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泽亚
随着新课改的颁布,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也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新型的教学方式逐渐的被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案例教学法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广泛好评。教师针对教学内容,通过对案例的引入,能够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同时也改善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枯燥性,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还需要加强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对案例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案例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能力以及教学的内容,保证情境创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比如在学习《时、分、秒》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时间单位的换算问题,并合理的认识时间和计算时间,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案例情境,使学生通过案例认识时间,掌握时间相关的知识。
案例:动物园里要召开运动会,所有的动物们都积极的报名参加,运动会开始的时间为早上9点30分,小狐狸为了保持最好的运动会状态对自己说一定要早早到运动会现场,所以他提前了45分钟就达到了运动场;小兔子是运动会的开场表演嘉宾,所以提前10分钟30秒到达;小乌龟的速度比较慢,所以当它赶到运动会场的时候,运动会已经开始了20分钟15秒;而最慢的是小猪,因为它睡懒觉睡过头,所以整整迟到了1个小时20分钟。在这个案例的讲解中,教师可以请学生扮演相应的动物形象,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更好的感受故事中的各种情节,并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思考小动物们到达运动场的准确时间,以及最早的小狐狸比最晚的小猪早了多长时间。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参与欲望,同时也使学生们学会时间的换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内容,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还需要加强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总结教材的内在规律,认识到这些知识间的联系性,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人民币更多的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发展、应用价值、用途以及面值等,还需要教师直观的为学生展示人民币。但是由于人民币的特殊性,如果采用真实的人民币进行教学,容易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或者由于人民币的细菌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人们在商场购物以及银行存取现金等方面的视频,使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应用情况和基本用途,进而激发学生对人民币知识方面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相关视频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人民币的演化过程,使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发展。而且在人民币的换算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购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对人民币换算。比如图1为顾客付给售货员的人民币,图2为商品实际的价格,图3用问号表示,请学生说出图3的人民币数量,可以通过由易到难的方式,逐渐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换算关系等。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直观的看到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性,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中。
小学数学中很多的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性,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能只注重理论上的知识传授,还需要通过生活化的案例进行辅助,进而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效果,进而可以将数学学习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并用数学的思维和眼光去思考生活和观察生活。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案例为学生进行讲解。洋洋与妈妈一起到超市购物,妈妈一共带了40元钱,买洋洋最爱喝的酸奶花去6元,买青菜花去5元,买生活用品花去8元,买洋洋的文具用品花去10元,然后问洋洋和妈妈在超市购物一共花费了多少钱?洋洋妈妈手里还剩下多少钱?通过这种生活的案例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数学知识,同时也更容易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内容,这样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留意数学问题,如在以后的购物中会尝试计算购物金额等,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总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不完善,同时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和复杂,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遇到很多的困难,不仅影响数学的教学效果,同时还会因为学生的畏难心理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还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的引入案例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情境教学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案例,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合理的利用生活案例,使数学与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