结构和组织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办学条件不成熟的缺陷,其中,它所探索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既成为仰恩大学的标志性特征,也让学校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福建省在1981年提出对华侨、外商要进一步放宽政策,实行更加特殊、更加灵活、更加优惠的政策,发挥华侨的优势。为进一步对外开放,鼓励外籍华人、海外侨胞在家乡捐资办学,促进福建省经济和高教事业的发展,为全国民办高等教育闯出一条新路子,国家、地方政府和投资人在办学过程中密切合作,政策的支持让仰恩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有了坚强的基础。
其本质是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一种主动回应。由于社会经济渐趋发达,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随之增多,现有的公办高校无法满足当地人们的需要,在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环境下,民办高等教育在这个时代环境中顺势而出,其成长的过程,便是高等教育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仰恩大学顺应了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时代需要,它在大学、政府与市场的综合作用下艰难地萌芽,并成功成长为完全独立的私立学校。在当时的国内环境中,教育制度供给严重不足,尤其是私有教育产权的制度供给不足,就如张五常所说:“中国现在想要建立市场机制,而不想有私有产权,其本身是矛盾的[1]。”这在客观上促使政府部门推动教育制度改革,以使之向平衡方向迈进。
1985年,吴庆星通过中央华侨部门与泉州地方政府取得联系,表达回家办学的意愿,政府非常支持。一开始,吴庆星只想办小学。1986年8月11日,吴庆星又有了惊人之举:“根据国家《义务教育法》,我决定把仰恩学校扩大到包括六年制中心小学、三年制初级中学和三年制职业高中的规模!”[2]157其早期校史介绍:吴庆星在其家乡组建了“仰恩学校工程指挥部”并于1987年三月开始动工,总预算投资1306.48万元,兴建校舍及其它为教学配套的设施。当年汇进人民币800万元,购进200多万港币的钢材及其它设备。在总面积115亩的校园内,计划建筑校区29284平方米,当年建成教学楼四座,计5880平方米,教工学生宿舍及餐厅4座,计7600平方米。图书馆2100平方米。为吸引人才,满足老师的需要,吴庆星还在泉州市区购买了教授和讲师用房29套[3]。1987年9月10日,吴庆星在当时正在修建中专教学楼的工棚里和区长等人饮酒,区长感慨马甲发展之快,完全是吴庆星对家乡的贡献,以前,这里连小学都没有,现在居然建起了中专,实在了不起啊!吴庆星听了,很有底气地说道:“中专有什么了不起!我的目标是办大学!仰恩大学!”
仰恩大学创办之初,吴庆星对当地做了经济发展环境的分析,以长远的眼光看中了当地地理区位的优越性。在规划仰恩大学发展的蓝图时,提出了建设“马甲高科技农业大观园”的宏伟设想。大观园以大学为依托,以发展现代高科技农业为目标,这一系列建设被称作“仰恩工程”。
“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既符合改革开放的潮流,也解决了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难题,一石二鸟,地方政府和中央领导都十分支持,给予了他政策上的巨大优惠。除此以外,为了给予吴庆星最大支持,地方政府特意同意让仰恩学院挂靠华侨大学,依托它的师资力量和办学经验,使之快速成长。
仰恩系列工程还包括:名优水果观赏园、植物品种园、山庄别墅、观赏鲤鱼溪、钓鱼台、水族馆、星级酒店,它是集旅游、观光、疗养、度假和教育、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农业大观园。时势造英雄。因为成为华侨的旗帜,所以他得到前所未有的优惠。泉州市人民政府对他所创建的仰恩系列工程项目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出口优惠、投资优惠、进口优惠等等。如:对其投资办学及为教育服务的配套企业所需用地审批权限,要求省政府下放泉州市审批,并按国务院有关规定,一律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政府只收合理的土地出让金,不收土地使用金,使用期限根据不同行业确定,最高年限为: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用地九十年;工业、旅馆、商业、办公楼、住宅用地七十年。若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经批准可再延续。土地出让手续从简,土地经开发后,在法定有效期内可以买卖、转让、出租或抵押。为仰恩服务的乌潭水库综合开发项目和饲料生产及为其提供配套的机械项目,可开展各种形式的补偿贸易。补偿贸易原则上要用所产产品偿还,如需用其他商品偿还的,属于中央管理的商品由国家经贸部审批;凡不设及国家实行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及省统一经营出口的补偿贸易项目,要求下放由泉州市审批;在合同执行期间,补偿项目外汇按规定扣除补偿进口设备的价款后的净收入全部归留企业[2]231-232。同时,为了保障华侨捐赠人的利益,省政府在1990年颁布《福建省华侨捐赠与办公益事业管理条例》[4]。
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这一系列制度安排促使仰恩大学从无到有,短时间内完成了第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并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从1987年3月开始动工,直到1988年6月基本建成,吴庆星自豪地说:“什么深圳速度、深圳速度?我们仰恩速度才快呢,只花十几个月就建成了!”
