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佩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重教轻学,学生不能充分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这极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则可以将静态的、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揭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迅速地集中注意力,准确、深刻地掌握所学新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过程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这样的教学效益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放手让学生探索新知,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完成新知的内化,建构良好的知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取新知的源动力,没有兴趣参与的学习,必定是低效的。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最佳的兴奋点,以积极主动的状态融入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利用信息技术,构成激人心扉的生动形象,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激活其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是冷冰冰的,让它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教学轴对称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动态地演示“蜻蜓、蝴蝶、车标、脸谱”,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迅速拉近了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唤醒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紧接着,教师进行演示,轴对称图形进行对折后,左右、上下、前后等可以完全重合,而折痕称之为“对称轴”。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性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熟悉的内容,让学生从直观的形象思维过渡为抽象的思维,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上述案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耳、眼、脑等器官融入课堂,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知识是静止的、抽象的,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加之很多数学知识表面相似,很容易混淆,无法真正理解。在数学课堂中,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就无法进行运用,影响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图形、音乐和动画等多种信息,丰盈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多样化,唤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更好地内化所学知识,及时地融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在教学直线、线段、射线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了动静结合的课件,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教师先将弯曲的橡皮筋出示在屏幕上,然后将这根橡皮筋拉紧,得到了直线,这时教师向学生强调直线是“直的”,接着教师把直线向外延长,学生们看着“延伸”的动态过程,注意力非常的投入,学生们看到教师一直拉到屏幕显示不出来后,才停止,学生很快觉察到直线是无限长的。教学射线时,可以将橡皮筋一端拉直,一端静止不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线段“有一个端点,一端可以无限延伸”的认知。教学“线段”时,则将这根橡皮筋拉直,但不能延伸。通过演示,让学生掌握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异同点。
上述案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生易混的知识点,通过媒体直观的演示,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晰,在头脑中建构起完善的知识体系。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续和补充。有效的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但在以往的课堂中,很多教师大搞“题海战术”,致使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印象就是讲题、做题,对练习提不起任何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配合使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进行练习活动,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升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如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后,教师没有让学生进行机械、单一的练习。而是利用班级中的多媒体,打开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淘宝网,教师微笑着向学生们问道:“班级要进行文化布置,你们最想买的东西有哪些?”学生们很是兴奋,话匣子很快打开了,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通过搜索,在淘宝上找到了相应的物品,尽量选购价钱带有小数的物品,然后让学生记下单价,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元,如果付出500元,还剩下多少元。这样的问题,学生解答起来自然会充满热情,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上述案例,教师在教学完相关的知识后,巧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总之,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深奥的,而信息技术声、光、色、形兼备,可以化静为动,提升教学效益。因此,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知识基础、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考虑运用信息技术的最佳作用点,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学生感官融入学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