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后港小学 丁秋兰
实施深度阅读,主要是以提升小学生的学识修养、语文思维和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深层次阅读的方式;浅表性阅读,它是一种浮于表面的、简单的、轻松的,甚至是带有娱乐味道的阅读方式。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绝大多数的阅读是浅表性的。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做好深度阅读,让学生与课文等真正实现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呢?
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是一场通往未知世界的探索发现之旅,每个学生都是课堂阅读的参与者、阅读过程中的发现者。作为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敏锐捕捉课文中的矛盾点,以此来创设阅读问题情境,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起来,使学生对课文的解读走向深入,阅读更加深刻。如在教学部编版二(下)课文《青蛙卖泥塘》时,当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笔者利用课文中的矛盾处来创设阅读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向深度阅读。笔者对学生提问:青蛙为什么会“愣住了”呢?青蛙不是一直在叫卖,一直为卖掉泥塘而忙碌吗?提出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揣摩当时青蛙的内心及其活动。学生经过思考之后,笔者就此问题再次提出假设:青蛙假如真的把它辛辛苦苦美化了的泥塘卖了的话,青蛙的心情又会如何呢?此刻,组织学生合作探讨交流,结果学生认为:青蛙买到泥塘后,估计有两种表现,一是青蛙把泥塘卖出了很高的价钱,青蛙非常开心;二是青蛙觉得这是自己辛辛苦苦美化的泥塘,留着自己住,该多舒服啊!可惜卖给别人了,青蛙比较懊悔。笔者再次组织学生就现在的两种假设开展讨论:两种情况,哪一种情况更符合青蛙内心真实的想法?学生经过认真讨论后,普遍认为第二种情况与青蛙内心的真实想法符合,因为钱再多,总有花完的时候。而泥塘留下来,不但留下了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而且给自己留下了美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它的一生将是非常幸福与快乐的。这样的阅读教学,让学生从假设的角度去认真发现问题,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触摸到课文的思想本质,又能让学生在争论中获得对课文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部编版教材的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玩味与品析的优美语言,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语言点”,引导学生仔细在具体语境中有层次地揣摩、品味且充分地感受,这对学生来讲就是一种有价值的有深度的体验,可以使学生在思想上和情感上获得有效的启迪和不断的升华。如教学部编版语文中《小毛虫》这篇课文,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大致的感知后,笔者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了探究性的问题:小毛虫它织啊,织啊,最后它从头到脚把自己塞进了温暖的茧里,它在这个与世隔绝的茧屋里,以后会如何呢?就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与课文开展深度的对话,他们想象在那茧屋里没有一丝阳光,没有一个小伙伴,没有……学生已经把自己和毛毛虫一起塞进了茧屋里,他们已经沉浸到毛毛虫的世界里。笔者此时再让学生进行辨析:在那个黑暗的“世界”里,毛毛虫的内心会是如何纠结呢?特别是毛毛虫听到茧屋外面“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这句话时,试想毛毛虫的心境、情感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大家想一想此时此刻的毛毛虫和“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的可怜虫”之间比较,毛毛虫是勇敢者还是可怜虫呢?这话题一提出,学生就来了兴趣,他们激烈争辩起来。辩论中,学生非常认真总结出:毛毛虫在茧屋中不悲观,不失望,全心全意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值得我们学习;它是一个真正的勇敢者。此时,全班的学生都在为毛毛虫鼓劲加油、摇旗呐喊,衷心希望毛毛虫能尽早破茧而出,同时化茧成蝶。学生在探究、研讨、争辩中,非常自然地经历了具有一定深度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很多课文往往会有“留白点”。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留白点”出发来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想象活动,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合理的创新,让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走向深处。如教学部编版语文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时,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此处作者运用了一个省略号,这就是作者有意识的“留白”,这样的留白给读者带来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就这个留白而言,笔者向学生提出了问题:这条色彩鲜艳、闪闪发光的地毯,它会延伸到何处呢?学生思考、想象,结果,他们有的说这条地毯将会延伸到我们的学校;有的说它会向四面八方延伸……接着,笔者要求学生说一首自己心中的“这条路”,假想“这条路”一直延伸到我们的校园,你的眼前会是什么样的情境?假想“这条路”一直延伸到你自己的家门口,你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在学生用心想象、尽情想象的基础上,笔者再次鼓励学生借助自己的想象来朗读课文,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再提高一个层次,达到一定的深度。
总之,在小学语文当前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以课文为基础,使阅读儿童化,立足于语言的使用研究,开展具有一定深度的阅读,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使他们能大胆想象、对话、发现等,促进他们达到一定的语文思维高度。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