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阅读:让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优势互补

2020-11-25 19:44张浩懿
名师在线 2020年4期
关键词:身份证小数数字化

张浩懿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横港小学,江苏南通 226000)

引 言

当下,伴随“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数学阅读方式也出现了根本性变革。传统的纸质阅读逐渐势微,遭遇挑战,而网络阅读逐渐兴起、普及。如今,手机、电脑、平板等阅读器成为数学阅读的重要载体。在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数学阅读?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数学阅读姿态?笔者认为,网络阅读应当与传统阅读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态势,这是网络社会数学阅读必然的、根本的走向。

一、融合阅读:充分发掘网络阅读中的数字化技术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方便了学生之间的在线交流。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机软件,充分发掘网络阅读中的数字化技术。数字化阅读具有互动、分享、多媒体、直播等功能,能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感受与体验。据调查,当下排在数字化网络阅读前三名的平台分别为微信阅读、微博阅读、知乎阅读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微信、微博、QQ、掌阅、喜马拉雅FM 等载体,助推学生的数学阅读。

例如,教学“用计算器计算”(苏教版四下)时,教材中给出的游戏是:任意写一个三位数(111、222、333…888,999除外),将这个三位数的三个数字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最大的和最小的,求出它们的差,并将差重新按照这样的规则操作。重复这个过程,你能发现什么?当学生按照教材要求举出一些例子,发现“数字黑洞”(西西弗斯串)后,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数学中,还有哪些有趣的数?它们有着怎样的趣味呢?为此,学生自觉地借助互联网进行阅读。通过阅读,学生结识了“卡普雷卡尔黑洞”,如“495”“6174”;认识了“水仙花数黑洞”,如“153”“370”“371”和“407”;认识了“玫瑰花数”“五角星数”“自幂数”等。不仅如此,通过网络阅读,学生还尝试按照“黑洞规则”构造“黑洞数”。网络阅读开阔了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领略到数学世界的神奇、曼妙,从而增强网络阅读的自觉性。在学生阅读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借助“度娘”,一切都不是困难。的确,网络阅读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重要载体、媒介和抓手,成为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助推器。

融合阅读要充分发掘网络阅读中的数字化技术,获取来自网络的资讯、资源。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在融合阅读中,教师要充分发掘数字化技术,引导学生阅读,不仅可以进行在场阅读,而且可以进行离场阅读、虚拟阅读;不仅可以进行在线阅读,而且可以进行离线阅读;不仅可以进行学科内的阅读,而且可以超越学科,形成跨界阅读、大阅读、融合阅读的良好态势。

二、融合阅读:充分彰显传统阅读中慢思考的精彩

网络阅读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助于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也容易将学生湮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竞争的加剧,学生的阅读越来越呈现快节奏、碎片化、浅层次的状态。阅读往往就是满足一下好奇心,冲击一下眼球,并没有带来深层次的思考,尤其是文化、素养、精神、生命等层面的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将传统阅读融入其中,引导学生进行慢阅读、慢思考,领略“慢思考的精彩”。

慢阅读要求学生能对数学概念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字斟句酌,正所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传统阅读重视明理、感悟、质疑、比较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别样的精彩。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性质”时,对于“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小数的性质有怎样的作用”“小数的性质与哪些性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等问题,学生借助网络全部可以获得答案。但从网络上获得的关于小数性质的知识是有生命力的吗?能让学生灵活运用吗?显然未必。只有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了深入、深度的思考,通过思考所获得的知识才有生命力。为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数学阅读走向深入。比如,针对“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中的“末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中的“小数点后面”,从而感受、体验数学概念的严谨性、逻辑性、科学性等。又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小数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等。在比较阅读、辨析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画下来,或用方框圈起来,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甚至字斟句酌、咬文嚼字,从而准确把握其要求及实质性含义等。

数学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学会了慢思考,学会了阅读,才能在网络阅读中甄别、解读信息,正所谓“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1]。

三、融合阅读:充分发挥互补阅读中的整合性效应

将传统的纸质阅读与现代的网络阅读融合起来,并不是机械地叠加,而是相互融合、渗透、整合。融合阅读的阅读效应远远大于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的叠加。教师要充分发挥融合阅读中的整合性效应,让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互补、互促、互进。一方面,网络阅读能提供大量的信息、知识;另一方面,传统的阅读方式尤其是慢思考的阅读,有助于学生解读信息、分析信息,借助信息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字与信息”时,在解决教学难点“身份证号码中的信息”时,教师可转变教学思路,先让学生自主探究。于是,学生写出各自的身份证号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身份证号码的哪些部分是相同的?为什么会相同?可能表示什么意思?这样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认识“出生年月码”。那么,身份证的前六位表示什么呢?后四位表示什么呢?学生自然想到向网络求助。在网络阅读中,学生认识了地址码,表示户籍所在地;认识了顺序码、校验码等。当学生通过网络阅读理解了身份证的编码规则后,就能主动地解读身份证信息、验证身份信息。在融合阅读中,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展示,从而让学生感受、体验阅读的魅力。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融合阅读予以众筹、众谋、众扶,让学生的融合阅读成为一种共建、共享。这种众筹式的融合阅读展示,是学生自我深度阅读的一种场景诠释与实践,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融合阅读能力、阅读素养的回归与落实。

结 语

培养学生的融合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内需,让学生逐步喜欢上融合阅读、爱上融合阅读,从而养成良好的融合阅读习惯。只有在融合阅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得到提升,阅读素养才能得以有效生成。在数学教学中,要让融合阅读成为学生的生命实践活动,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生命成长方式,让学生的主体力量得以体现。

猜你喜欢
身份证小数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据说最近流行晒身份证,各路大神都被炸了出来
趣说古人的“身份证”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locutors’ Choice of Speech Strategies and Their Power Strength
小数精灵成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