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民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张三营学区中心校 河北 承德 068150)
小学阶段是提升孩子音乐节奏感的最佳阶段。在小学的音乐教育中,节奏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可以说没有节奏感,孩子是学不好音乐的。节奏感不仅仅可以帮助孩子更易于学习音乐,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力及其综合素质,还有有助于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的生活情趣。那么,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笔者认为,音乐老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根据孩子自身的真实情况进行教育,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对于音乐这个课程,教师需要把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放在首要位置,强化学生的节奏训练,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和表现力。在现阶段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的音乐教师可以在常规的教学课堂上,结合日常的生活现象和朗读方式,又或者是借助身体的肢体动作,再有就是借助打击乐器,这些方式都可以帮助小学学生更好的培养其音乐节奏感,强化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身体、心理年龄都不够成熟,活泼好动,对游戏活动无时无刻不充满着热情。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小学学生的这个年龄阶段特点,来设计合理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做游戏去融入到课堂中去,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了解音乐节奏感。
在实际教学情况中,节奏感的教学有着声部和音阶的基础,学生如果能掌握好不同的声部和音阶,就能更好的掌握节奏感,提高自己的音乐感知力。此时,教师就可以设计模仿类的游戏,让学生模仿汽轮鸣笛声、鸟叫声、水滴声、喇叭声等各种声音,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声音中的节奏感,在模仿中理解节奏,掌握节奏。
例如在演唱会中,粉丝们随着音乐的律动挥手,歌手随着音乐的节奏唱跳,可以看到,音乐是可以和身体动作相结合。这种通过结合身体活动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将肢体动作和音乐本身的节奏相互结合,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感知到音乐的节奏感,掌握音乐律动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样通过诸如拍手、抖身体、拍腿等身体的活动来代替乐器的教授方法,能给学生们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感,让学生在娱乐中体会节奏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欲望。
例如在课堂中教授《拍手拍手》这样的音乐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教师进行歌曲的演奏,学生围成一排,用手拍出或者用脚步走出音乐的律动,亲身体会到身体动作和音乐的节奏结合为一体的感觉,让学生真实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体会到音乐的节奏感。但是,在正常的音乐教学课上,教师也要提醒学生注意上课纪律,学生表达自身情感的方式要合理,在锻炼身体与节奏协调性的同时培养音乐素养。
打击乐器是指通过击打、摇动、摩擦、刮等动作产生声音的乐器族群,其原理就是敲击乐器产生声音。利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歌曲大都声音清脆,动听悦耳,更利于表现音乐的节奏感,但不同的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还是有些差别的。这些打击乐器操作起来都很简单,很容易吸引小学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小学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利用打击乐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一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教授课中引导学生敲击一些简单的伴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例如在学习《哦!十分钟》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沙锤:XX 1.三角铁:X - |进行敲击伴奏;再如在学习《兵乓变奏曲》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好用双响筒:X ;XX X1、沙锤:X X X为歌曲伴奏。在学生学会并演奏熟练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节奏的创编,也可以适当的给予学生口头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是被认可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更愿意参加到音乐节奏感的学习中去,为培养其节奏感创造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音乐教育教学的启蒙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的关键时刻。因此,教师的责任十分重大,任重道远。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结合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并结合其特定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强化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教师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音乐节奏感,提高自己对音乐的审美,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