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峰 赵红昌
(1.甘肃省和政县王录山小学 甘肃 临夏 731200)(2.甘肃省和政县陈家集学校 甘肃 临夏 731200)
1.1 过分强调知识灌输为主,轻视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课堂上以教师知识灌输为主,学生被迫性接受古诗词内容,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向和渗透,与素质教育提倡的学生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固有的教育理念的偏差,单向的教授方式,没有关注学生学习到了什么,是否达成了古诗词教学目标和效果,古诗词教学中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缺乏有效的互动。在教学课堂上,语文教师更看重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情况,而不是学生知识反馈。很多时候,学生的自主探究会被语文教师视为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缺乏以学生为本的古诗词教学,整个教学环境对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重视度不够,导致新的教育理论没有真正落实。
1.2 重视教学成绩,忽视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近年来,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渗透,教育理念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学风气的目标更倾向于注重教学实际效果的生成上。可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依然以学生的成绩为主。教学成绩成为衡量教学水平的标准,学生的课堂表现、思维能力、情感态度情况被被忽视。在古诗词教学中,深受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影响,很多语文教师对古诗词的鉴赏缺乏一定的培养,只是简单的以传统教学为主,重视语文成绩,忽视古诗词的鉴赏方式、文本细读和朗读品位,在这样的教学模式束缚下,古诗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管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还是教师的教学模式为主,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没有真正得到激发。教师找不到合适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记忆的基础之上。
1.3 缺乏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性不强。在以往的古诗词教学中通常是教师逐步分析诗句,试图通过自己的深入分析让学生完全理解诗句所要呈现的内容,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认知,进一步要求学生能够熟记这些诗句,从而达到课程变准的要求。这种教师的完全讲解实际上剥夺了学生自身对于古诗文的理解力,使得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完全被动起来。也使得教学过程十分生硬,师生互动性不强,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学生被动式的学习古诗词内容,长期下去形成了较为懒惰的古诗词学习模式,对古诗词学习缺乏完全没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自然也不会提起任何兴趣,更谈不上课程教学的效果。教育的实现需要一定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使得学生融入到古诗词学习的氛围中,使得教学效果更加有效,从而更高效的达成教学目标。然而,教学氛围的固化和死板,使得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的状态,语文教师无法打动学生,更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环节缺失,课堂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学生会选择默不做声的接受,单一的听教师讲课缺乏一定的积极思考。由于课堂教学缺乏和谐氛围,无法高效的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
2.1 确立全面的教学目标,注重人文渗透。素质教育重在培养人的人文情怀,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也不利为。古诗词内容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育人成果。其次,古诗词内容多半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反映了一个时期的人文历史和民族意识,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文化,感受先祖流传下来的经典,揣测时代的脉搏,感悟人生哲理。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锻炼意志,进而激发学生更好的人格追求和创造完美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抓住教学重难点,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语文素养为教学目标。将语文古诗词的人格渗透和道德素养提升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发挥好古诗词教学特有的教育价值。
2.2 创设适宜的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共鸣。情境教学对于语文课堂的重要性至关重要。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亲切的语言对古诗词内容中的文学美完全呈现,从而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共鸣,拉近学生与古诗词之间的进一步了解,这些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对鬼诗词的进一步认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古诗词词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感受到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获得更多的语文情感素养提升。古诗词是语言传承下来的民间艺术结晶,语言是营造意境的媒介。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能力不强,加之古诗词语言不是通俗易懂的,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要使得学生去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真就必须在情境创设上下功夫。然而,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对于较为抽象的文字比较生疏,而对通俗易懂的情景创设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学生更钟情于进入一定的情境之中玩耍和学习之中。在古诗词教学汇总语文教师应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符合他们认知心理的语言环境,促使学生感受到独特的语言美,进入到诗人所表达的意象中,去感受诗人的内心流露。借助于情境创设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古诗词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