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薪酬制度改革难点与解决探讨

2020-11-25 19:06:59贾进浩
商品与质量 2020年33期
关键词:薪酬事业单位制度

贾进浩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1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和政策部署,在众多民生领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社会职能。在这一过程中,收入分配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管理环节,其不仅关系到国企员工的生产生活,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1 薪酬设计的基本概念

1.1 薪酬与薪酬管理的概念

薪酬是指员工向其所在单位提供所需要的劳动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补偿,是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对于普通员工而言,薪酬主要是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对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而言,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薪酬管理是组织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对组织的薪酬策略、实行何种薪酬制、薪酬标准以及薪酬结构进行设计、确定和调整完善的动态管理过程。实际的薪酬管理工作中又包括薪酬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以及薪酬常规管理两个方面[1]。

1.2 薪酬的作用

(1)薪酬具有保障作用。员工通过消耗自身体力或者脑力劳动,为所服务的组织创造价值,而所服务的组织相应向员工支付薪酬,以保障员工经济活动的基本支出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首先,员工必须满足自身基本的生理需求,这也是人类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求。比如对于吃饭、住宿、出行等方面的支出;其次,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员工需要在一定的群体中生活,那么在社交方面就必然产生一定程度的支出;最后,员工为了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就要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在学习技能、参与培训等方面产生支出。这些支出都是员工在生活中必然会产生的支出。

(2)薪酬具有激励作用。在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中,要形成良性的循环,那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以及激励控制三个关节至关重要。在激励控制过程中,通过对员工进行适度的激励,使员工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产生激励效果,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这是薪酬绩效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在当前社会经济大环境下,薪酬虽然不能作为唯一的激励手段,但实际确实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手段。

2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薪酬制度的现状分析

2.1 薪酬制度管理观念陈旧,制度缺乏实践性与创新性

当前经济社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局面,事业单位也处于重大的转型与发展时期,然而事业单位相关薪酬制度制定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陈旧落后的问题,薪酬管理制度方面仍旧存在着平均分配的理念,显然这不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有效性的培养,同时对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运营效率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大背景下,当前事业单位的薪酬福利制度管理仍过分依赖领导的决定,这就使得制度的制定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当有关领导对当前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时,薪酬制度就难免会与事业单位发展实际情况和现状相脱节[2]。

2.2 缺乏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性措施

事业单位薪资主要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与工资补贴等几部分组成,基本工资和工资补贴的发放需要遵循国家的统一规定是,具有稳定、统一的特点,因此,为了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增加工资收入,员工往往会将目光更多地放在绩效工资上面,而绩效工资的存在却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导致绩效考核形同虚设。另外,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这就使得对薪资的管理缺乏多元性的措施,“平均主义”较为盛行,在薪资增长方面,职务或职称往往作为薪资分配的依据,通常情况下会忽略员工个人的努力与实绩,缺乏一定的激励性,不利于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的养成。

3 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改革创新路径

3.1 以业绩为导向,采取多元化激励方案

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应当从业绩层面进行任务分解,增强员工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业绩的制定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的年度经营目标和计划,将任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制定可量化、可落地、可评价的年度业绩考核清单。在业绩考核过程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个人贡献,将量化的考核指标与相关考核激励相结合,按时足量发放激励,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激励设计上,应当注重长短结合,既要注重短期的固定式薪酬设计,又要关注长期的绩效薪酬和股权激励,引导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与成长。

3.2 以制度为抓手,制定长效约束机制

制度建设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薪酬制度的改革需要加强制度创新,不断盘活企业人力资源,形成长短结合、有轻有重的薪酬体系。对于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骨干人才流失问题,应当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盘点,通过年薪制的制度设计,保障人才的稳定和激励的效果[3]。除了年薪制之外,企业还应当对于其重点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的业务内容加强资源倾斜,从薪酬制度方面进行引导,鼓励员工在相关方面积极尝试。例如,在江苏某市政集团的薪酬制度中,主要经营者和管理者实行年薪制考核。其年薪包括了固定年薪、绩效年薪、目标奖励年薪等多个方面,除了固定年薪之外,其余薪酬均需要通过年终的考核评价之后才能够发放。这一制度的施行,有效提升了核心骨干员工的薪酬水平,增强了员工忠诚。此外,为了配合公司在安全环保、经营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工作,公司还增加了安全环保奖、创新创业奖、市场拓展奖等附加性的激励政策,有效促进了新领域拓展。除此之外,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符合条件的上市国有企业可以开展“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试点,从而进一步加强长效约束。

4 结语

当前,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管理体系仍不够完善,而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全社会长期不懈的探索与努力,从而打造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体系,重视激励制度、监管制度、绩效考核等方面内容建设,做到既维护工作人员合理利益,同时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升其运行效率与创新力。

猜你喜欢
薪酬事业单位制度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58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