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斌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何湾镇中心初级中学,安徽芜湖 241318)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所创设的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就是说,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手段或教学方式能够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而学生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与自主的有效学习探究。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即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素养也能够得到相应的锻炼。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呢?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课上采取的教学方式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基础。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需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同时,还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及个性特点,并依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差异特点来设计教学问题,从而使课堂问题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格外注意具体情境和课堂教学环境的营造,在提问时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避免突然间的提问使学生产生紧张感,同时合理利用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沟通渠道[1]。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性质”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平行线判定的原理,通过研究平行线的性质,了解了相交线及平行线的内容。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让学生学会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与证明。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并在观察、操作和推理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置具体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学习基础,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适应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首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两个角,并要求学生进行测量;在学生测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回答出两个角的度数是否相等。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取其他方法来验证两个角是否相等,以加深学生对“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直观感受,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如果学生能够说出叠合法,教师就可以进行叠合法的讲解;如果不能,教师就可以利用课件进行演示,让学生在对课件的直观观察下了解数学经验的获得途径。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剪一剪、叠一叠的方式来获得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联想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倾听和交流的过程中总结知识。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开始指向学生自主性的激发,以及学生在课上针对问题的自主思考与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分析新颖教学观念中的闪光点[2]。但由于年龄限制,初中生对于问题的研究可能会浮于表面,教师应在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和自主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保证学生探究问题的有效性,从而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立方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平方根概念的基础上试着讲述立方根的概念。这时,学生一般会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及课本中的概念来尝试着复述。在学生复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肯定,并在学生复述完之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学生练习立方根计算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8 的立方根,因为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根据立方根的概念很快得出8 的立方根为2。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锻炼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型的数学游戏。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完成的最多且最准确的学生获得胜利。这主要是让学生在熟悉立方根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立方根的计算方式。游戏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积极思考与探究中进行题目的计算,从而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必须进行备课。在备课时,教师不仅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还应分析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而后确定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突出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在必要时引进各种辅助教学技术,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主动思索与探究,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技能方面都能够实现预定的目标,同时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3]。
例如,“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教材中的内容较多,而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要强化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意义,还要将平面直角坐标系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利用刚刚学习过的有序实数来表示位置。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后续解析几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学生对坐标系的理解,是教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明确本节课的授课重点,还要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其能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受学习特点与认知起点的影响,学生可能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能力也存在差距,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够依据教师提出的重难点来完成重难点的突破的,有些学生只能够掌握基础的内容和概念,包括数学概念与技巧等,而有些学生却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师的指标。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依据教师所给出的具体教学目标来选择自己所能够实现的目标,并鼓励学生在学习完本课后回顾自己是否实现了自己所定下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进行高质量的学习。
在当前新兴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具体成效不断被实践和证实的前提下,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浮现出来,教师能够选择的也就变得更多[4]。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需要认真甄别教学方法,明确每堂课的教学任务和具体目标要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起点与学习能力的变化来灵活选取教学方法。教师在选取教学方法时,要注重选择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保证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的方法,以保障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和应用。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时,一些教师会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而部分教师将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如何画轴对称图形上,忽视了对称的概念,以及学生在分析和观察轴对称图形时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教学质量较低。为了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便于学生后续进行绘制轴对称图形的学习,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足够的重视,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具体的图片,并利用逐渐推进图形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图形从中间分开后,左、右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竞赛,为学生提供轴对称图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操作,并找出轴对称图案的对称轴。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进一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感受轴对称图形带来的视觉上的享受。同时,在分析和观察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教师在本堂课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较多,除了直观地展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外,还融入了竞争与合作,让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获得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在这样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合下,学生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认真分析、全面把握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及学习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问题情境,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由且充分的探索,并结合具体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进行学习,最后依据综合性的原则来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锻炼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