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妍
微课,是指以不超过十分钟的教学视频为核心,以流媒体为展示媒介,辅以教师当堂讲解、教学课件、课后测试题等其它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微课教学具有主题明确、目的性强、资源广泛、情景多样、时间简短、内容精巧、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微课教学,能使学生与数学产生交互感。因此相比于传统教学,微课更生动,更灵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作为新兴课程方式,它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师根据自己实际教学过程,针对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对象、不同学习状态进行调整,完善知识构建体系,实现优质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微课核心是教学视频制作,微课设计直接关乎到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微课课程设计、调整应用策略与侧重微课视频构建,对教师来说尤其重要。首先,微课讲究短时高效性。一节微课时间一般在十分钟以内,相对于一节包含众多且繁杂教学任务的传统教学课堂,微课制作要求教师突出数学课堂教学中某个章节的重点、难疑点内容。例如与乘法有关的解决问题中涉及线段图的画法,这种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的问题上,许多学生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时就可以设计一个专门的微课,讲解如何运用乘法将实物图逐步转换成线段图的画法。几乎每个章节都有重难点内容,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疑难点问题,制作专门的微课。其次,微课教学不受时空限制,资源多样,教学视频是流媒体格式播放,老师们可以在移动设备终端上实地学习、评课和教学思考,分享给其他老师或学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最后,小学数学由于教学对象年龄都比较小,对数学认知程度并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微课应用时要符合教学对象认知特点,尽可能地将知识内容通过有趣的动画等形式来带领学习,培养学生兴趣,促进他们思考。例如《角的初步认识》中关于角的概念,教师可以在微课中结合一个角的图形,动态显示组成这个角的各个部分的同时,讲述“由一个点出发的两条不重合的线所形成的几何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定点,这两条边就是角的两边。”把这样比较抽象、概念性的知识点做成微课,有动画有演示,学习效果会比自己看书效果更好。
微课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教师设计微课应当达到学生在观看微课的同时能对讲述性较强的概念性知识点进行理解,并对非概念性的知识点进行动脑思考的目的。例如在二年级上学期《认识时间》一节,教师在微课中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时间分级概念,可以在微课中通过动画演示钟表盘,要求学生们观察钟面,引导学生们观察出钟面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再算出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最后在实践中要求学生动手拨动指针,让分针转一圈,观察时针变化,进而塑造学生时间分时概念。在学生观看微课,有了基本概念后,如何进一步挖掘课堂深度,丰富课堂内容,发掘学生思考潜力,才是微课意义所在。微课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接下来应当紧扣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思考,积极组织学生讨论,最后收集学生想法,为学生答疑解惑。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一节中,教师首先用微课给学生阐释概念性知识点,然后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对小组进行提问,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或者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老师收集疑问,再播放如何用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实践的教学视频,最后针对学生们的疑问,进行集中答疑,对本节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对知识要点、难点进行总结,进一步带领学生们思考,深化课堂效果,提高微课应用效率与质量。
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对知识掌握要求不同,教师在微课中也应当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需要,设计不同教学情景来实现差异化,以便满足不同学习需求,达到更好的微课教学效果。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微课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课前学生自主观看的预习视频,其二是教师课堂微课教学的讲解视频,其三是课后学生自主观看的思考视频。例如在《圆的面积》单元中,学生观看完这节的微课导学视频后,对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知识有了基本框架后,知道本节要学习的相关公式等,然后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通过微课中对圆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公式理解,最后布置一定难度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思考,进行学习深入探究。
教师在微课设计应用中,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强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让微课在课前自主学习预习、课堂当堂讲习和课后测试巩固中发挥作用。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下,教师要敢于创新教学方式,共建共享优秀教学资源,平衡学生个体发展、课程教学需求与微课教学建构之间的关系,真正提高微课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发掘学生潜力,推动小学数学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