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晓燕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实验中学 河北 涿鹿 075600)
家国情怀是大到国家、民族,小到民俗的生活认同感,也是人民精神和情感的寄托方式。家国一体的价值理念关乎着民族的发展与振兴,饱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下,我们更不能忽视对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当今中学生的家国情怀体现为关心国家民族的发展强大和感恩祖国报效祖国的志向和胸襟。让家国情怀成为学生奋发向上、奋斗不息的精神源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全面、平衡、快速的发展。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枯燥乏味的说教式的讲课往往不能激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学生在听课往往会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课堂效果不理想,达不到很好的课堂教育效果。在教学课堂效果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去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上课,在利用教学手段方面,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借助多媒体技术,更形象的给学生播放爱国教育片、一些为国奉献的先进事迹等让学生产生油然而生的敬仰和崇敬的情怀。把枯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讲述为直观生动的体会,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清朝的历史时,可以融进去很多故事,把宫廷清剧更多的影响记录融入进来,这个时候学生的兴趣会大大增加。在讲到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时,可以播放一些数据和影音资料,来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让学生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所讲的教学内容恰当的融入一些乡土文化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情感逐渐加深,作为感性的人,不管身在何时何地内心深处都会有对自己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种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会对人文历史方面更加的产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会对国家产生热爱和使命责任感。比如在中国古代,老师讲到长安作为重要朝代政治经济中心,有十三朝古都的赞誉,是中国古代繁荣与盛世的集中展现时,生长在西安的学生们从内心发出了一种家乡自豪感。尤其是唐长安城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也成为一种国家骄傲。通过探究古长安历史引发学生思考:作为当今的西安人我们又如何重振汉唐雄风。而学生又自然会想到当今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工程,这一政策古代把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也把中国再次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进而激发学生振兴家国的情怀。
乡土教育方面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纪念博物馆,例如清明节参观一些革命英雄纪念馆,这个时候我们爱国情感就会自然而升,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肃然起敬。再例如近期那些为新冠状病毒牺牲生命的医护工作者,也能激发学生的自豪爱国之情。
我们都喜欢古代的唐诗宋词,在简短的文字中能感受到古人的爱国情怀,朴质家风和抒发各种情感。,《江南春》都是咏史佳作。晚唐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是李商隐。唐诗的发展,到盛唐的意境创造,达到了意象玲珑、无迹可寻的纯美境界,是一个高峰。杜甫由写实而走向集大成,是又一个高峰。中唐诗人在盛极难继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或追求怪奇,或追求平易,别开天地,又是一个高峰。诗发展至此,大有山穷水尽之势。李商隐出来,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惊人的才华,开拓出一个充满朦胧、幽约的美,让人咀嚼回味的诗的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峰。他是一位善于表现心灵历程的诗人,感情浓烈而细腻。他的爱情诗深情绵邈,隐约迷离,刻骨铭心而又不易索解。他的不少诗情思流动是跳跃式的,意象组合是非逻辑的,意旨朦胧而情思可感,往往可作多种解释。他的艺术技巧,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极大地扩大了诗的感情容量,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最后的贡献。
如先秦时屈原因报国无门的忧郁苦闷,他的《离骚》流传至今,字字如金,任各国游说始终有一颗爱国的心,丝毫没有叛国之念,楚国的郢都被秦军攻破时他在彷徨、苦闷、悲愤中投汨罗江。虽然过去几千年几百年始终被后人铭记,宋末元初有文天祥断然拒绝忽必烈高官厚禄的诱惑,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旷世名言。今天我们吃的饺子也是为纪念屈原,他对我们的影响深远悠长。
历史教学需要我们立足现在,探究过去展望更好的未来。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就如当今面临的全球性新冠状病毒的侵害,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国家敢于担当人民就会安居幸福,我们国家最早引发病毒,国家第一时间封城,经历几个月的全民参与奋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有些国家因为信仰不同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致使人民群众受苦受难,从中我们会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总之,对国家的爱国情怀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指引着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和信念。中学生更是国家建设和栋梁之材,社会发展的集中力量。让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成为中学生的精神力量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