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镇中心小学 姚 霞
该课文为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浅显的科普文章,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展示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该文结构安排得当、逻辑思维合理,读起来如数家珍,深受学生喜爱。该文告诉我们海底世界有着无比美丽资源,需要我们探索奥秘,表现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10个,写字9个;准确理解“宁静”“窃窃私语”“蕴藏”“奇异”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准确领会作者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总分总的结构方法,在阅读中运用笔记圈划出重点词汇,揣摩词汇运用。
两课时。
围绕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引导学生从海底声音、海底动物、海底资源等方面了解有关景色与物产,组织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圈划重点词汇,引导他们主动协作探知,深入探索课文表达的主题和意义。将“读”与“议”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样表达中培养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知良好习惯。
1.多媒体课件导入:走进课文,初步感知
(1)截取央视《人与自然》中有关海洋的相关短片,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海底世界”,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
(2)教师设题思考:你所知道的海底世界是什么模样的?
生1:海底世界是有生物的。
生2:海底世界是漆黑一片的。
生3:海底世界是有声音的,因为自己曾经听说过海里有“咕咕鱼”
……
(设计意图:①课件导入,能切合课文表达主题,吸引学生注意力;②帮助学生打开表达思维话匣子;③能活跃课堂教学情境氛围)
2.师生整体阅读:感知课文,探索海底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①出声朗读,整体感知;②边读边圈划出文中生字;③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设计意图:①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印象;②整体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方法)
(2)教师检查学生朗读,并纠正探知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①指名按自然段读文,纠正字音。
“波涛”应读“bō”,不要读成“pō”;打鼾应读“hān”,不要读“gān”;“澎湃”应读“péng pài”,不要读成“péng bài”;“啾啾”应读“jiū”,不要读成“qiū”;“海参”应读“shēn”,不要读成“sēn”。
(设计意图:重视生词的发音教学,帮助)
②教师分析字形,规范书写。
形近字区别:“免”和“兔”;“异”和“导”;“烁”“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字形掌握书写规则,防止写错别字)
3.多元合作探究:深层理解,发现奇景
(1)建议学生快速阅读,思考:
①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②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景色奇异?(2、3自然段)
③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物产丰富?(4~6自然段)
④全文采用的是什么写作结构?(总——分——总)
(设计意图:①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②引导学生在自我研读带着问题思考)
(2)导题思考: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最后一段分析: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3)研读1~3自然段。
①作者以“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有怎样的用意?(吸引注意)
②同桌交流:海底为什么那么黑暗呢?
教师巡视,请同学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把它说出来。
③怎样理解“全黑”?请同学闭上眼睛感受。
④请学生小组讨论:海底里有“闪烁的星星”是什么原因呢?(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教师追问:你知道哪些深水鱼?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深入探知中丰富认知思维情感)
⑤研读第三自然段。
小组讨论:
A.“当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怎么理解“宁静”?
B.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是怎样理解“窃窃私语”的?
C.请同学运用“有点像……有的像……有的像……”这样的句式来说说这些奇妙的声音。
D.请同学研读“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并分享自己的体味。
教师小结:海底有这么多的声音,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海底是热闹的,因为这些声音特别特别小。
(设计意图:借助小组合作探究深化课文解读,能起到群策群力的作用;教师在巡听指导中能够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4.家庭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相关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利用互联网、电视等资源进一步了解海底世界,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书面表达。
1.本堂课教学突出了“读”“说”为主线,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享有足够的话语权,能主动说出自己的心声。
2.在任务话题的设计上,虽然紧扣学生的学习差异,但在问题的引导上缺少足够的导入,使得学生在回答问题上不能全面、客观地理解课文表达内容。
3.在课堂的巡听指导上,能针对个别问题进行启发点拨,但在共性问题讲解上缺少一定层次性,缺少多元化破解方法,下堂课授课予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