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森
小学时代应该是一个人学习生涯中最无忧无虑和天真烂漫的一个时期,当然也是他们一生的最关键的一个时期。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智还处在发育阶段,还很天真,还很好玩,如何引导小学生平稳的度过这一时期,使他们的心智朝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小学语文肩负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小学语文作为小学基础性科目之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一)教学方式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 国家在小学语文教育方面虽然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也有了一些改善,但是依然没有改变人们思想中“分数才是王道的思想观念”,教师虽然利用了先进的教育资源,但是依然是一味的强调成绩,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去传授知识,致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二)教师思想观念传统,无法解除束缚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能够在情感上与学生达成共鸣,只是机械式的去灌输知识点,一味的让学生背诵、默写,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了极大的约束。同时,老师在课后还布置了许多作业,学生的课外时间被安排的满满当当,被动的去学习语文,对课文内容和课外生活缺乏自己的感受,很难学好语文。
(三)学生缺乏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由于老师的教学观念传统,教学方式单一,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还处在萌芽阶段,语文本应是萌芽最好的滋养,但是由于受到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观念的影响,使萌芽难以成长,这也就导致了小学生的作文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生活,缺乏真情实感,作文水平难以提高,人文素养更加无从谈起。
人文素养根据字面意思可知是由人文和素养两方面组成。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这是人文素养的核心;除此之外,人文技能、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一)深挖课文中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理解能力成长的开端,语文应该承担好引航灯的作用。教师应该把课本内容作为切入点,把课堂当作培养人文素养的主阵地,深入挖掘课本中所隐含的人文知识,利用合理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对学员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形成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小学语文课本里内容大多以歌颂祖国的美丽山河、伟大民族精神的内容为主。我们以小学语文人教版《香港,璀璨的明珠》为例,本篇课文一共有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香港的地理位置位于绵长海岸线的南端,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意义深远,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别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具体介绍香港的繁华和美丽,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颂了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该篇课文不仅表达了作者对香港繁荣昌盛的赞美,同时还蕴含了作者对香港回归后依然能够保持着繁荣,这是对祖国母亲的歌颂,对一国两制的肯定,蕴含的这种人文之光,需要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去拓展课外内容,引导学生积极的发现,慢慢的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改变教学方式,把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 小学生对一些新鲜事物都会感到好奇,并且充满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拓宽自己的教学方式,把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结合,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当死板的语言文字投影在了大屏幕上变成了具体的形象,他们的记忆会不会更加深刻呢。老师在讲《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可以提前搜索一些西沙群岛的图片和视频,在讲述西沙群岛富饶和美丽的海洋环境时,把图片和视频播放给同学们看,那么小学生对这一段的印象是不是更加深刻了呢,老师在播放了视频过后,再用一些精彩的语言进行渲染,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是迅速高涨起来,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同时在创造一些联想和想象,这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重视作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作文是语文的核心,也是小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关键。现在很多学生写出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和对生活的感触,原因就是脱离了生活,是靠自己的空想去写作文,很少去阅读。所以老师在教学时应该营造一种阅读氛围,这种阅读氛围的营造不只是比谁读的书多,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视频、音乐,使语文课堂更加的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融入到这种情景之中,情绪自然而然就会受到感染,慢慢的对生活就会有了自己的感触,语文素养在无形中就会提高。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老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还要积极的把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融合,提高课堂质量,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