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芳 许春华
山东龙昊建工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混凝土搅拌站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商品混凝土的搅拌站;一种是施工工地建立的混凝土搅拌站。无论是哪种意义的搅拌站,大部分都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的混凝土生产过程,可以自主完成上料、配料、搅拌等环节,这种自动化决定了设备的状态对于混凝土质量的影响非常大。
混凝土搅拌站设备是由多个系统组成,而搅拌系统便是其中之一。此系统主要负责单一的搅拌工序,因此,搅拌桶、润滑结构及支撑结构架便是此系统所应用到的主要设备。另外,这些设备还有相应的分型,自落式及强制式便是搅拌主机系统的两大极具特殊性的运行设备,而相比较于后者而言,前者的省电节能效果更加强劲。
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工序之前,需要做好骨料的运输及贮存工作,而骨料的运输工作则是通过专门的传输皮带将混凝土骨料输送至计量设备,贮料斗则是承载混凝土骨料的容器。相关技术人员在完成混凝土材料的计量工作以后,就要将经过精确计量的骨料卸放在搅拌桶主机内部,进行搅拌,以全面保障该骨料的质量水平达到施工的标准范围以内。骨料的存储系统是将未参与搅拌的骨料进行保存,避免发生材料特性变化的系统[1]。
混凝土原材料在经过传送、计量及搅拌工序之后,便拌合形成混凝土拌合物的建筑材料,再通过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而作为混凝土最主要原材料之一的水泥,需要在贮存系统的保护之下,确保其有效品质。
混凝土的配料系统主要是经由三大部分组成,主要包括控制装备、称量系统和配料设备扥。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将各种混凝土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料,然后进行搅拌、运输,当然,进行混凝土搅拌工序之前,还应该做好材料精确计量工作,确保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
首先应该将电子秤恢复至出厂设置,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初始化过程中需要取下秤斗上的砝码,然后依次加砝码,直到加至最大砝码,通常在加砝码时应至少确保搅拌站生产需要计量的最大重量值,在校秤操作时,观察加载过程中曲线变化情况以及是否达到线性要求,假如电子秤的示数偏差超过允许的范围且不呈现线性变化,要弄清原因,是传感器性能故障还是机械故障,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重新校秤。
控制粉料悬浮造成的计量误差,需要在最初搅拌站供料系统设计时便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不仅需要考虑粉料的进风管和回风管直径大小,还需要对各个跟搅拌机紧密相关的其他管道、机械设备、构建等深入分析。要将漏洞与除尘器连接的管道直径控制在250mm以上,而粉料秤排气补气管路和搅拌机盖相通管路的直径至少要200mm[2]。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应该当作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不仅抓好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而且还需要定期开展培训,培训的内容除了混凝土搅拌的操作技能外,还应该注重培养操作人员的责任心;操作人员还应该定期、不定期检查和维护搅拌站各种设备,特别是要注意检查计量系统,一旦发现问题时要立即解决,从而避免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带来的损失。
完善和充分发挥ERP管理系统和GPS定位系统的功能,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平台、云存储、物联网,运用大数据的手段,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并按日、月、季度、年进行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将会为混凝土搅拌站企业的生产经营、客户服务、风险评估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和管理决策。
智能化管理不仅仅包括沥青站的自动化控制,还包括在沥青混合料拌合中运用信息化工具实时采集和传输现场施工数据。智能化管理的应用可对沥青加工、运输供应及施工全过程进行智能动态监控;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等波动进行及时预警。
技术质量管理是贯穿于项目全周期的重要工作,从混凝土搅拌站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日常管理需要覆盖至原材料的准备、生产、运输之中,强化对各项细分因素的管理,对于机械设备易出现故障的部位,需准备足够的零配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应得到提升,需要依据质量体系标准做好各环节的管理工作,共同确保混凝土搅拌站工作能力。管理人员要积极组织员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素养,准确掌握现行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并赋予每位员工特定的职责,提高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有助于把控生产质量,需要将管理评估体系的创建工作提上日程,以免出现材料以次充好、质量管理方式不当、责任心不强等问题[3]。此外,需要定期更新搅拌站计量系统,确保原材料计量的精确性,避免材料配比失衡的情况。针对运营队伍资金配置不足的问题,有必要创建监管账户制度,将各项进度款落到实处,不可出现资金随意挪用至其他工作的情况,确保工资发放、设备维护等各项工作都可实现正常运转。
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型环保技术用在混凝土搅拌站中,像噪音控制技术、集中除尘系统技术等;更多的节能减排技术将被运用于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像剩废料分离技术、废水废浆回收利用技术等;更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等也将逐步用到混凝土搅拌站中,像建筑废物再生利用技术等。
混凝土搅拌站与施工作业应同步推进,做好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对于推动施工作业具有积极意义。技术质量管理包含的内容较多,需兼顾产品设计、质量控制等,针对各项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技术质量管理,满足客户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