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11-25 12:05
读与写 2020年9期
关键词:数学老师直观数学知识

杨 勇 谭 华

(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九集镇九集初级中学 湖北 南漳 441500)

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逻辑学科,对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思维的发展阶段,传统教学模式下单纯凭借数学老师的口头讲解学生很难对数学知识拥有深刻的理解。数学老师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的进行展示,模拟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的推演过程,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想象、轻松地课堂学习氛围,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从而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活动中,从而构建出高效的数学课堂。

1.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主要以老师为主体,老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照本宣科的讲解,给学生留下了数学课枯燥乏味的印象,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丧失了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现在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生活素材加入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拥有生动、立体、直观的优势,帮助学生快速集中课堂注意力,激发起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凭借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中感知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比如七年级学习几何图形时,数学老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几何图形:形状各异的建筑,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随处可见的交通标志,变化万千的剪纸艺术,甚至是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形态的包装盒….这些无处不在的几何图形遍布学生身边的每个角落。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对几何图形拥有直观的认识,激发起对几何图形的求知欲,为接下来学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知识内容做好了铺垫。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在数学老师的引导下随着身临其境的情感的变化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的在情境中开展自主探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这节内容时,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几何知识,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老师可以针对中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借助多媒体将几何图形用动画形式进行展示,比如设计几何图形组成的动画人物,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极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使学生感知到几何图形的趣味性。然后数学老师播放一组动画短片,引导学生去分辨:视频短片中都涉及到哪些几何图形?这些图形都有哪些特点?学生在视频的辅助下对几何图形拥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数学老师讲解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又比如学习“直线、射线、线段”这节课时,数学老师借助信息技术生动、立体、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呈现出生动的生活情景:秋天里一望无垠的田地,一条笔直的公路,秋日里的暖阳下一缕缕的阳光照在人们的身上….在这样一幅生活情景中,所有的景物都可以浓缩成线条,是线使秋天变得五彩缤纷。一望无垠的田地就像是直线,看不到尽头,也没有起点,而笔直的公路就像一条射线,而线段就是人们从马路这边走到那边的一段距离,学生在老师创设的生活场景中,对直线、线段、射线有了深刻的认识,理解了三者间的关系和区别,降低了理解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3.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知识

初中数学知识点繁多,抽象性强,学生常常理解困难,对数学概念掌握不准确,对数学知识理解不深刻,无法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起来。针对这个现状,数学老师借助信心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直观、立体的形象,化抽象为具象,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从而突破了初中数学的重难点。比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数学老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拉面的制作过程,学生直观的了解到拉面师傅如何从简单的两根面变成了4根,4根变成了8根….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拉面师傅的制作过程,然后推理最终这碗拉面一共有多少根?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直观的了解到乘方的概念,认识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经历有理数乘方符号法则的探究过程,掌握了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律。

总结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初中数学迎来了信息化改革。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不仅创新了教学模式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具体,降低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出了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数学老师直观数学知识
直观构造中的代数刻画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迟到
幽你一默
魔力数学老师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