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生
(安徽省巢湖市第三中学 安徽 巢湖 238000)
张治中(1890.10.27-1969.4.6)原名本尧,后改名治中,字文白,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1924年初,就任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代理总队长、军官团团长。1928年后,历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黄埔系骨干将领,中国国民革命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主义人士。他是国民党方面始终坚持国共合作的代表人物,为国内和平积极奔走,三上延安,被称为“和平将军”。1949年,他力促新疆和平解放。建国后,他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功勋卓越。张治中先生在家乡创办黄麓师范,成为乡村教育的典范。
辛亥革命爆发时,张治中在扬州积极参加反清起义。1912年,进入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保定军校求学时,就已显现爱国之心。他三次讨逆,二次抗战,战功卓著。其爱国思想最主要体现在:
2.1 两次主动请缨,积极参加抗战。1932年1月,张治中将军主动请缨,兼任第五军军长,率部参加上海“一·二八”抗战。淞沪抗日的战幕惨烈揭开,行前立下遗书,表示必以誓死的决心,为保卫祖国而战,表达了尽忠国家的最大决心。他指挥了数十次大小战斗,庙行一役将日军第九师团和久留米混成旅团的精锐歼灭殆尽,庙行、江湾间,敌尸堆积如山,达三四千具之多,曾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兑现了其誓言:一个革命军人首先要具有牺牲精神,而牺牲精神又必须首先从高级将领做起。当时的中外报纸,也一致认为此战是沪战中国军战绩的最高峰[1]。
1937年8月,上海“八·一三”事变后,张治中将军再次请战,就任第三战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淞沪附近全军作战。他不分昼夜指挥大战,勇敢地冲到抗日第一线,以死抵抗日军,充分体现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2.2 淞沪大会战前夕,严令长女回国参加抗战。1937年全面抗战前夕,张治中先生给在英国留学的长女写信,要她立即回国参加抗战。当女儿张素我提出想先完成学业再回国的想法时,张治中就连发措辞强硬的电报催她回国。张素我从大西洋彼岸速回到国内,立即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带头参加抗日民训工作。作为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发起人之一,张素我收容很多难童,使他们在战火的磨练中茁壮成长。
张治中先生富有理想,勇于创新。他曾构想强国富民,就必须重视经济建设,要发展经济,首先就要重视教育,尤其要重视乡村教育。出于对故土的热爱,他把节省下来的薪水全部用于家乡教育,也多次捐出私田,兴建教舍。
1929年,张治中先后在洪家疃村、张家洼村创办两所黄麓小学。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他热衷教育却乐此不疲。学校落成后,他四处游说,亲自敲锣打鼓,动员乡邻将孩子送到学校,共招收了学生100多人。他出面聘请教育界名流执教,在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张治中先生开启了兴办乡学的先河。1931年底,他向安徽同乡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请教,以南京晓庄师范为模式,力求把黄麓乡村简易师范办成晓庄式的师范学校。1934年,在洪家疃黄麓小学的基础上,黄麓乡村简易师范学校建成。张治中请来南京晓庄师范教导主任杨效春担任校长,并聘请立志教育改革的优秀人才到黄师任教,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淞沪大会战结束后,因连日指挥作战,身心俱疲的张治中回到家乡做短期休养。他得知黄麓师范附小校长一职空缺,执意要长女服务于家乡教育。22岁的张素我便担任了3个月的校长兼教师,每天教孩子认字读书,并带他们到户外进行自然课的教学[2]。家乡短期休养,张治中方才有空,多次亲临学校,指导各项工作,特意在校设奖学金,资助穷困学生,真正体现他爱国爱教爱乡情结。
西黄山脚下村子的儿童、青年,开始接受现代教育的思想,读书的风气渐渐兴盛。后来,巢湖流域周边各县的求学者也日益增加,黄麓师范俨然成为这一地区的教育圣地。
张治中将军宏伟蓝图是把巢湖北岸建成一个理想乐园。他心中一直有一幅美丽的桃源:北自淮南铁路,南抵巢湖,东起烔炀,西至长临河,筑成环乡的乡道,再在各村修村道。同时,办一所民众学校,其他一切按地方自治原则办理。他想把乡师逐渐扩大成为大学,附设一所中学,若干小学。此外,还建立科学馆、天文台、图书馆、医院等。可惜,因日寇的侵略,美好的规划因此而搁浅[3]。但张治中先生建设美好家乡的精神却传承至今,家乡人民永远感激和怀念他。
