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当代隐喻学在中国(2014-2018)*
——基于CSSCI 期刊的文献计量研究

2020-11-25 06:16
外语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界模态隐喻

孙 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

提 要:本文凭借已在中国大地深深扎根并日益凸显的“当代隐喻学”为论述平台,将文献计量学作为学术统计工具,管窥透析该学科近5 年来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瓶颈,进一步预测和判断未来深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希冀为当代隐喻学在中国健康、长期、持续地发展搭建稳健、宽广的学科平台。

1 引言

笔者2015 年发表的《当代隐喻学在中国(1994—2013)—— 一项基于CSSCI 外国语言学来源期刊的文献计量研究》一文引起学界的较大反响①。 目前的紧要任务是仔细思考解决以下问题:(1)华夏大地是否生发出“当代隐喻学”这样一门新兴语言学分支学科;(2)当代隐喻学如已经成立,那么其内涵和外延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3)倘若当代隐喻学已然挺身屹立于学界并成为一门“显学”的话,那么我们能否盘点该学科近5年取得的学术成绩,同时预测该学科今后的发展朝向在哪里。

西方20 世纪发行量很大的一部语言学专著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1980 年,莱考夫和约翰逊通过审阅学生作文、课堂访谈、学者反思等形式,惊异地发现:在本族语者的文本当中隐喻俯首即是。 换言之,隐喻在我们的日常话语交际中无所不在,出现频率极高,是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 不仅如此,莱考夫在与奥特尼(A. Ortony)于1993 年所编辑的《隐喻与思维》的论文集中再次发力,总结概括自1980 年以来当代隐喻理论的发展历程,指出各个理论流派的优缺点,正式提出并创建当代隐喻理论(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以该50 页长文为契机,隐喻学人前赴后继,不断自我革命,勇于创新,逐渐凝练、提升出当代隐喻学这一语言学界的新兴学科。 中国学者以敏锐的学术嗅觉和行动力,在借鉴、模仿和嫁接的基础上,大胆作为,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励精图治,于国内和国际学术平台上大胆放声,让世人听到足以启迪心智的学术声响。

笔者长期在此领域耕耘,凭借学术直觉,意识到当代隐喻学在中华大地上已经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值得再次集结、汇总。 本文不揣冒昧,斗胆二次发声,借助文献计量学这一工具,深入浅出地审视当代隐喻学近年来在国内的发展状况,总结过去,开创未来,为其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 当代隐喻学涉足领域及在中国的成绩

本文以入选中国外国语言文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缩写为CSSCI,2019 版)来源期刊的16种核心杂志为观测平台,借助文献计量学,厘清2014 年至2018 年5 年期间发表的以“隐喻”为题目的收录文章。 16 种外国语言学CSSCI 检索期刊在过去5 年的发刊总量分别是54、41、35、48 和48 篇,始终保持在高位运行。 这意味着“隐喻”仍然是各个CSSCI 来源期刊青睐的话题和领域,与过去20 年相比有增无减,刊载量持续扩大。 16种核心期刊及其发文量从高到低排列为:《外语学刊》36 篇、《外语教学》28 篇、《外语研究》24篇、《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3 篇、《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3 篇、《外语与外语教学》17 篇、《中国外语》14 篇、《现代外语》14 篇、《外语教学与研究》10 篇、《外国语》9 篇、《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7 篇、《外语电化教学》6 篇、《上海翻译》5 篇、《语言与翻译》3 篇、《中国翻译》2 篇、《外语界》1 篇。总共选中并导出文献226 篇。

从发刊量来看,隐喻研究确实成为各家争相刊载的学界“宠儿”,录取比例较高。 隐喻既是研究的主体,可以作为理论框架来设置,同时也是研究的客体,可以作为探索对象来研讨。 从论文整体涉及的内容看,总计226 篇论文主要涉及以下领域和范畴:

(1)隐喻理论的引介与阐释。 随着当代隐喻学持续、深入地不断发展,新理论、新观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层出不穷。 国内学者凭借自身敏锐的直觉和鉴赏力,引进和阐释最新的理论派别和研究方法,包括架构隐喻理论、构式语法、蓄意隐喻理论、语境参数理论、认知批评隐喻分析、认知神经科学、动态系统观等(孙毅陈朗2017:715)。

(2)经典文体类型中的隐喻机制。 在传统学界,隐喻仅为一种其貌不扬的修辞格。 而当代隐喻学则认为,文学文本中真正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运作机制是隐喻,除此无他。 大诗人、大散文家的神来之笔,无不借助隐喻机制,从一个近域出其不意地跨越、跳窜到远域。 已有文献涉及诗歌、科幻小说、医学经典、合同、道教典籍、戏剧、新闻、外宣英文网站、LOGO 获奖作品、电影等(孙毅杨莞桐2016:24)。

