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2020-11-25 16:29:37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微课智慧目标

陈 衡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当今是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早已遍布我国国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新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也在逐渐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互联网+”的诞生,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直接运用于学校的教学改革,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智慧课堂、快乐学习也逐步成为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研究的主要方向,充分体现当今教育以践行以人为本思想,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深化教学理念及方式的改革。另外,科技与学科二者的融合,进一步改变了传统课堂的信息采集、授课过程评价反馈、课堂互动情况及课后个性化学习等方式,促使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向科技化、智能化趋势发展[1]。因此,“智慧课堂”的产生为当今教学模式变革提供了新思路及新发展。

1 “互联网+”智慧课堂的内涵及核心特征

1.1 内涵

智慧课堂的涵义不同角度也存在理解的差异性,其总体概念有以下两种理解方式:(1)从教育角度出发,主要指课堂授课不仅以简要的单向传授知识为主,而是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并以“智慧”为重要培养内容,其根本任务是大力开发学生智慧,故而此处的“智慧课堂”是与“知识课堂”相对而提出的。(2)以信息化为主,认为课堂教学环境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使课堂教学实现智能化、信息化,其以营造极富科技感的教学环境为主,此处的“智慧课堂”则为相对于“传统课堂”提出的。

1.2 核心特征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是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先进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课堂更具数据化、立体化、及时化等特色,因此其核心特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决策的数据化。智慧课堂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再收集与挖掘动态学习的具体数据,从而有助于教师及学生实现教学全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数据化展示。唯有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方能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2]。

(2)反馈的即时化。智慧课堂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地结合伴随式学习评价及动态,换言之,即为立足整体学科教学的角度,进行动态化的诊断与评价,包含前期的预习反馈、检测评价等方面内容。同时,能够对课后复习等评价进行及时的动态化反馈,从而搭建一种新型的教学评价平台。

(3)互动的立体化。运用智慧课堂开展教学活动时,其形式更加灵活,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也日趋多元化、开放化。故此,“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的深入运用,更加能够体现互动的立体化,促使课外交流、师生交流等渠道更加顺畅。

2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中,课前的重点任务即为教学目标与方案的设计,主要以组织和实施教学作为前提及基础。因此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既要充分践行以学生为主的思想意识,也要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制定适宜的情景设计及教学方案,确保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教学设计具体方式如下。

2.1 教学目标及预设课程

教学活动的第一项工作即为制定教学目标及预设课程,智慧课堂也不例外。(1)要明确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即在授课过程中应构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位目标,并将其融为一体。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中也要严格遵循其基本要求,并充分运用便捷条件及有利环境加以落实。(2)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具体化,划分为教与学的分项目标。三位一体教学目标中的各个维度所囊括的分项目标都很具体,难以做到在某一课时涉猎,但也要尽可能实现全面性。因此,在设计智慧课堂课程目标时,教师要结合课时长短与授课内容特征,充分发挥智慧课堂的信息化、智能化,制定出有效的学习目标及教学目标,恰当地将3个方面的目标合理融入于智慧课堂的学习过程中[3]。

2.2 学情分析

智慧课堂作为现代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为学情分析提供了便利条件。学情分析有助于整体、全方位地掌握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状态,不仅包括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包含学生心理、生理及其他特点等内容的了解,其核心理念为“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准备阶段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避免具体教学过程中产生脱离学生需求实际及背离其成长规律的情况发生。此外,为更加科学地开展学情分析工作,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树立规范化工作思想,培养即时整理学生特征档案及学习档案的习惯。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能够按照数据统计结果,提出合理的、极具建设性的教学建议,并促使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2.3 课程预习设计

在智慧课堂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可以按照互联网云计算等结果,制定课程预习设计内容,并根据其内容提供学习资料,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程预习活动;课程预习设计则包含学习目标、预习测试、重难点内容及学习过程等重要因素。因此,制作预习资料的重点便是制定预习设计,通常使用富媒体资源、微课程资源、预习测试题等内容及形式。

2.3.1 富媒体资源

富媒体资源主要指运用互联网平台传送利于学生自学的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料,主要包括图片、影视Flash、音频、电子文档、网页等形式。丰富的资源作为智慧课堂的教学基础,是落实智慧课堂下的教学任务的基本保障,因此恰当择选富媒体资源也是其教学准备阶段的首要任务,要具体把握以下方面:(1)选择适宜的内容。从来源角度来看,富媒体资源应遴选多样性的内容作为智慧课堂的教学资料,主要包括各专业的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学科数字化教材、网络课程、教学案例、各类练习题、专题学习材料以及参考资料等内容。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并非每次都需要运用到整体资源,应按照学习内容的需求,有目的地进行选择。(2)明晰适宜的推送模式。富媒体资源的推送形式除了教师传送已制作完成的课件、文档资料等模式外,也可采用网址推送及关键词搜索等形式。例如,对于需要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资料的收集、整理等情况,教师可以将已完成整理的网址或提供需要网上搜索的关键词等推送于学生。

2.3.2 微课程资源

微课是现代科技化社会的一种新型授课手段,原理为将微型视频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是教师以微型视频为载体开展课程讲授等教学活动,其短片播放时限一般控制在5~10 min。微课程资源运用包括两个主要环节,即微课设计、微课制作,前者服务于后者。微课制作时,首先,要按照教学实际需求制定微课教学设计方案,其类型多种多样,可以是讲授新知识、也可以是讲评考试结果等,还可用于专业学科的系列教学。其次,制作微课的工具及方式较为多样化,通常选择相关拍摄设备直接录制微课视频,或利用计算机中“涂鸦工具”“录制软件”等工具进行制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微课教学的目标及内容选择适宜的制作形式及工具。

2.3.3 预习测试题

设计预习测试题时,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的目的性、主体性、知识性,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预习测试题,使之与学生的学习规律相符,更加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智慧课堂主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预习测试题应极具探索性、挑战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此外,要适度划分预习测试题的难度,使大多数学生投入其中时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测试题目类型要多样化,可以开发选择、判断、问答、计算等题型,而后教师能够通过智慧课堂的测评系统对其开展分析、批阅等工作。

2.4 教学方案设计

课前准备阶段就要完成教学方案制定工作,即教学方案的设计。因此,教学方案设计时要按照新课改标准、学科要求及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有序安排教学内容、方式、教学步骤及课时分配等,以此形成具体适宜的方案。教师在开展智慧课堂的教学方案设计时,要注重学本位思想,探索其应如何更高效地组织和设计教学方案,要努力创建信息化环境的具体设计授课过程。

3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的引领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合理应用智慧课堂教学是当前改革的首要任务,相关人员可按照实际情况持续探索多样化的学科教学形式,从而促进师生全身心投入知识教授与学习中,并促使学生不断在学习及实践过程中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猜你喜欢
微课智慧目标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我们的目标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08:06:04
智慧决定成败
网球俱乐部(2009年9期)2009-07-16 09:33:54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