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敏
长期以来,以“唯分数论”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与德育的发展,无法使学生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到阅读文本等语文知识中包含的情感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而在新课程下,“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维度,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加强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理念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生具有比较丰富的情感,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理念的过程中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些能启发他们心灵、打开他们心扉的良好学习情境,力求可以在所创设的良好学习情境中去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期间,教师要注意密切地关注和掌握全体小学生的心理状况,科学地创设一些能否激发他们求知欲、探索欲与思考欲的良好学习情境,并配合多种多样语文教学课题的科学导入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与探究热情,切不可为情感教学而强制性导入真实情感,否则无法使学生切实体验真实情感,也会对最终的情感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在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语文文章期间,教师可以首先指导班级中学生自己动手摸一摸自己裤兜或衣兜,这时候学生可能会感觉非常疑惑,不知道为什么教师要让自己这么做,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勾起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会在口袋中装些什么东西?”这一问题。在这一问题情境启发下,学生会积极进行思考,并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如现金、纸巾、手帕、钥匙等等。最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大家说的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现在有一个人却在自己口袋里面装满了昆虫,你们觉得奇不奇怪?”该问题的启发性会使学生会感觉非常吃惊,并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究欲,想要搞清楚教师所说的人是谁?并且想要知道为什么要在口袋里装昆虫。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如此一来,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情感,提升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文章一般都是精心挑选的,它们具有亲切的语言以及真实的感情,就犹如一个个有情感的个体。通过引导反复、深入地朗读这些语文教材中的优秀阅读文本,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这些文字当中包含的情感因素,配合读书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表达这种内在的思想情感。此外,教师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中,还可以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自由练读活动以及教师范读等多种阅读形式,使学生可以从中更好地体会与感受文章文本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桂花雨》这篇文章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诵其中关键的语段,使他们体会和感受这些语句中包含的作者思想情感,如这篇文章中的“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这句话就充分地表达出作者内心极度渴望摇桂花时候的那种快乐、激动的复杂情感。如果教师针对这些段落的教学采取机械式灌输,那么学生无法切实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此时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深入开展练读,帮助他们在反复开展“练读”或教师“范读”的过程中体会与感受其中包含的情感因素,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深化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促使他们体会到语文文本知识的艺术魅力。
语言文字是构成语文文本知识的基本结构,也是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建构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并且小学生想象与思维认知等相关学习活动也都是在语言文字的调解下开展的,期间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品位作用,力求有效提升语文素养。而为了促使小学生可以切实生发情感,语文教师在平时授课或练习教学环节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品位各类语言文字特殊意义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语言文字中的情感因素,不断提升他们的情感感受力。
例如,在学习《月光启蒙》这篇文章期间,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设备、投影设备,为学生创设一个以舒缓音乐为背景,生动、真实的画面为基准且配合生动语言描述为主的教学氛围,引导他们在该情境中去仔细地品位和感受阅读文章内容中包含的文本知识以及作者思想情感,这样就可以利用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可以升华在月亮环境氛围下受到自己母亲洗礼的影响,并得到了精神上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可以联想到自己父母平时对自己的百般照顾,并心生体谅母亲之情,这种品位感悟的学习方式会更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与真实的情感体验,对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形成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情感教学法是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理念期间,教师可以从创设学习情境入手,注重练读范读,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感悟语言知识,力求可以逐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能力,这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