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微微
(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牙列缺失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上颌或下颌牙列全部缺失,牙列缺失后的颌骨又称为无牙颌,是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1]。该病好发人群为中老年,主要病因为牙周病导致的牙齿松动,以及老年人生理退行性改变导致的牙齿脱落等。牙齿对食物具有咀嚼和研磨的作用,若患者这一功能缺失,会影响胃对食物的消化,使肠胃消化的负担加重。牙齿还对正确发音具有积极作用,若牙列缺失,会影响患者的标准发音,特别是唇齿音与齿音的发音会受到影响。因此牙列缺失会严重影响牙齿原有的咀嚼、辅助发音、生理刺激等功能,对患者身心与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患者由于牙列缺失可能出现自卑的心理,变得不爱与人交谈,且长期性的牙列缺失,可以使牙齿周围的神经及肌肉发生萎缩,从而导致患者脸部肌肤下垂或周围肌肤变多而影响患者面部的美观度[2]。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并进行牙列缺失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疗效,结果如下。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并进行牙列缺失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36.47±2.36)岁;其中由于龋齿导致牙列缺失的12例,由于意外伤害或外力撞击导致牙列缺失9例,由于先天性造成的牙列缺失2例,其它原因导致的牙列缺失7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7.91±3.17)岁;其中患者由于龋齿导致牙列缺失10例,由于意外伤害或外力撞击导致牙列缺失11例,由于先天性造成的牙列缺失1例,其它原因导致出现牙列缺失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或患者家属签有知情同意书;②其病情符合《实用临床口腔诊疗及护理》[3]中关于牙列缺失的诊断标准,并且经过医生和X线的确诊;③患者无过敏 史。
排除标准:①患者有血液病;女性患者在经期、孕期或哺乳期;②患者患有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疾病;③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对照组治疗前首先对牙齿、口腔部位进行消毒,采取局部麻醉后,对牙齿进行清洁,牙龈、牙窝处愈合好后进行常规备牙,让患者佩戴换牙模型。观察组手术前以血常规检查和X光检查患者口腔内部的状况,制定一个合适的方案,让患者在治疗前对口腔进行清洁,清理好牙周位置的杂质,先进行消毒与局麻,为了使牙槽暴露出来,要从牙槽嵴顶部切开患处,将黏骨膜瓣翻开,接着按照预定的方案使用先锋钻进行扩孔钻,将种植牙植入进去入并使用封闭螺丝或愈合基台进行固定,缝合。
①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咀嚼功能、美观度、舒适度以及牙齿固定程度;②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③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④给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功能状态(Karnofsky,KPS)评分,分数为0~100分,KPS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水平的升高;若KPS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不断降低。
显效:牙列缺失完全修复,功能与美观度正常,术后无不良反应的出现;有效:牙列缺失有好转,功能与美观度与正常牙齿无较大差异,术后轻微不良反应发生;无效:牙列缺失未恢复,功能与美观程度与正常牙齿有较大的差距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较多或更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美观度、舒适度以及牙齿固定程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观察组患者中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疗效对比[例(%)]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比[例(%)]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牙列缺失可能是由龋病、牙周病、外伤、不良修复体以及发育异常引起的。例如牙周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齿脱落或松动的情况。治疗牙列缺失的常规方法有全口义齿修复、种植固定义齿修复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随着人们生活及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牙列缺失的口腔修复的要求和预期都比原来大大提高了,除了咀嚼功能,人们对美观、生物相容性能、口颌系统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常规的口腔种植修复,虽然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术后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且美观度达不到患者的要求,口腔种植牙是治疗牙列缺失的一种临床美容新方式,这种方式利用与人体能够产生相容性的材料作为牙根,植入患者缺损处牙床,形成牢固的基桩,与骨结合紧密。有研究表明,因口腔种植修复能使患者的种植牙逼真、美观、稳定并且卫生,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健康牙齿[4]。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咀嚼功能、美观度、舒适度以及牙齿固定程度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咀嚼功能、美观度、舒适度以及牙齿固定程度对比(,分)
组别 n 咀嚼功能 美观度 舒适度 牙齿固定程度对照组 30 79.54±2.67 72.03±4.34 73.63±3.11 77.41±3.14观察组 30 94.12±2.98 93.49±2.21 90.51±2.03 95.29±1.24 t 19.959 24.134 24.895 29.009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对比(,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对比(,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n 社交功能 心理状态 身体状态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73.21±1.67 84..41±2.17* 74.31±1.26 86.19±2.31* 72.94±1.73 84.03±2.33*观察组 30 73.34±1.58 90.16±2.21* 73.91±1.47 93.71±2.64* 72.61±1.44 92.67±2.48*t 0.310 10.168 1.132 11.742 0.803 13.907 P 0.758 0.000 0.263 0.000 0.425 0.000
在治疗中,患者缺失牙齿的数量、自身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对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常规修复治疗是以人工制造的修复材料对牙列缺失进行修复,同样对牙齿的功能有着恢复的作用。患者出现牙列缺失时,会伴随着牙槽嵴吸收,而牙槽嵴的吸收度与牙齿脱落的时间以及患者自身骨密度和该位置的受力情况均存在一定相关性。骨质疏松、营养不良、糖尿病以及有全身性重大疾病等患者牙槽嵴的吸收比一般正常人更快。而口腔种植修复有着更广泛的临床适应证范围,不需要预备邻牙,大大降低了修复失败的可能,避免了龋齿、根尖周病及牙髓病的风险[5]。另外,口腔种植修复较常规口腔修复治疗,还具有良好的舒适度,减少常规修复需做的基牙预备及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常规口腔修复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复发率,其次该修复方式的适用范围具有局限性,对于治疗牙齿缺损颗数较多的患者、以及牙周合并其它疾病患者的效果不理想。口腔种植修复可以弥补常规修复的缺点和不足,提高患者的牙列的治疗率和持久度,因此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的适用人群多,患者满意度高[6]。口腔种植修复这种技术手术方案能够有效清除患者口腔内的病理性因素,有助于调整患者牙齿排列状况,提高其整齐度、美观度,使种植体不容易松动和脱落,延长患者对种植体的使用寿命[7]。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牙齿美观度、咀嚼功能、舒适度以及牙齿固定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口腔种植修复能提高患者的面部美观,提高对种植体的适应、恢复咀嚼功能,降低肠胃消化功能的负担,延长种植体的使用寿命。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观察组不良反应率3.33%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在进行口腔种植修复后,牙列缺损的治疗比常规修复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相对较少[8],减少了患者牙列缺失的复发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牙列修复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患者的各项功能均恢复得较好,有助于患者自信地与他人进行社交,使患者内心不再感到自卑。
综上所述,口腔种植修复对牙齿缺失治疗后的患者美观度和舒适度有所提高,使牙齿结构稳定,提升患者咀嚼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