(3)汉外隐喻对比研究和非英语语言隐喻研究。 如果说隐喻贯穿于人类日常交际的始终,那么世界上各种语言中隐喻都普遍存在。 以莱考夫、约翰逊、弗科尼亚、特纳等为代表的当代隐喻学人以母语铺设理论基石,而我们作为外语学习者,既可以从外国人的角度审视前人研究, 也可以分门别类地进行跨语言对比,考察具体门类隐喻的异同以及造成这些异同的理据和动因(孙毅张盼莉2016:48)。

(4)辞格的隐喻化归一研究。 隐喻脱胎于传统修辞学,目前在当代隐喻学的视域中已经跃升为一种人类核心的概念化机制。 但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当代隐喻学中已经取得的学术成果润泽其他修辞格研究,提升其研究档次和级别,催发出更多的修辞学研究之花。 如果说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那么其他修辞格的核心也应该是认知的。 一个围绕在隐喻周围、各自隐喻度不同的辞格归一化、集成化研究格局正在崭露头角(孙毅张俊龙2017:41)。

(5)隐喻的语篇研究。 如果日常交流充满隐喻表达,那么更加严谨、经过作者反复打磨的语篇更应该是隐喻性的。 总体而言,严密的书面语篇隐喻密度应该更高,语篇整体呈现出隐喻式的连贯,段落中的句与句之间表现出隐喻式的衔接,都体现出可预测、可判断的样板和范式。 连接语篇的隐喻机制不仅是字词的形式,而且在心理层面也有彰显。 国内学者对宏观的连贯和微观的衔接都已有深刻的认识(廖美珍2014:68)。

(6)语法隐喻研究。 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在借鉴认知科学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敏锐地感知到隐喻时代即将到来,于1985 年率先提出语法隐喻的概念。 在过去5 年中,系统功能语言学学者纷纷侧目,将认知科学的相关成果付诸实践,弥合与传统概念隐喻理论之间的缝隙,不断拓展和更新语法隐喻的范畴和解释力。 从绝对数字来看,这部分文献增长的幅度最大(黄国文2018:5)。

(7)隐喻甄别研究。 隐喻甄别与隐喻理解可以被视作隐喻研究的两面。 传统学界过度重视隐喻的理解并设计出花样繁多的程序予以阐释,但对前者却关注不足。 原因在于:与明喻不同,隐喻没有确切、明晰的修辞标志语,无法直接查明其身份,所以需要设定比较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充分结合的程序,才可能穷尽特定语篇中的隐喻,为接下来的隐喻理解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的甄别技术主要为Wmatrix(孙亚2014:43)。

(8)当代隐喻学的哲学基础研究。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一直坚持当代隐喻理论的体验哲学基础,直至1999 年他们再次联袂,在巨著《肉身中的哲学——具身化心智及其对西方思维的挑战》一书中提出经验现实主义(embodied realism)。 人类习以为常地挺身于世界之中,以身体为度量衡去评估周遭世界。 外部世界要符合人的要求和期待,也要做到以人为本。这与中国传统哲学所积极倡导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人本主义高度契合。 对经验现实主义的剖析和阐释,对于挖掘我国深邃、悠远的哲学传统以及考究中西方哲学源流联系具有难以估量的潜力和空间。 也有学者从心智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主流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流脉(徐盛桓何爱晶2014:2)。

(9)隐喻与话语题材研究。 隐喻除与各种文学体裁息息相关外,还贯穿于各种话语事件、话题和主题始终,值得一探究竟。 各种话语由于发生场景的不同,使用的隐喻也各不相同。 在各种话语题材中,隐喻的呈现,尤其是各具特色的隐喻择选是该话语生成和阐释的重中之重,值得深入挖掘;更有学者在梳理和分析国外隐喻与话语之间密切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隐喻话语能力”这一新概念(陈朗2018:39)。

(10)多模态隐喻研究。 经典的认知隐喻研究围绕单模态的语言展开。 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声、光、电溢满其中的表现形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近年来,多模态隐喻研究已经逐渐摆脱语言与图片双模态,拓展到更为复杂、多元的研究深水区(王小平王军2018:48)。 关键性的问题在于:其它模态与语言模态有本质上的差异,不能把在语言模态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直接用在其它模态上面,因一味地削足适履势必导致误解、失配和错置。 多模态隐喻与单模态隐喻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空间性属性,而后者是时间性分布。

(11)二语隐喻能力习得。 隐喻在语言中无所不在,如影随形,因此理应成为外语学习的重点。 隐喻能力可学可教。 二语教师应该首先学习当代隐喻学的相关原理,然后将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饶有兴致地习得词汇,进而自然、地道地表情达意。 在如何开展有效的隐喻能力培养方面,已有学者着手探索学习型词典(杨娜2018)、移动学习(孟亚茹等2018)等辅助手段。

(12)文学研究。 隐喻脱胎于传统的文学批评研究。 现在用当代隐喻学先进、深刻的认识视角来反观文学作品,一定可以让稍显陈旧的文学研究焕然一新,迸发出新的活力。 隐喻是话语者内心所想的外化表现,名家名作也不例外。 完全有理由相信,透过隐喻这面多棱镜,读者可以洞穿书本,跨越时空局限,重新审视作家创作时的心路历程和所思所想。 隐喻研究已经开始引领文学研究的潮流(诸葛晓初吴世雄2017:74)。

