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古诗童谣学习的指导策略

2020-11-25 18:15江苏省南通市城西小学倪天凇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27期
关键词:童谣古诗意境

江苏省南通市城西小学 倪天凇

一、认知启迪,丰富学生古诗童谣的学习经验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丰富古诗童谣学习经验是首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师引领学生学习古诗、童谣的重要抓手。古诗、童谣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精神钙质,精神营养。当学生从小积淀了一定量的古诗、童谣之后,就能形成一种天然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

对古诗、童谣的认知,首先是字面、词面上的认知;其次是整首古诗、童谣意思的认知;再次是古诗、童谣表达的思想的认知,这是一种深度认知。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直面古诗、童谣本身,还要知人论世,围绕古诗、童谣的作者、创作背景等展开深度研讨。例如,教学部编版二上《村居》时,就字面意思而言,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堤”“春烟”“纸鸢”等名词;就整首诗歌而言,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到美好的春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放风筝的乐趣。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诗歌中的“绿草”“春风”“黄莺”“堤岸”“杨柳”“风筝”等创作成“村居图”。借助“村居图”,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品鉴。为活化学生认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古诗改为童谣、童话等文体,从而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认知启迪,能让学生认知到诗意,感受、体验到诗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认知是基础。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自觉的认知启迪,从而不断丰富学生古诗、童谣的学习经验。

二、情感熏染,丰盈学生古诗童谣的学习体验

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古诗、童谣,往往蕴含着情感、情思。因而,指导学生学习古诗、童谣,不仅仅要引领他们认知,更要引领他们进行感受、体验。要让学生的心灵与古诗、童谣等形成情感、情绪的共鸣、共振。这样的古诗、童谣教学才是有效的。情感熏染,有助于丰盈学生古诗、童谣的学习经验。

例如,部编版一年级下的《池上》,是一首极具画面感的诗歌。从“小娃撑船”进入画面,到“划开一道浮萍”离去,简短的诗歌中有显性的行动描写,还有隐性的心理描写。行动描写,从这样的词语——“撑”“偷”“藏”“开”等中就能看出。而对“偷采白莲”的心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想象。例如:“生活中有没有你自己想做但是爸爸妈妈不允许你做的事情?”“你有没有偷着做老师不允许做的事情?”……通过具身性的想象,学生能获得对诗歌的移情式感受、体验。例如,有学生这样说:“在田田的荷叶间偷采白莲,内心一定非常刺激。”有学生说:“作者看到这样的情境,被孩子们的天真逗乐了,感受到了别样的童趣、童真。”等等。通过移情想象,学生体会到蕴含在诗歌中的别样的情感。

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古诗、童谣往往语言凝练、意境悠远。这些诗歌童谣等,往往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等。作为教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进行移情想象,让学生对诗歌表现的情感进行感受、体验。如此,就能积累学生语言,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

三、品味意境,丰润学生古诗童谣的学习体悟

对古诗、童谣等的理解,往往是因人而异的,正所谓“诗无达诂”。一首古诗,总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背景下创作完成的。诗中的意境解读,往往是见仁见智的。在古诗、童谣教学中,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意见、建议、观点、理解等强加给学生,而应当让学生直面古诗、童谣。引导学生品味意境,能丰润学生对古诗、童谣的学习体悟。

例如,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童谣《场景歌》,寥寥数语,情趣、情怀却游弋于字里行间,传达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教学中,教师可以补充一些材料如《题秋江独钓图》,借助场景图,引导学生从简单的语词中去体会、把握。如“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表现了“海面风光”的意境;“一畦秧苗,一块稻田。一方鱼塘,一座花园”“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表现了“江南水乡”的意境;而“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表现了“少先队员快乐的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如此,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解读古诗、童谣的积极性,而且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缩短学生理解古诗、童谣的心理距离。当视频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就会身临其境,获得对诗歌意境的体悟。

诗歌、童谣等都是艺术创作的智慧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渲染意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获得真切的感悟。古诗、童谣往往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不仅能给学生带来知识,更能让学生获得精神享受。

猜你喜欢
童谣古诗意境
童谣里的童年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快乐童谣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品读古诗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