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课堂传递“美”—小学美术课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020-11-25 19:44曾文庆
名师在线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文美术素养

曾文庆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灵川中心小学,福建莆田 351100)

引 言

小学生通过美术课的学习,了解美术基础知识,掌握美术创作能力,同时形成美术综合素养以及鉴赏美的意识等。在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透过美术作品的外表赏析其中的本质,同时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美术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形成生活化的美术意识,从而更加热爱生活。除此之外,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

一、融入生活元素

生活与美术教学具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在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中,也能意识到美术是人生活中的一种情感表达,这种情感是从实际生活中体验得来的。因此,开展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人文素养,形成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内容,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生活所带来的美好体验,从而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例如,在进行《山水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元素引入课堂的形式,促进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形成热爱生活的品质。从教材中对本节课的知识安排来看,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山水画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简单树叶的画法,同时使学生在鉴赏中形成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基于上述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引入生活元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山水画的来源、发展、特点等,让学生从理论上认知山水画的内容。随后,将黄山、泰山等中国著名山水景色,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利用影音技术促进课堂直观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潺潺流水声中更加直接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之情,生成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显而易见,开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时,教师利用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形成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落实美术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要求。

二、渗透审美情趣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提高对基础美术知识的认知效果,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追求真善美”是小学美术教师开展课堂育人活动的本质。在当前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应当注重对小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让小学生对“美”产生灵感,从而将美术中客观抽象的内容与情感和态度等人文素养相联系,实现美术课堂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

以《花鸟画》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利用该课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感受背后的人文素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方式和技能外,也包含培养学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之情等,激发学生透过画像外表探究本质的审美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将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含有“鹰”的画作展示给学生,并向学生提出“整幅画作构建了怎样的意境”“透过作品,你感受到‘鹰’具有怎样的品质”等问题,引导学生对教师所呈现的画作进行鉴赏。在鉴赏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鹰”桀骜不驯的美好品质,体会中国传统画作的品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逐步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也能够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从而实现课堂活动开展的目标。

不难看出,在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创设画作欣赏环节,引导学生提升鉴赏能力,而且挖掘美术作品中的人文素养,从而在学习中促进自身文化品格的提升[1]。

三、丰富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在传统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开展教学的内容只来源于课本,单一化的知识资源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为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将书法、国画等内容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其中浓厚的文化气息。同时,教师将书法、国画等内容引入教学,也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例如,书法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有隶书、楷书、行书等多种形式,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我国,也有“字如其人”的说法,指出“字”的书写与人文素养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刻印的乐趣》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借助书法艺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感受其中的人文素养。在课堂中,教师可先使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影音功能,向学生介绍中国书法的来源及分类等内容的视频,让学生从整体上认知我国的书法艺术。随后,教师再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针对作品中的字形、意境进行分析,从而体会王羲之的人格魅力。接着,教师也可以将王羲之进行书法革新的内容讲解给学生,让学生透过书法作品,更深入地了解背后的人文情怀,从而提升美术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效果。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引导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书法等内容引入课堂,强化美术课堂中的人文艺术氛围,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四、创建有效活动

课堂活动是教师落实教育价值的途径。在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意识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活动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强调学生合作、互助,因此,在进行美术知识的讲解中,教师也可利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体会互助精神的内涵,促进自身互助精神的生成[2]。

以《生活中的冷色》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进行合作学习并优化其学习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互助等人文素养。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前,教师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按照美术综合素养差异进行层级划分。随后,教师可将学生进行组员安排,使得每个小组中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呈现差异化水平。之后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进行学习,并发挥组内学生差异化的优势,进行组内互助,从而提高小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生成互助精神。

不难看出,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对教师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恰当优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

结 语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有效培养,已是大势所趋。但在实际的小学美术课堂中,仍然存在部分教师不知道如何优化教学策略,落实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究其根本是教师没有认识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以及美术学科与人文素养培养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在进行美术知识讲解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增强自身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视,不断创新有效教学策略,逐步提高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能力。

猜你喜欢
人文美术素养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美术篇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人文社科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