晚年的张治中,对故乡热爱的感情不断激发他“放养桑梓和息影林泉的愿望”。解放后,他多次向黄麓师范捐款、赠书,并亲临督导。1964年,黄麓师范校庆30周年,张治中为学校颁授“作育光辉”锦旗,这幅厚重的旗帜至今悬挂在学校陈列室,激励一代代黄师学子。为深刻缅怀张治中先生的伟大功绩,1990年张治中百年诞辰时,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在黄麓师范校园塑造一座5米高的张治中塑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起孟、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黄师拜谒,以表达对张治中先生崇敬和怀念。
张治中先生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其影响并不仅限于政治和军事方面。他曾说:“就我自己的生平而论,虽然在军事上不能说没有一点兴趣,但是这个兴趣还是属于军事教育上的。要是再深入一点儿讲,我对于军事的兴趣,还不及我对于一般教育的兴趣浓厚。至于讲到政治的兴趣,那实在是太淡薄了。我愿意把从事教育作为终身事业。”[4]张治中从政的时间较短,带兵的时间更远,时间最长的,还是要算办教育。他长期进行教育探索,从教育实践中探索教育的真谛。
张治中先生认为一个理想的教育原则是教训合一的问题。中国近代教育失败,其最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近代学校制度和风气,只注意到教书,而没有注意到教人;只注意到教学方面,而根本没有注意到训育方面,最多只做到教训分立,而没有做到教训合一。教师不知道在教的里面,有教学生为人做事的道理。一般教师,就只注意到知识的灌输,根本没注意到思想和人格的培育。讲学的人,不但要拿精湛的学识启迪学生,而且要以高尚的师道来感化学生。学生受到这样的熏陶,自然有了健全的人格和崇高的修养,成为国家的栋梁。这种教育就是教训合一,它是造就一个完全人才的基础[5]。在教育方针根本改进上,要使教育达成训练每一个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完善有用之人。
在创办黄麓师范时,张治中提倡教做合一,提倡教学与劳动相结合。黄麓师范“教做合一”气氛浓厚,其办学思想传承至今。学校除开设语数英、理化生外,还增设美育、珠算、水稻和园艺栽培、应用文等课程,以适应农村发展需要。在黄师,师生们自己种菜、种庄稼,养猪、养鱼,筑塘坝、修马路,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为帮助附近农民学文化,学校开办夜校,教农民识字。实行“小先生制”,发动本地学生,每天放学回家教父母、兄弟、姐妹或邻里识字;住校生包教两名学员,在夜校教唱进步歌曲。黄师“小先生制”形成运动,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爱民、勤俭好学的知识青年,成为合格的农村小学教师[6]。
张治中先生邀请过国民党元老戴季陶题写校名。他自任名誉校长,并题写校训“敬勇诚毅”,意为“敬以待人,勇以行义,诚以存心,毅以立志”。他请教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等人推荐贤才到学校执教,决心把黄麓乡村师范办成“晓庄”式的师范学校。每次回乡,他都走向学生中间,鼓励学生树立远大抱负,立志做事,要教做合一,要为广大农村孩子服务,这是国家民族的基本工作。20世纪20、30年代,黄师成为继南京晓庄师范之后,全国最有影响的乡村师范。
本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黄师学生,深受张治中先生“教训合一”和“教做合一”教育思想熏陶,黄师“教做合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气氛浓厚,这种培养乡村教师的办学模式,使我终生受用。我们常常走出校园:美术老师带我们到野外写生,体育老师带我们跑步爬山,音乐老师为我们举办月光晚会,生物老师带我们到大自然识别各种野生植物,采集昆虫标本;我们挖过学校西花塘里的泥,挑过河塘边的塘埂,西花塘塘水变得清澈,方便村民生活;平整过学校大操场;在学校农场地,像农民一样下地干活,春种秋收,做到学习种田两不误。
在四年师范学习生涯中,课堂上,我既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又能学到音体美劳和各种综合实践知识。毕业后,我主动要求到家乡花塘初中教书。当时,学校教师编制数少,教师严重缺乏。我常常充当“救火队员”,既教过初中语文、数学、历史,又教过音乐和美术,还教过学生手工制作,培养了学生多方面能力。从平常教育中,我得到了最大的快乐。
张治中先生爱国爱乡,致力于家乡教育,在他深深挚爱的故土上已经结出了硕果。自黄麓师范创建以来,为国家培养出两万多各级各类人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黄麓师范知名校友有:曾经担任过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王惠德,担任过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吕济民,著名爱国华侨徐经方先生等,还有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曾经为民族振兴、国家建设和教育事业作出过贡献。过去的黄麓师范,历史底蕴厚重,办学成就辉煌,被视为中国乡村教育的楷模。现在的黄麓师范,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将不辜负张治中先生建校之初的殷切期盼,以现代化名校的高标准,以百年精品的高要求,将会建设成为巢湖岸边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成为安徽乃至全国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