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尼玛
(西藏昌都市察雅县吉塘镇小学 西藏 昌都 854300)
课堂导入是一个复杂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成功的课前导入,能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沟通师生情感、明确教学目的、启迪学生思维并对课程的整体基调做出精准定位。教师通过课堂导入可以引起学生与自己的共鸣,使得学生更愿意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与进行。课前导入也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前导入工作能够更加迅速的投入到课前学习之中,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就开展的更加顺利。小学数学因为其难度较大的特点,有很多学生对其都抱有一种抗拒的心理,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如果通过课堂导入,学生提前熟悉了即将学习的知识,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也就更加轻松,从而也就更愿意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那么教师的课堂导入工作就是十分成功且有效的。
我国小学数量众多,数学课堂的展开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如何保持数学课堂的高效性却一直是一个难题。不同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有快有慢,如果教师在上课前做好知识的导入工作,那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之前就获得了一段缓冲的时间,就不至于因为对陌生知识接受困难而与其他同学产生距离。
在进行导入工作之前教师要先总结上节课的授课效果,学生反应及课程进度,从过去的工作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在新的工作开始之前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出调整。在进行知识导入时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内容及授课任务,清楚的了解自己即将讲解的内容,理清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由学生们所熟悉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减轻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提前制定好授课计划,并制定好备选方案以便及时应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教师导入的知识内容一定要与教学任务及课本内容息息相关,不能为了完成工作随便用一些与课堂无关的知识点随意拼凑。明确知识导入的最终目的,做到课堂为学生服务,教学为学生服务,充分发挥知识导入对学生学习的推动作用,保证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并取得应有的效果。
单纯的依靠课本中的内容并不能保持数学课程对学生长久的吸引力。小学生群体的专一性较差,当他们对课本知识不再好奇之后就很难再保持对数学课堂的兴趣,也很难再专心的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为了保持学生对数学课堂长久不变的热情,教师有必要在教学内容导入的过程中添加一些全新的因素,使得导入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新奇,对学生也更加具有吸引力。
网络化社会的极速发展方便了信息的传播,网络上的流行因素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就能够走进我们的生活,学生们对于新的流行事物是十分好奇的,甚至回去学习模仿。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不妨在其中穿插一些流行元素,使数学课堂能够让学生们眼前一亮。比如在网络聊天中经常应用到的小表情,教师可以将笑脸、哭脸和生气的小表情做成大的卡片,带学生玩一个判断对错的游戏。教师手中持有一个笑脸和一个生气的脸,然后在每组抽出一个学生,每个人手中一个笑脸和一个哭脸,大家一起做判断题。教师给出题目,觉得题目正确的就举笑脸,觉得题目错误的就举哭脸,如果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就举笑脸,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就举生气的那张脸。通过这种流行元素与教学内容结合的方式,可以丰富教学元素,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课堂导入的高效性。
数学是属于绝对理科的科目,即使小学数学的内容并没有很深,但是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依旧复杂,小学生理解起来也依旧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做课前导入时一定要将所有的知识脉络梳理清楚,确保学习理解起来不会特别困难。学习的过程其实教师仅仅起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对于知识的学习还是要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而教师能为学生做的就是尽量教授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时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每个学生在接触新知识时都是在脑海里种下一颗种子,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种子发芽,成长,然后结出果实,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是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更加深刻的考虑问题,帮助这根幼苗长的更加茁壮,使学生在收获时能够得到内容丰富的果实。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前导入部分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实现小学数学课前导入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