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写作创造“第二次呼吸”

2020-11-25 06:52⦿祁
小学生 2020年6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家长

⦿祁 静

一、控量提质,提供学生喘息期

数量的形式永远抵不过质量的真理。诚然,学生习作也是这个道理,为提高习作质量,我们有必要控制习作数量,适度放慢速度,让学生写作有喘息机会呢?

(一)避机械式操作,减负巧引不畏惧。通常写作是让学生写单元作文、日记或周记。学生日日写,月月写,年年写,不知写过多少篇,写作水平始终没有质的飞跃,仍是“怕”字当头。我们应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发展立场出发,尽量不留抄、背作文等机械重复性作业,不以字数多少作为衡量作文好坏的标准,而应提倡增加与写作结合的自主型、实践型、活动型作业,如:采访、调查、劳动、做实验、手工制作等,带动学生朝着开心写作的方向发展。

(二)避放任式泛滥,示范巧仿有底气。放任写作随意性,会导致学生写作假、空、套,要么胡编乱造,要么写成流水帐,很难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实感。为杜绝上述弊端,教师要亲自写下水文与学生分享,让他们受到感染,跃跃欲试。同时,要合理安排,适度训练,提供学生切合实际的写作题材,如反映家庭生活、校园生活或社会生活的,把学生思路带到真实生活中去,文题力求通俗易懂,层次不能太高。教师更要自我完善和提升,确保下水作文的高质量。

(三)避批阅式冷漠,反馈巧点感成就。教师批改作文不能简单打个勾,草草批个分数,就算完成批阅任务,而应多找亮点,专业批注,及时反馈,定时讲评,有效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如:多找亮点,保证每次习作有三分之一学生的亮点能被发现;专业批注,从标题、语言、主题、结构等给予专业提醒;及时反馈,以列表张榜、当堂宣读等及时表扬;定时讲评,既针对性又全面性地读评结合,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二、创新求变,调动学生兴奋期

为避免学生形成思维惯性,人云亦云,千人一面,教师必须创新中求变,求变中创新,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助其突破“高原”,迈好眼前下一步。

(一)顺势激趣“诱”信心。面对学生习作,教师要多找长处,多给肯定,多送鼓励,进行激发。如通过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条建议等,让他们看到自己写作的曙光、写作的前程、写作的希望,从而诱导其树立写作的信心,消除惧怕写作的心理。只要教师善于顺势引导好学生,一定能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二)亲历实践“刻”印记。体验生活是写作兴趣的源泉。教师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事物,感悟道理,拾取素材。比如:捡树叶、闻鲜花、躺草坪、堆雪人等,再引导他们在看、摸、听、闻等基础上加以联想,挖掘出生活背后更深层的含义,学生的写作自然就有了真情实感,印象一定是深刻的。

(三)实地观察“积”动能。自然界是美丽的、神奇的,充满无穷乐趣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实地察看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古老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引人入胜的景象给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这一切,都为学生创作积淀原动力,让其习作一改原本的东拼西凑、草草了事,写出的文章显得动人,再不会枯燥无味。

三、取精去粕,点燃学生爆发期

习作内容在精,不在于多,我们要帮助学生冲破定势,懂得取舍,学会用典型、新颖、有表现力的材料引燃写作思维的爆发点,让学生习作充分凸显个性。

(一)开卷有益,汲取精髓“涌”才思。小学生习作普遍内容贫乏,光靠课堂上获得知识是远远不够,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如: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挖掘真善美,反对假恶丑,拓宽写作知识面;指导学生泛读、精读、通读、跳读、速读、略读等,用阅读方法引领写作技巧;多措并举鼓励学生坚持阅读,养成热爱读书、手不释卷的习惯。见识广了,视野阔了,感受深了,习作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二)笔耕不辍,沉淀精华“积”底蕴。勤于动笔,是提高学生写作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勤动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为积累写作素材奠定坚实基础,升华学生作文品质,有效解决凑字数现象。

(三)家校共育,迸发精彩“绽”火花。学生习作要想取得质的飞跃,离不开家校互动合作。教师可引导家长营造家庭浓厚阅读和写作氛围,激发孩子写作兴趣;可通过专题讲座,渗透习作指导及点评方法,培养孩子写作习惯;也可不定期向家长发送表扬短信,坚定孩子写作恒心。学校可通过教师家访送课、家长来校观摩、家长进课堂上课、家长参加社区亲子实践等活动,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天然合作者,共同为孩子插上写作的有力双翼,让其展翅高翔,绽放精彩。

四、搭台建桥,回归学生常态期

一段时间习作后,学生普遍会出现兴趣降低,热情消退、心理厌倦、身体疲劳等状况,到双休、寒暑假等还会患上“假期综合症”。教师要选择坚守,创造性地为学生习作搭建展示平台,打破他们对习作的恐惧感和神秘感,让写作回归常态。比如:教室开辟小作家专栏、红领巾广播设置原创美文赏读、学校印发刊登学生成果的校报、校刊等,让学生的优秀习作成为真实的生活存在;发动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征文比赛,积极向报社、杂志社投稿发表等。由被动变主动,由主动变自动,对形成学生习作的良性循环具有深远意义。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不失时机为学生创造“第二次呼吸”,相信他们完全能够跨越“高原”,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