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际语境的小学作文教学路径分析

2020-11-25 07:00:11王炜炜
名师在线 2020年26期
关键词:动机语境交际

王炜炜

(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江苏南通 226000)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重视语言文字运用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中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主要模块,在写作中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以及表达真情实感是提升作文质量的基础[1]。交际语境习作是当前影响较广的一种写作教育理念,它是以读者为中心、以交流为目的,利用语境生成实现写作的一种方法、思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渗透交际语境习作理念,结合生活化交际语境,有针对性地设计写作指导策略,对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积累、激发学生的表达动机、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交际语境习作的小学作文存在的问题

交际语境习作强调语言文字的交际功能,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选择的写作内容和表达形式、题材结构语言等都是在语境中自然而然生成的[2]。但从目前一些学生的作文内容来看,其写作过程没有基于交际语境来展开,而是脱离生活实际,在想象、编造中生搬硬套,导致作文内容枯燥苍白、缺乏真实性。具体来讲,基于交际语境的小学作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写作中缺乏完整的语境要素。在交际语境中,写作内容需要包括读者、目的、角色、话题、语言等,这些要素相互交织形成了创作动机及创作资源。但目前在小学作文教学指导中,许多教师将重点放在了文章创作上,包括立意的选择、结构的设计及词句的斟酌等,忽视了写作动机,尤其是在交际语境下生成的自我表达动机,导致读者与作者之间失去了互动的情感联系,让写作成为单纯的文字铺排,失去了交际功能。

(2)学生存在无话可说的尴尬。小学生生活经历有限,对生活缺乏细致观察,在拿到习作任务时通常难以迅速与生活建立联系,难以围绕主题形成交际语境,导致没有内容可写。此外,写作不仅是对客观生活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加工、提炼、重组、再造,而多数学生的创作思维显然没有达到这一高度,导致对生活的描写苍白枯燥,沦为“流水账”。

(3)学生的写作技巧不足。小学生写作经验单一,由于字词不会写、句式不会用、缺乏篇章结构样式与表达技巧等原因,在写作中难以灵活铺设文字,容易出现词不达意、表达混乱等问题。

二、基于交际语境习作的小学作文教学路径选择

(一)创设交际语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动机

写作需要强烈的情感动机,而真实的交际语境则是激发情感动机的重要条件[3]。例如,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了某个人、某件事或产生了某种愿望都会形成表达的动机,而将自己的观点记录下来或分享给别人,就产生了文字创作的需求,写作自然水到渠成。针对上文关于问题的阐述,目前在小学作文教学指导中,教师经常设置的任务是“写一篇游记”“记一件有趣的事”“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等,这些任务虽然与生活相关,但学生没有真正产生情感表达的欲望,写作的目的也不过是应付教师,而不是发自内心进行表达。对此,教师在写作指导中应结合交际语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形成表达动机,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将生活经历转化为文字,并与读者一同分享。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交际语境:(1)学校图书馆是学生的阅读园地,但由于管理问题,图书馆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要,你是否能够以自己及身边同学的阅读需要为出发点给校长写一封信,劝说他改革图书馆的管理规定,为学生提供自由阅读的园地?(2)你的家乡有许多别具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是旅游的绝佳选择,如果你是广告设计者,请为家乡的某一处旅游景观设计一个含有文字和图片的旅游宣传手册,介绍当地的旅游风光;(3)想象一下,如果你同小伙伴一同郊游,但与大部队走散了,且通信设备出现了故障,在这种充满惊险、刺激的情境下,你会遇到哪些状况?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来自救?请以此为基础写一篇充满想象的文章。这些场景与现实生活十分贴近,且充满趣味性,学生在场景中能够明确自身角色,理解创作表达的任务,写作动机也由此被激发出来。由此可见,在小学作文教学指导中,教师所创设的交际语境应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并抓住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调动生活经验,思考、设计在不同交际语境中可能出现的人物、产生的对话、发生的碰撞等。小学生的想象是奔放自由的,这样的语境能够帮助学生在现实与想象中建立联系,进而激发学生自我表达的兴趣。

