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娟,支方方
(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设备管理技术是物联网技术实践应用中的关键构成方面,是统筹实现设备管理效能的重要路径,只有完善设备管理技术应用,才能切实彰显现代物联网技术的关键优势与价值。本文从资产绩效管理角度对物联网中的设备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目前,设备资产的管理是以原值管理为核心向原值管理与净值管理并重推进,即对设备按照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通知》,从2019年1月1日起对设备资产进行折旧。也就是对设备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按照使用年限按月进行价值折旧;而对与设备的间接成本(费用),如配套的机房折旧、操作人员费用、设备保养维护费、耗材数据等没有做相的统计和分析;而基于折旧的模式下资产的价值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衰减的,对社会价值的要素未做考虑。因此仅从会计折旧角度资产的评价与资产的实际之间价值存在一定的偏差,行业内客观衡量资产绩效的指标尚未建立。
目前是基于企业的资产管理模式。国外的检验机构对设备资产的管理延用的是企业化模式,与我国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新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固定资产管理类似,也是对设备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按照使用年限按月进行价值折旧;极个别检验机构把设备的折旧与设备检测的收入进行了关联,有的是从资本增值的角度对设备的投入产出进行评价。
我国民营的检测机构因为参照业化运作,目前可对设备的管理分两个阶段:一是从会计的角度对资的原值、折旧、净值进行管理;二是在会计角度上增加了资产的收入数据,这一点与国际非官方检测机构得资产管理模式类似。整体水平处于上述的1和2之间。
在物联网技术要求下,设备管理所需面临的影响要素趋于多样化,部分要素属于识别难度大、控制管理要求高的隐性要素,需要从整体角度做好相应的管理准备工作,并对不同类型要素进行有效辨识与管理。纵观当前物联网中的设备管理实际,普遍存在着设备管理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可行性分析与论证不全面等共性问题,阻碍着设备管理后续成效的优化提升。部分设备管理单位及社会机构在未对物联网环境进行全面有效分析,未对各类设备质量参数进行技术校核的情况下,便仓促实施,对后期设备管理带来隐患,质量监控不达标[1]。
现代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为设备管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设备管理人员在管理工具与管理方法方面具备了更为灵活的选择余地,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设备管理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从物联网中的设备管理实践来看,部分企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未能积极引进现代信息化设备管理技术,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未能构建系统性较强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手段单一。由于物联网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无法在特定范围内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互享,对相关技术参数的校核处理趋于失真。
在物联网中的设备管理中,健全而规范的监督管理机制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对于保障设备管理效能的优化改进及有序推进具有直接作用。实践表明,物联网技术环境下,部分设备使用及管理单位依旧沿袭传统保守陈旧的设备管理思维观念,僵化固化的管理机制根深蒂固,职责权限界定划分不清,无法有效释放与彰显物联网技术的价值与活力。同时,部分设备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物联网技术专业理论知识,设备管理实操技能及经验匮乏,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淡化,资料储存档案缺失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2]。
在物联网技术要求下,设备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应以业务平台为主要面向对象,在物联网设备网络的协调作用下,进行管理系统架构的组建。在此过程中,应根据物联网技术的实际需求,结合设备管理应用场景,对相对受限的设备进行专门化处理,为后续设备远程管理奠定基础,提供便利。设备管理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应紧跟设备状态信息及相应监测结果,将设备状态信息传递到交互界面中,使用户访问顺利进行。在当前物联网设计技术规范下,设备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应分为多个不同层次,即底层、中间层、上层。底层主要负责跨协议资源的交互访问,属于应用层理念范畴,中间层属于设备支持层,提供数据信息映射与关联,而上层则在特定协议的约定下,将物联网设备进行无缝连接。
设备管理系统对象与资源模型具有抽象性特征,需要对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专门定义,对其属性及执行操作等做出差异化处理,实现对象与资源模型的简要化与直观化。以无线传感器节点为例,可将其作为一个特定面向对象,其中可以包含的资源有电池电量、工作模式、重启节点、设备型号、设备名称等,而这些资源则成了标明其身份的唯一要素。之所以要将物联网中的设备抽象为对象与资源模型,一是符合物联网设计风格要求,即以数据信息资源为核心单元;二是为了屏蔽底层设备的差异性,使设备管理系统对所有设备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三是使设备管理系统在多种不同场景环境下均可实现定向扩展[3]。
在设备管理功能接口方面,应基于物联网系统需求,在最大限度满足设备管理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上行设备与下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在各自通信协议的约束下,完成设备管理预定功能。在此过程中,无论是上行设备还是下行设备,均可形成发出设备数据信息,在传感器等硬件设备的作用下,标明不同设备的属性与状态信息,通过参数控制接口进行详细设计。设备信息获取接口涉及设备交互与数据获取,应对接口形式进行具体化、可视化、形象化操作。在协议栈概要设计方面,则以减轻设备负载与系统能耗为主要方向,防止数据拥堵,提高数据可靠性[4]。
物联网中的设备管理技术支持多种不同协议,均在相应传输层的支持下实现可靠性控制效果。Web平台设计应重点关注物联网环境中的通信需求及设备管理需求,在超时重传机制作用下,实现最基本的可靠控制,当消息发送丢失或篡改时,利用超时重传机制进行再次网络连接,进行重新传输,保证数据传输连续性与可靠性。同时,在设备管理数据信息维护中,应实现对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反馈的有机融合,在前置与后置过滤器的支持下,防止设备管理数据信息出现重复响应问题。从前置条件判断的角度来看,Web平台设计应对基本可靠控制算法进行扩展,并在每一个数据接收端口增设发送消息和接收消息的过滤处理模块,即便是在数据传输相对繁杂的情况下,依旧可以防控数据堵塞问题。
物联网中的设备管理需要采用协议栈可靠控制算法,在登录界面输入相应的用户名及口令,系统会自动查询数据中的用户信息,做出控制算法比对,若信息比对成功,则登录成功;若信息比对失败,则登录失败。若用户名在数据库中不存在,则协议栈可靠控制算法可引导用户进行注册,并跳转到相应的注册界面。为使用户得以精准快速地定位到所要操控管理的具体设备上,应在Web平台中,以目录树的形式列出当前系统中的所有设备监测点,进入与之对应的各功能模块页面,查看监测数据信息,并进行远程操作,对物联网中的设备进行参数修改、状态修改或下发命令等操作,返回到控制器,输出物理视图[5]。
总之,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其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中的关键价值,需要综合对待与考量。随着现代物联网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成熟化,与之相应的设备管理技术也将取得突破式发展,这要求相关技术人员紧跟物联网技术发展节奏,密切关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管理需求,不断总结设备管理技术经验,不断分析与研判设备管理最新技术要求,为促进物联网技术实现更高效率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