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腾骏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可见,活动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唤醒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以积极的状态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加快新知内化的历程,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践行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新知,促进良好知识结构的形成。
提起游戏,学生再熟悉不过,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之一。教师将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融入活动中,可以给复杂的数学知识披上兴趣的外衣,快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新知,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入别具趣味的游戏活动,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真正地动起来,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求知”的历程。
在教学平均数时,新课伊始,教师让男女生分别派代表到班级前面进行拍球游戏。男生派了4名代表到讲台前进行拍球,女生派了5名代表到讲台前进行排球,班长负责记录。男生代表发现,无论采用怎样的拍球方法,男组拍球的个数都比女组拍球的个数少。这时,班级中的男生纷纷提出了抗议,认为这是一个不公平的游戏,并提出反对意见,因为女生代表比男生代表多一个人。教师追问:“如果不增加人,怎样比,就实现游戏公平了呢?”有学生建议分别算出男、女生的平均个数,然后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引导学生建立“平均数”的意识,进入新知的探索中。
上述案例,教师没有采取直接告知的态度,而是另辟蹊径,为学生设计了游戏性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迅速地集中注意力进行新知学习,取得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小学生的思维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动手操作的平台,将遥不可及的数学知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有助于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完成新知的吸纳。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提升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严谨性。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12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让各小组成员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拼好后观察一行摆了几个,摆了几行。学生们很快拼出了长方形,学生们拼出的长方形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行摆12个,摆1行;一行摆6个,摆2行;一行摆4个,摆3行。但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追问:“所拼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长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算?”学生们观察这3个长方形长和宽的长度尽管有区别,但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有了这些感性经验后,学生们顺利地推导出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上述案例,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为学生设计了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发挥指尖智慧,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归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生活资源,为学生引入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教室,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领略所学知识的价值。
在教学统计图后,教师没有设计单一的练习让学生完成,而是为学生设计了实践性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调查,然后制作成统计图。有的学生调查了全班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情况,然后制作成了条形统计图,可以一眼看出阅读哪种名著的人数最多。也有学生调查了周末一天整时数的气温变化情况,然后制作成折线统计图,通过观察统计图,可以知道哪个时间温度最高,哪个时间温度最低。也有学生调查了自己家一个月的消费情况,如水电费、燃气费、通讯费、买衣服支出等,然后分别算出各项支出占总数的百分比,进而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学生在完成实践性活动过程中,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上述案例,教师在教学完相关的内容后,为学生设计了实践性活动。学生在参与实践性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活动的引入,可以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活动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活动目标和活动载体,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