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 蕾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小学,福建福州 350000)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能够提高阅读效率,促进对内容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强化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这是每位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学习技能,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育者的职责所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纪尚小,思维正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事物还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个阶段对学生来说,是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终身学习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阅读教学的呈现方式主要体现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主要的阅读材料,教师通常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传授语文知识,或是以教材中已有的理解分析题目向学生发问,如果学生没有将文章中的意思完全理解,就很难准确而流畅地作出回答。此时,如果教师将标准答案告诉学生,并要求学生牢记,学生就只能选择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不仅接受不到系统而全面的阅读训练,还容易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不能进入阅读状态。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注意力也无法长时间地保持集中,而大部分阅读都是在语文课堂上呈现的,但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教师在对教材文章进行解读时,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数教师依旧是从字词的解释到字词的结构,再到语句的含义和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入手,师生互动环节的设置较为简单。这一授课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积极参与,还会降低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学生片面地认为语文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预设的问题,导致不能对阅读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无法快速地对阅读问题作出解答。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很少拓展课外知识,通常将拓展阅读当作课余阅读,让学生自行完成。而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课后阅读对学生来说,又属于兴趣性的作业,喜欢阅读的学生会努力完成阅读作业,而对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则是负担。由此可见,当下语文阅读教学中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小学生还不具备系统而成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还倾向于被动接受知识,而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大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都不具备良好的阅读基础,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能快速获得文章中蕴藏的重点内容,对不了解的字、词、句,不解其意,多选择忽视跳过,或是被动地等待教师讲解。在教师的讲解中,学生基本不会主动去总结经验和方法,缺乏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意识。
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科学的阅读方法,很多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有一部分原因是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会将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中去,但却很难衡量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接受、转化程度。且现如今大多数教师没有进行小学高年级阅读自主合作探讨学习的主动意识,还是秉承传统教学的理念,缺乏对新课程改革推广的应用,致使学生难以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自身存在一些问题。高年级的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自我性更强,主动意识更强,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也更为浓厚。而在课堂上,教师要求朗读文章或是讲解文章时,一些较为枯燥的文章,如说明文、议论文都很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自然也就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也不愿深入思考,常常是身体坐在教室里,内心早已放飞自我。
对于教师而言,很多阅读课堂都以教师维持课堂秩序而结束;或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仅仅是在阅读中将文章蕴含的主题内容简单地教授给学生。学生只是简单地死记硬背教师所说的话,而没有尝试阅读、提炼、阐述文章的主题思想,这样阅读课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这种授课模式中形成依赖的心理,不会再主动思考,缺乏自主阅读兴趣。
小学高年级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要切实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应当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目的,立足认知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和生本教学,把握阶段性、实践性、激励性原则,谋定而后动,激发阅读兴趣,鱼渔俱授,一步步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丰润学生的知识素养。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阅读,在自行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生字、生词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查阅字典或询问教师、家长。其次,让学生默读文章,使其感悟文章主旨,体会其中内涵,并对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再次,引导学生精读,使其对阅读内容在不断深化、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充分感知文章思想[1]。最后,要求学生自行对文章进行品读和欣赏,从作者的角度体会文章情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授《詹天佑》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事先预习并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诵课文,让学生能够自行表达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在讲解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其消化阅读内容、厘清文章脉络,真正了解詹天佑的伟大。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主旨,形成创新式阅读思维。
传统的阅读形式较为单一,一般表现为学生朗读、教师讲解的模式,致使学生在阅读中处于被动一方,在阅读时存在畏难心理,缺乏自信,很难建立对阅读的兴趣。针对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能力及兴趣爱好等,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例如,在教授《落花生》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自由阅读全文后,交流谈论自己最喜爱的人物。这篇文章通过对话的形式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在父亲和“我”身上,但总是有学生能够发现细微之处的美,发现母亲这一“配角”在学生的教育中同样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同时,教师出示作者的成长经历,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课文,真正做到“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待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在“课文中我最喜欢的人物”的讨论中各抒己见后,可以组织学生选角色进行表演。这样的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的阅读体会,营造步步深入角色内心的阅读环境,做到阅读中的“情境交融”。
教师可以为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保驾护航”[2]。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的世界中自由翱翔呢?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能够走进阅读中,自主地“复活”书中的情节。
例如,在教授《山中访友》一课时,教师以课题引疑:“如果你去山中,你想拜访哪些朋友?”让学生带着自己就是“主人翁”的感觉随着文本进入“山中”。课前,尤其要为营造深幽苍郁的山林情境做准备,营造“空山鸟鸣”“溪水潺潺”“树海簌簌”之声,“空幽山林”“郁郁苍松”“鸟嬉枝头”之景。通过营造山林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交流感受。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精读课文,感受作者在字词句中流露的对山林的喜爱之情。最后再次回到情境,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通过创设情境,带动全班气氛,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强化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对山林之爱、对《山中访友》之爱久久存于心中。
阅读可以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建立与社会之间的有效联系,特别是在丰富人生经验、获取生存技能和生活智慧等方面,阅读都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应教授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引导其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一步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培养其自主阅读意识[3]。
例如,在教学《月光曲》这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初读环节,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安排:首先让学生带着“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一问题去进行阅读,然后引导学生对不懂的字词、语句先联系上下文进行解读;而后针对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进行解惑答疑。在这一环节之后,教师帮助学生梳理课文中人物蕴含的情感,再次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生进行良性的互动;另一方面,还应当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能够完全领悟文章的深意,然后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一步步培养其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让学生在语文自主阅读中一步步培养好的阅读习惯,一步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能够春风化雨般地让学生在阅读中运用阅读方法,让学生的阅读知识的迁徙逐步内化,久而久之,使其成为阅读的主体,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