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军
(甘肃省漳县四族小学 甘肃 漳县 748300)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在我国素质教育得到全面的实施,要求学校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突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可以更加适应新时代的人才需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也要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积极实施数学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展,利用各种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1 部分教师的观念还没有及时改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才是课堂的主要负责人,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和探讨,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但是在目前的数学教育中还是有些教师没有将自己的观念进行转变,总是以过去的思维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导学生考虑的主要问题就是提高学生成绩,让学生记忆各种知识点,或者完成各种题型训练,而没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甚至不是非常在意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2 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不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要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对各种数学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的主动性并不高,对于各种知识的学习都是依靠教师的安排,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种任务,而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观点,使得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处于一种僵化的状态,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1 结合数学教学现状,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虽然在进行大量的课堂改革,教师也在积极进行教学创新,但是依然存在不少的教学问题,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加强对这些状况问题的分析,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过去“教师管教,学生管学”的情况,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发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营造互动性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2.2 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提问是教师采用的常用策略,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对教材知识的学习,我们要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重视对学生的问题引导,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好奇心,从而主动进行对问题的分析研究。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课程中关于“长方体”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一个简单的动画视频,将长方体、正方体、圆球等物体进行展现,让学生自己分析这几种物体的各种区别,鼓励学生进行在课堂上的互动讨论,尤其是在棱、顶点、面、线等方面分析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别,教师还可以通过鼠标进行直接示范,让学生进行观看,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
2.3 组织各种数学实践,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对各种知识进行分析和实践,让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应用在实践活动中,从而加深学生的认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课程中关于“确定位置”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实践,让学生在学校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确定自己在不同位置的方向,还可以确定操场、教室、图书馆的位置,分析彼此的方向,最后由教师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回答,从而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究。通过实践教学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设置丰富的教学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对各种知识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希望本文可以为小学数学课堂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让课堂教学更高效,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