在“仰恩模式”中,产业、教学、科研是有机融合的。根据办学者意愿,为了进行动物科学研究,开辟学院实习基地,实现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促进福建饲养业的发展,必须尽快兴建饲养场地。因此,仰恩福利基金会于1988年2月29日向鲤城区人民政府申请征用马甲乡新庵、洋坑、彭珠村所属的金鸡桥山土地115亩,开荒地15亩,作为饲养场用地。数日后,1988年3月7日,又提出申请征用洋坑村后城、圳头村民组、新庵村高坂村民组所属久安山土地70.56亩,其中荒地50.57亩,开荒地19.99亩,作为饲养场用地。1988年3月8日,为兴建仰恩科研所,尽快创办果林场,申请征用马甲乡洋坑村山边村民组所属的社仔山,社公山、七仔林格、金交椅湖山、鲤鱼坟、连成厝后、后坝山、新庵村高坂、后山村民组所属的社仔山、洋坑村圳头村民组所属的柴头山、永安村尾楠村民组所属的后坝山等荒山地328.8亩,作为果林场用地①。
致富家乡是吴庆星的目标之一,他认为:“马甲山区要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关键在于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农民不种的山坡地,我来种!在仰恩学校周围开辟仰恩果园,全面规划,分期开垦,第一期先种植龙眼、荔枝、柑橘、枇杷、芒果,我还可以从缅甸引进优良柚种苗一千株形成二三百亩的规模,然后逐步扩大,发展到两千亩,几年后就会有收益,我一分钱不要!”[2]148他还计划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建设一万头以上的机械化肉畜饲养场,并要在鲤城区②兴建年产十五万吨的合成饲料加工厂,以发展在国内的饲料和养殖产业,通过投资这类工厂,以达到致富乡村的目的。其建设用地由市政府帮助提供。
普卡·杰娜(Puka Jana)指出:“人们不仅期望知识生产机构进行教育和科研活动,而且期望它们在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换言之,这些机构负担着促进地区发展的使命。”[6]仰恩大学及其系列工程的出现,其使命既在于为地区培养新型人才,也在于实现父母遗愿,致富家乡,这一宏大的理想激励他自力更生走出一条独特的办学道路。仰恩大学的办学新思路见图1所示。
从仰恩大学办学新思路来看,教学跟企业相互依托,科研与生产教学活动密切融合,这种做法符合世界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即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理念。为保障职业教育与时代需要紧密结合,德国的职业学校与培训企业之间互相交织,密不可分,它既来源于企业的需求,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扩大。企业是学校生存的依靠、发展的源泉,而学校则是企业发展的人才库和技术革新的思想库。一方面,各类企业都非常乐意为师资培训提供实习场地;另一方面,学校也为企业提供一些咨询服务,对企业内部的职工进行培训。德国的职教师资培养从始至终都贯穿着企业的生存活动,职业院校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培训机构和自由经济组织都积极参与职教师资的培养,这正体现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特色。他们十分注重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充分发挥校企双元的作用[7]。由此看来,仰恩大学的办学理念很超前,对于打破国家公立高校单一的办学体制有重大意义。
资料来源:根据该校办学特色整理。
仰恩系列工程以大学为核心,开设当地最急需的工科专业,从事高等教育和现代农业研究,并且,它还包括现代高科技农业,如现代果园、动物饲养、农产品加工等,是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这种新兴的办学方式也引起全国高等教育界的重视。因为开办工厂需要技术人才,基于这个考虑,于是吴庆星创办了相关专业,如最先创办的有饲料、动物、土建、农工、外语专业(见图2),这些专业与他的工厂所需要的人才紧密结合。
企业是支撑仰恩大学成长的基础,这也是“仰恩模式”的关键特征。有了政策优惠,加上政府全力支持,吴庆星的事业如虎添翼,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土地资源,其投资事业蓬勃开展。他立即成立了香港和昌集团及国内分公司,根据其网页介绍:和昌集团总部位于中国香港,在香港、加拿大、新加坡、泰国、缅甸、东北三省、天津、成都、厦门、湖北等地设有子公司及生产基地。集团总资产超100亿元,员工6000余人,集团拥有下属企业25家。其中,仰恩大学于1987年由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及其家族设立的仰恩基金会创建,经国家教委(现教育部)批准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5]。
据该院早期的一位院长介绍,1986年时,吴先生是想办中专,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红砖楼,是他当初想用来办中专班的。后来他想办大专。到了1987年,他干脆决定办大学。一开始,学校所招收的学生质量很高,那时只有四个专业,因为老板要养鸭,所以开设了动物饲料专业;要对外贸易,所以开设了外语专业;要兴建工厂,所以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还要发展制造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所以开设机械制造专业。吴庆星以前跟丹麦做了品种鸭生意,由于品种鸭肉质不错,国内市场前景也很大,所以就想到把这个事业放到家乡来办。根据办学实际情况,他在家乡陆续办起了养鸭厂、饲料厂、龙眼树果园、房地产公司、物流公司,还有一系列附属工厂,如屠宰场、羽绒服厂、冷冻厂等,所有的产业与仰恩大学的专业链对应(见图3),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资料来源:根据仰恩大学校史整理。
仰恩大学最初以饲料生产与动物养殖两大专业为特色,这两大专业与当地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与此同时,办学者开办了一系列相关的企业,真正使产学研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他所开办的企业主要有饲料生产与加工企业;良畜的孵、养企业;良畜的屠宰(屠宰丹麦丽佳鸭,全自动荷兰设备)、加工(羽绒加工,德国全自动羽绒设备)、冷冻等企业;汽车的维修、销售、检测等企业;还有娱乐方面的企业(见图4)。
