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荣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初中部,江苏南京 210012)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体育课的训练项目较为固化,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处方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每节课最好安排10 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从本质观来看,“身体素质课课练”的回归与增强学生的体质密切相关,是落实“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响应的又一鲜明标识;从时间观来看,按照当前课程与教学安排,每周2~3 节体育课,每节课10 分钟左右的素质练习,面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顽疾,难免让人怀疑其无济于事;从系统观来看,“零敲碎打式课课练”的形式和内容,不仅会割裂正常的技能教学与身体素质发展的关系,对学生体能缺陷的修复也是浅尝辄止。
综上所述,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进而定向增强学生体质,是打赢青少年体质“脱贫战”对体育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从概念的从属体系来看,运动处方的上位概念是处方,是指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给患者开的药方,它包含药品的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等要素。顾名思义,运动处方就是教练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给健身活动者制订的一种定量化的周期性的运动锻炼计划,它包含了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持续时间等要素。
运动处方教学是运动处方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具体应用,是指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状况,以增强学生体质、解决与体质相关问题为目的,以处方的形式规定学生运动的种类、强度、时间和频率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等而进行的一种精细化的授课模式[1]。
1.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是指一个人的现有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或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从最近发展区出发,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的目标要使学生“跳一跳,够得到”,从而实现“最近发展区”效益最大化。
2.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系统论教学设计就是教师要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教学实施前对教学要素进行有效设计,并尽可能地按照预期计划实施教学。控制论认为,通过信息的交换与反馈,控制者能够有效控制和管理系统,使系统按照预定程序进行,最终实现最优目标。
处方教学犹如处方治疗,体现着个别化精神和精细化的内涵,在实施中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处方教学”模式要求体育教师在上课前要了解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诊断学生身体素质的不足,调查、了解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需求。这是开展处方教学的前提和依据。
每年一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能全面反映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的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等要素的基本状况。通过信息分析,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身体健康诊断,了解学生真实的健康状况,分类筛选出不同体质与素质状况的人群。
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对我校2019 届八年级某班48 名学生进行健康“诊断查因”,笔者清晰了解到该班学生身体形态方面(体质差类、肥胖类、慢性病类)和身体素质方面(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不同类型弱势群体的人数与名单,为处方教学“对症下药”“开具处方”做好了铺垫。
众所周知,在医疗中,胡乱用药会造成更坏的结果,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根治疾病。同理,处方教学的关键不是知其所需,而是能给其所要。
根据不同弱势群体的身体特点,结合体育教学安排特点,运动处方可以分为精准式运动处方、泛化式运动处方和融合式运动处方三种类型。精准式运动处方主要以纯粹地发展专门素质为目的,实施的形式是专门的体能健康课。泛化式运动处方是主要针对学生的共性体质问题制订的集体使用的运动处方,实施的形式是每节课的“身体素质课课练”。融合式运动处方主要基于常规体育教学的需要,把身体素质发展融入正常的技能学练中,使运动素质发展与技能学练高度关联,最终使技能和体能发展相得益彰。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情及需要选取合适的处方。在制订处方时,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科学地确立指标。具体的指标不仅要包含运动处方中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持续时间、注意事项等要素,还要考虑体育教学中的教学计划、组织形式、运动环境、器材设备、运动安全等要素,可以把后者融入前者注意事项中。
运动处方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运动教材健身类,主要包括短跑、跳跃、技巧、球类等;二是运动能力健身类,主要包括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前者可以采用融合式运动处方形式,把素质练习融入技能的学练中;后者可以采用“专科专治”的精准式运动处方和泛化式运动处方。
值得注意的是,运动强度是健身运动定量化和科学化的核心问题,也是取得良好健身效果的关键。国内外的科研结果表明,最适宜的锻炼强度为锻炼者最大心率65%~80%单位,即心率在130~150 次/分之间,为健身运动的“最佳负荷价值阈”。根据这一原则,从教学运动安全角度考虑,笔者建议运动处方强度指标设定在平均脉率为130~150 次/分,不论男学生还是女学生在此强度范围内运动都是安全的。另外,要想达到理想的健身效果,运动除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外,还必须有一定持续的时间。一般来说,运动强度越小,持续运动时间越长。运动频率是指每周锻炼的次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每周安排3~4 次运动间歇,即可取得最佳的健康效果。据此,笔者建议,每周安排3 次运动,即每周上3 次(3 学时)体育课。
总之,教师制订的运动处方既要简单易行、科学有效、易于评价和修正,又要符合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针对我校2019 届八年级某班48 名学生学情,笔者制订了如下运动处方。体质差的学生进行30 分钟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力量练习和柔韧练习;肥胖的学生进行30 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矫正体操和肌肉力量训练;耐力素质偏弱的学生进行10 分钟3~4 次60%~70%运动强度的半场横向往返运球或环绕半场运球及上篮;力量素质偏弱的学生进行10 分钟9~10 次70%~80%运动强度的运球、单手(双手)高抛球或开合跳、弓步跳、纵跳运球等训练。本运动处方的制订,充分考虑了不同类型体质与素质的学生的特征,合理地安排了运动的内容、强度、时间,同时兼顾了教学的组织形式、器材准备、运动环境等现实情况,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精准施治是处方教学成功的关键。根据三种不同类型运动处方的作用和特点,处方教学的主要途径为独立设置的“体质健康课”,辅之以身体素质“课课练”和融合式教学。其中,“体质健康课”为精准运动处方模式,学练内容主要是针对不同个体体质特点的运动处方学练内容;身体素质“课课练”为泛化运动处方模式,学练内容是学生集体练习的共性内容;融合式教学是在常规体育教学中,在技能学练的同时发展体能。
为了确保锻炼效果,无论何种运动处方教学,教师都要严格控制锻炼的强度、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及锻炼次数等指标,尽可能使运动处方按计划落实。需要注意的是,其实施的对象是学生不是机器,他们有自己的身心特点和喜怒哀乐等情绪。在开展运动处方教学时,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利用各种策略有效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使他们在运动中提升智慧、享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当然,运动处方的制订不可能完美无瑕,而且学生身体机体机能的提高也有内在的规律,按照“刺激——适应——再刺激——再适应”的规律有节奏地上升。因此,运动处方教学是一个“实施——评价——修正——再实施——再评价——再修正”的完善过程。由此可见,评价和修正是确保锻炼效果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学评价的重点是诊断锻炼的效果。笔者建议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内容是学生练习前后相关体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与变化,最终给出综合评定结果。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时,要注意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正练习计划或给予相应的指导。
修正处方不是对之前处方内容的完全否定,而是精益求精或目标提升。所以,笔者不建议完全更新处方内容,教师可以略加新的形式或提高锻炼的指标,确保指标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间,使学生既能通过熟练的方式锻炼,又能有新鲜感,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总之,处方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蕴涵着教师的智慧和能力。它不仅要求体育教师具有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功夫,还要有名医对症下药的硬本领,同时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以及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这样,教师才能精准施治,对学生体质“脱贫”做到精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