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庆珍 陆孔忠
(1.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中心小学 广西 南宁 530000)(2.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金腾小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兴趣是提高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那么如何在数学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是头开得好了什么事都能做好,我们上课也一样,有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上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之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上《找规律》这一课时,我以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开始了新课的学习。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高兴吗?
生:高兴!
师: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
(故事重复三遍)
师:能和老师一起接着往下讲吗?
生:能!(学生把故事重复两遍)
师:照这样讲下去能讲得完吗?
生:(摇摇头)讲不完。
师:你发现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
就这样,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把学生的心理调整到了最佳状态,自然顺利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使数学课上得更生动、更活泼,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之中迈进数学王国的大门。
例如我在上《乘法分配律》这一课时,就想法设法充分利用故事记忆乘法分配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25x98+25 x 2=25 x(98+2),警察就是相同加数25,98和2分别是两个小偷,警察25要把小偷98和2都抓起来后关在牢里:25 x(98+2)。警察25分别去抓小偷98和2记得不能漏抓,25x98+25x2。又如:在上《找规律》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新课的开始,教师借助远教资源(教学光盘播放点),将课本的主题图;静止的墙面与地面的装饰图案,改为学生喜爱的活动的小动物图片来切入主题。
“(投影教学光盘播放点)动物王国举行运动会,小动物们可高兴了,瞧,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我们走来了!(老师分步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
第一队:大象 小猴 小熊 小兔
第二队:小猴 小熊 小兔 大象
第三队:小熊 小免 大象 小猴
同学们猜一猜,第四队该怎样排呢?请四人小组讨论。
下面请小组长汇报,你们组是怎样排的?
听一听,电视机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同学们,你们都猜对了吗?
想一想,如果再排一队的话,该谁当排头了?”
以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切入主题,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学生在主动、乐意中观察,很快就能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教学效果很好。
利用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并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例如:我在教《找规律》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下面请四个同学上来做排队游戏,谁愿意上来?(上来的同学分别站在四张凳子上)师:第一队,你们能象刚才小动物们那样排队变换自己的位置吗?
生:能。
师:现在听老师的口令去排队,下面的同学当裁判,如果他们站对了咱们就喊“对”,如果站错了,咱们就喊“停”。
第二队、第三队、第四队、第五队(四个学生不停的依次做排头。)
师:同学们,你从排队游戏中,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变换的队行有一定的规律。
生2:我发现他们在不停的转圈。
生3:我发现他们在重复地轮流当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生4:我发现这个排队游戏跟小动物们的排列规律是一样的。
学生能从排队游戏中找到了规律,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其中复杂的循环排列规律,他们的“发现”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极其精彩的。
数学课上让学生自行探究、研讨是体现主体性教学思想的最佳教学模式。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有助于他们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在教《找规律》这一课时,我在练习中,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设计图案的机会,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大胆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设计的氛围。
“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白纸)这是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可是上面什么图案也没有。如果你是小小设计师,你能用彩色笔给它设计出漂亮的有规律的花边和图案吗?
生:能。
(学生动手操作)
谁愿意上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你是怎么设计的?”
结果学生设计的作品内容丰富是我始料不及的。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是本节课值得关注的地方,也是本节课中的一个亮点。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挖掘教材的情趣因素,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获得最高的教学效率和最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