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开展名著阅读的教学研究

2020-11-25 16:46:20赵桂斌
读与写 2020年15期
关键词:鲁滨孙漂流记教材内容

赵桂斌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梅溪初中 广西 资源 541400)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是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确的语文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中,由于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名著是古往今外许多文人大家智慧的结晶,对现实世界有着最为直接和最为深刻的诠释,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能够身心健康的发展,然而名著的阅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是现在的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而显得有些急功近利,导致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没有兴趣,教学的名著阅读观念陈旧,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对此,教师要积极的寻求有效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生能够良好的发展。

1.基于电影或视频,提高学生名著阅读兴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也较为丰富多样。名著虽然能够让学生提升自身的思想高度,提高自身的语言的构建能力,但是形式较为单调,而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爱玩的年纪,这样单一枯燥的形式对初中生来说不具有吸引力,长此以往,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会逐渐降低,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也得不到有效的开展。而信息技术下的图片,电影,视频等都是学生喜爱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对此,教师就可以基于电影或者是视频,为学生播放,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感受到视频所传递出来的人物和故事的魅力,以此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名著的阅读。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内容为例,在进行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阅读整本《鲁滨孙漂流记》,教师就可以截取《鲁滨孙漂流记》这个电影中最精彩的一段让学生观看,以此来让学生感受到鲁滨孙的魅力和整个故事的魅力,由于学生没有看完,不知道后续情节和前面的情节,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阅读《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然后再这本书中体会这本书所蕴含的精髓。

2.对课本进行拓展,设置阅读问题悬念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会对学生推荐名著或者设置读书角讲自身的名著放在教师中供学生阅读,但是这种方式往往没有很大的作用,学生依然会很少主动的阅读名著。对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基于教材课本,为学生讲解一些名著里的内容,然后设置问题或悬念,以此来调动学生阅读的动力。以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教材内容为例,在讲解《智取生辰纲》的课文是时候,可以知道这是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经典片段,在这个片段中,杨志和鲁智深的任务形象被刻画的十分鲜明,故事情节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这篇课文学习完之后,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关于杨志和鲁智深还有哪些故事呢?”以此来留下悬念,鼓励学生对原著进行阅读。以这样的方式,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名著阅读效果,提升了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

3.进行专题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深度

在初中语文的名著阅读教学中,进行专题阅读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在组织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时没有注重阅读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关联性,就很容易导致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还没有被消化的时候就被下一本名著中的内容取代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阅读的有效性,降低了学生的阅读深度。对此,教师要对阅读过程中中的关联性加以重视,加深对名著的消化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深度。以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教材内容为例,在进行《骆驼祥子》的名著导读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介绍老舍的其他作品。例如:《冒城记》,《牛天赐转》,《小坡的生日》等,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对老舍的语言的表达,情感的传递都一个了解,对老舍先生的写作形成了一个系统化的认知,提高了自身的阅读深度,促进了学生阅读思想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每一部名著都是文学上的经典的作品,是人类文化历史的精华,对此,教师应该积极的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名著阅读,积极的寻求课堂名著阅读的有效方式,以此来让学生能够有效的吸取名著中的精髓,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依据名著阅读教学情况来进行反思和总结,力求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鲁滨孙漂流记教材内容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拯救火星“鲁滨孙”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地理教育(2022年13期)2022-04-08 21:25:40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漂流记
小读者(2020年4期)2020-06-16 03:33:46
成功在于什么?
黑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枧潭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