以协昌饲料厂为例,它占地120亩,引进澳大利亚关键设备,采用电脑控制管理,实行全自动化生产,年产饲料20万吨的,共投资5000万人民币,它是集生产和教学、研究于一体的现代化工厂,仰恩的师生可以在这里现场观摩教学,科研人员可以在这里进行饲料生产、饲料配方、饲料营养成分分析等。跟和昌饲料厂相类似的事和昌食品厂,共投资2000万美元,占地180亩,集世界一流屠宰和加工技术于一体,每小时可自动屠宰3千只活鸭。为建立完整产业链,他们计划兴建羽绒加工厂,对鸭绒进行精加工和成品制作;兴建大型冷冻工厂,将农畜产品进行冷冻再投入市场;兴建肥料厂,把鸭粪制成肥料颗粒,用于仰恩果园……这一系列完整的产业链既充分节省了企业成本,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同时也可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经济效益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了财政保障。
资料来源:根据仰恩大学校史整理。
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史中,能够由个人独资兴办、将高等教育与地方自然条件紧密结合,并创办一系列相应的工厂企业以实现学校持续发展,这样的做法极为罕见。“仰恩模式”的产学研合作深度及合作形式也极大地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它已经在实践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
5.1.1 因地制宜,将教育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仰恩大学所在的马甲镇山边村原本为一个偏僻的乡村,以农耕为主,几乎没有工业,然而,吴庆星到这里办学之后,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山区、丘陵、池塘、水库等土地资源,开办了果园、畜牧场、饲料场、度假村、肉类加工厂及相应的商业外贸。同时,他在职业学校中创办动物养殖与饲料加工专业,将教育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之中,使教育与工厂企业紧密相连,互相依托,打造了产学研合作的天然环境。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官网及相关人员提供的信息整理。
5.1.2 敢于博弈,在灰色权力空间寻找发展突破口
吴庆星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在小山村建起华侨大学仰恩学院,再把学院与大学脱钩,再把仰恩学院改名为大学,最后把仰恩大学完全转变为私立学校,由仰恩基金会独立办学,这一过程历时七年。七年时间,他一开始只想办职业教育,到后来,逐渐向本科教育方向发展,期间,吴庆星与政府展开了各种博弈,学校的每一次变化,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吴庆星有特殊的背景,又因为特别的历史环境,政府急于在教育和经济领域打开新局面,两大因素促使当权者在吴庆星面前让步。政府顺水推舟,让仰恩大学完全独立,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所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私立民办大学。因此,敢于博弈,在灰色权力博弈中实现投资主体与办学主体统一,从而找到发展突破口,这是仰恩大学探索产学研合作发展道路的重要因素。
5.1.3 敢于变革,强制性制度供给为“仰恩模式”提供动力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缺少全日制学历性质的民办教育,“仰恩模式”之所以出现,是现代社会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仰恩大学第一发展阶段,政府作为被动供应者,大学的发展由个人在灰色权力空间寻权决定。结合中国社会经济改革的实际,特别是结合中国转型期双轨制经济运行模式的实际情况,林毅夫在1989年提出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概念和模型,他认为,制度变迁可能由政府强制实行制度供给造成的,而诱制性制度变迁不适合中国国情[8]。私立仰恩大学的萌芽便是典型的中国式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它是政府出于改革教育体制的目的,迎合社会发展需要,利用投资者个人的爱国热情,给予大力扶持与引导,所以才在短时间内创办了华侨大学仰恩学院,又在短时间内创建独立的仰恩学院,然后又破格升为仰恩大学,最后又将仰恩大学从公立院校转变成完全的私立院校,成为全国私立大学首个试点单位。这一整个过程的完成,前后不到七年时间,假如办学者没有大胆的改革魄力,促使政府给予特殊政策支持,一所普通院校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几乎是不能想象的。
5.2.1 民办高校要长远持续发展,就需要契合时代需求及时调整办学理念
当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出现两对基本矛盾:一是民办高等教育供给端与需求端错位的矛盾;二是民办高等教育供给过剩以及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差异化需求的矛盾。这两对矛盾都关乎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问题。民办高校要适应时代,就必须融入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的发展思维,在专业改革与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方面跟上潮流,因为这是时代的需要,关乎学校未来教育质量的提高。今后,教育质量更加体现在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需要、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方面。现代高等教育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样化生源、学生个性化需求及人的可持续发展等给学校如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业能力、职业迁移能力等方面的新挑战。