(二)融入交际语境,引导学生自我表达

交际语境习作强调读者的角色,即作者与读者之间需要通过文字完成交际,如此才能实现信息沟通与情感交流[4]。在小学作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融入交际语境,在头脑中与读者建立交流,思考“他们已经知道或想知道什么”“我要跟他们讲什么”“我要达到什么目的”“我要采用什么文体”“材料如何选择”“采用直白还是华丽的语言”等语境因素,并结合自我的表达动机整合创作素材,将自主表达意愿转化为文字。

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教材给出了《观潮》《走月亮》等情景交融的文章,习作要求学生“推荐一个好地方”。在交际语境习作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结合对学生生活的调查对写作任务进行改造:“你喜欢自然风光吗?在你的生活经历中,一定欣赏过不少美丽的自然景观,在这些景观中你特别想向同学和老师推荐哪一处呢?请具体写出最想推荐的一处自然景观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特点。希望你的文字能够让老师和同学产生游览一番的愿望。”这样的写作设计将学生的写作要求与读者的愿望相融合,即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应能激发读者前往体验的欲望。在交际语境中,读者与作者建立了联系。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读者想从文字中了解哪些信息或想拥有怎样的体验着手,主动调整写作语言与表达技巧,组成完整的表达内容。

此外,在小学作文指导中,评论、介绍、说明、书信等各类应用问题是学生创作的难点,多数学生无法进入角色,无法整合创作信息,难以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导致应用文的功能性大打折扣。对此,在交际语境习作中,教师可以结合语境创设,引导学生沉浸其中,实现换位思考,结合应用文面对的特殊对象,思考其可能形成的阅读需求,并将与读者的交际互动融入文字中。例如,上文提到的“就学校图书馆管理给校长写一封信”的习作任务,教师在教学指导中需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针对校长这一身份调整书信的用语,表现学生对师长的尊重,并利用一定的语言技巧表达自己的诉求,通过在信中完成与校长的对话,实现提建议的最终目的。

(三)回归交际语境,促进学生评价反思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修改,不仅能纠正学生作文内容上的错误、问题,还能检验学生的创作态度,分析学生的写作过程,并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改进建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提倡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即利用学生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激发学生写作、纠正的兴趣,实现共同提高。但许多小学生对于如何修改作文一头雾水,难以进行自改和互改。

交际语境习作必须考虑读者、目的、体式、语言等要素,达到交际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写作任务,设计明确的评价、修改任务,形成可量化的评价指标,构建具有指导价值的“检查表”或“行动清单”,引导、检测并监督学生的自改和互改过程。例如,上文提到的“就学校图书馆管理给校长写一封信”的习作任务。教师应根据交际语境分析语境因素,并为学生设计“行动清单”:(1)书信中主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是否明确表达出来了?(2)书信共提出了几条建议,是否符合事实?能够令人信服吗?(3)“我”在创作中主要选择了哪些信息?能否很好地论述观点?(4)对于校长的身份,“我”的语言得体吗?他能接受吗?(5)书信格式正确吗?语言表达流畅吗?标点符号使用恰当吗?是否存在错别字?根据“行动清单”可以看出,教师在交际语境下,针对读者意识、行文目的、文章形式等内容设计问题,并要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对照,一边思考,结合读者的身份及交际语境中的事件,调整习作细节。这样能够将写作的过程变得具体化、易操作,也使学生避免陷入漫无目的的阅读状态,使其在明确的任务安排中进行自改和互改,迅速定位写作任务,发现创作中的问题,并在相互交流、自主反思中修改习作内容,提高写作质量。

结 语

总之,在交际语境习作的教学指导中,学生面临诸多写作问题。教师可以结合语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动机,利用语境氛围,引导学生展开个性表达,最终使学生回归交际语境,评价反思作文内容,从而在文字语言的运用中提升写作素养。

猜你喜欢
动机语境交际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情景交际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交际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3
动机不纯
跟踪导练(三)2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