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杰
山东中交航务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水利工程、桥梁工程等重要原材料之一,直接影响工程浇筑质量以及完工后使用。影响混凝土质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具体需要从混凝土原材料本身性质、建筑结构、外界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
如果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出现了严重的混凝土裂缝现象,就会给工程建筑带来巨大的危害。首先,在施工过程当中,如果混凝土出现了严重的裂缝现象,就会导致建筑主体产生结构性改变,从而降低了建筑物整体强度,严重的大面积裂缝还会使建筑物钢筋外露,同时导致其钢筋受到侵蚀,进而使钢筋出现腐蚀现象。其次,当建筑物墙体出现大面积混凝土裂缝时,也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一定的改变,从而加速混凝土裂缝的进一步扩展,导致混凝土整体地应力和承载度不够,这也会使施工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最后,在进行施工的同时,如果混凝土裂缝出现后不能够及时的对其进行治理,还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寿命和质量。一直放任不管的话,不仅会加剧混凝土裂缝的扩展,还会对人类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
混凝土的原材料结构复杂,常见的主要原材料有水泥、砂子、石子、水以及其他一些外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把这些物质混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一种非均质的脆性材料。由于建筑施工的过程受到天气、空气中的杂质、人为或设备原因的影响,加上混凝土本身就具有的一些特点,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数量众多的微气孔和微裂缝,就是这些气孔和裂缝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裂缝的出现没有规律可循,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规则性。当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较大时,混凝土结构受到较大的外力作用,会使这些小裂缝慢慢的扩大,把原本独立的多个小裂缝联系在一起,形成明显的贯通裂缝。另外一个主要危害因素是自然界对混凝土的侵蚀。受到不同环境因素特别是温度的影响,混凝土材质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膨胀,天气寒冷的时候则会发生收缩现象,比如在寒冷的地区,如果混凝土出现了裂缝现象,便会渗透进一定的水分,气温低于零度时这些水就会变成冰,并且冰的体积是大于水,导致裂缝进一步扩大,扩大之后又会渗透进更多的水,由此出现恶性循环的情况。另外钢筋发生锈蚀后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具体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发生化学反应后锈蚀了钢筋,钢筋在遭受锈蚀后要大于之前的体积,对钢筋周围的混凝土造成挤压,使混凝土出现裂缝。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后,加快了内部的化学反应,进一步加剧了钢筋的锈蚀程度,而钢筋的锈蚀又会继续扩大原有的裂缝。所以,与寒冷地区混凝土的裂缝发展情况一样,混凝土与钢筋之间也是一个恶性循环[2]。
①混凝土生产前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做好配比设计并进行试配,试配合格后才能展开生产。②不同的建筑物、构筑物,根据不同使用环境、使用要求选用相适应型号的水泥,确保水泥的安定性合格,并且要选用强度高,水化热低的水泥,降低在硬化过程中水化热释放量。③粗骨料的应选用级配良好,孔隙率低且表面粗糙。④合理控制水和水泥的比例,外加试剂应选取一些有利于改善提高混凝土性能的膨胀剂、减水剂、缓凝剂等,以减少水的作用引起混凝土的收缩。⑤按配比控制骨料的用量,使其满足配合比的要求。⑥选用混凝土强度要求相适应的骨料。⑦水泥和外加剂等选用符合标准的碱活性小的材料。⑧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当的能够降低碱性反应的外加剂。⑨应检测水和骨料中碱等有害物质含量,确保含量符合要求,严禁使用或渗入产生化学反应影响物理性能有害物质。⑩严控材料的投放顺序。按不同混凝土要求控制好搅拌时间,超过初凝土时间的混凝土严禁加水搅拌再用。
①混凝土置换法。当混凝土出现断裂时,需要采用新的混凝土材料或者其它优质并能够替换的材料来对断裂处进行置换,以修补好断裂处,从而解决混凝土裂缝的问题。②仿生白愈合法。当混凝土出现裂缝而没有形成断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仿生白愈合法来对混凝土建筑裂缝处进行加固处理。该方法主要原理是通过外加剂的使用而使得原混凝土内部能够自动进行愈合而拉拢混凝土断裂的地方。③电化学防护法。电化学防护法是从源头上解决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利用电化学作用来改变混凝土的环境,而使得外界环境不会过多的干扰到混凝土的特性,从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该方法被大量运用在混凝土的防护过程中[3]。
通过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混凝土裂缝的现象的出现。因此,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对于已经成型的混凝土需要相关的维护工人在维护工作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工作,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且防止其出现皱缩现象而产生裂缝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不同,也应该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此来保证混凝土浇灌的连续性,进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综上所述,混凝土裂缝现象已在建筑工程中较为普遍,而裂缝的产生不但对建筑物的各项功能会造成相应的影响,而且还会对建筑物的抗渗能力以及承载能力都会有影响。因此,采用更加合理的手段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以确保新建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