5.2.2 上层制度设计在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根据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特殊性环境,结合仰恩模式的创立过程,可以看出影响民办教育产学研合作的核心因素不在于客观市场环境和政府底层制度安排,而在于从事教育规划的具体个人以及上层制度设计,市场对其发展命运的影响作用低于办学者自身的作用,而政府对民办教育产学研合作发展路径的作用要远高于市场的作用。由此看来,民办教育上层制度设计十分重要,它在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5.2.3 专业链、产业链与政策之间高度融合是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仰恩模式”从一开始就注重处理学校与政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吴老板不仅将教育与地域环境紧密结合,也创办了一系列相应的工厂企业,同时,他还得到政府大量的政策扶持,三者之间高度融合,这是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的根基。学校办企业,或企业办学校,或学校与企业合作,无论哪一种办学模式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因此,现代民办教育只有在专业链、产业链与政策三者之间高度融合的时候,才能找到可持续发展路径。
① 根据该校校史办所提供资料整理。
② 现位于洛江区。
[1] 张五常.我只用两个原则说明问题[N].经济学消息报,1990-07-16.
[2] 豁达.仰恩之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157.231-232.148.
[3] 福建省教育委员会、华侨大学文件.关于福建省教育委员会和华侨大学联合创办华侨大学仰恩学院的报告[Z].闽教高【1987】080号.
[4] 《福建省华侨捐赠与办公益事业管理条例》(1990年)[EB/OL].中国网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 ChineseCommunity/139164.htm.2018-06-05.
[5] 和昌集团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CySn7akrDba D79-uJl7GN68O72YbgXgCy12ekGDo61KGNdsQrdLB7v6pAyWpO5ipnJPXCrOMPb0gzieLl5h2q[EB/OL]. 2019-06-08.
[6] Puukka, Jaana. Understanding the Regional Contrib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 Literature [M].Paris: OECD. 2007:9.
[7] 李梦卿,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比较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32.
[8] 林毅夫.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60.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lightenment of “Yang-En mode” on Private Education
YUAN Li, TANG Xiaodan
()
After an introduction of its history and features,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Yang-En university starts as an explorer in developing private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connects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with regional economy, creating a unique “Yang-En mode”. “Yang-En mode” runs the school on the basis of a cooperation among the sate,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investors, producing correspondent industry chain, which made a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lea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is mode is highly adaptive, integrating education with the local economy and society. It seeks breakthrough in power gray zone, and obtains driving force through mandatory system supply. “Yang-En mode” serves as an inspir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of private education.
Yang-En mode; private educatio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20-10-15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规划课题“深圳民办学校重组和退出机制研究”(立项编号:zdfz18013)
袁 礼,男,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教育政策。
唐晓丹,女,湖南株洲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教育政策。
G648.7
A
1672-0318(2020)06-0055-07
10.13899/j.cnki.szptxb.2020.0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