(13)语料库隐喻研究。 语料库语言学利用真实发生情景中在线记录的语例,生动再现话语发生的原始场景,令研究者身临其境,真实可靠地看到语言发生的上下文和真实环境,更具可信性和说服力(柳超健等2018)。 语料库语言学学者坚信,虽概念隐喻学者声称隐喻发生在人类大脑的认知层,其神秘之处在于“隐”,但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最基本的语言层面,找到隐喻发生的肉体真身,根据关键词搜索在语料库中的发生概率和总体分布情况。 语料库语言学对数字、关键词的关注与文献计量学以量度质、数量是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的倾向性和基本观点完全吻合。

(14)隐喻翻译。 翻译是语际间的转换与切换。 文字是表层的肌肤,而真正发生改变的是思想。 逐一对应地翻译字词容易,但人脑之间的思维转换尤为困难。 这即是隐喻翻译的实质所在,也是所有翻译活动的难点所在。 特别是在一种语言中的隐喻意象在另一种语言中很难找到完全匹配的对应项时,译者必须就此作出妥协。 隐喻翻译研究就是要条清缕析地找到这些隐喻在语际间转换时不对应的地方以及据此应该采取的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孙毅2017:86)。

(15)隐喻的跨学科研究。 当代隐喻学本身就是从传统修辞学、文学批评、认知科学的交织和碰撞中跃世而生的。 当代认知神经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借助ERPs(事件相关电位)和fMRI(核磁共振)等先进的脑成像技术,可以实时在线利用脑电波变化来观察运用隐喻的瞬间发生的实际情况并推断人们的所思所想。 但事实上,目前即使是最先进的设备仪器也无法洞悉大脑深处的隐喻黑匣子。 言为心声,人们还需要借助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来厘清并不断逼近隐喻真理。 语用学中最大、最具涵盖力的理论算子便是语境。 情人眼里出隐喻,隐喻只存在于发话者和受话者的交互、商榷、相互作用当中,不同语境中的隐喻意义千差万别(魏在江2018)。 词汇语用学虽然承认隐喻也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小句、句子、段落甚至是整个篇章中,但是隐喻的“根”在词汇。 换言之,词汇性隐喻的阐发是激活其他更大单元隐喻的前提条件,其具有优先的阐释地位。

(16)隐喻本土化研究。 汉语言简意赅,以简驭繁,以有限的言辞晓谕无尽的意义。 从该层面而言,汉语是一门真正的隐喻性语言。 中国学者已经运用外来理论揭示和阐发本土的汉语现象并取得一些成果。 除跟随国外主流的隐喻研究步伐外,还有学者勇于向国际权威发出挑战并提出真知灼见,在真正揭开隐喻面纱的道路上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更有学者向国内深邃的古代文论、论辩学进发,为当代隐喻学遇到的难题和困扰创建理论模型,提供解决方案和出路(徐盛桓2018:24)。

(17)隐喻与转喻的关系研究。 随着以隐喻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日新月异的发展,转喻也成为一个靓丽的学术增长点。 隐喻是跨域映射,而转喻是域内映射,但问题在于域与域之间的界线并不是泾渭分明、一清二楚,而是模糊不定,两者之间存在隐转喻、转隐喻等一系列连续统单元或临界成员(项成东2018:32)。

(18)动词隐喻研究。 传统学界由于受修辞学和文学文论的影响,隐喻研究大多沿着固化的“A IS B”的老路进行。 这种偏斜研究的“后遗症”是名词性隐喻得到过度的关照,而其他词性的隐喻遭到漠视。 近5 年来,学界开始关注作为句子核心成分、联结主体和客体中间环节且异常活跃的动词隐喻(徐宏颖彭宣维2016:60)。

3 回眸与展望

当下,国内学者不仅研究传统的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等,而且主动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第一时间将国外先进的著作、论述引进国内。从单纯的文献梳理统计不难看出,当代隐喻学已经从当初莱考夫提出的当代隐喻理论全面蜕变,华丽转身,巍然矗立于语言学之林。 无论是发文的总量,涵盖的学科种类和范畴,还是做隐喻课题的研究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均配得起“学”的名号。 可见,隐喻课题已经张开宽广的学术翅膀,日益吸引着学术界越来越多青年学人的炙热目光,使其为解答千百年来困扰科学界的世界性难题贡献一臂之力。 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各个角度考察隐喻在各自领域发挥的作用,成果卓著。从认知语言学脱壳而出的当代隐喻学也借助周边学科的先进理论、技术,实现自我革命、自我救赎,不断逼近隐喻真理的全貌。 国内学者一方面介绍、阐释和建设性地批判理论,另一方面利用自己良好的语言、文化和学科优势,考察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隐喻具体表现,进行跨语言对比,梳理异同,参悟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刻理据。 事实证明,这条学术之路是正确的,中国学者的相关成果连绵不绝。

在过去5 年里,尽管国内学人取得令人侧目的学术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桎梏。 丰硕的学术成果难掩学术实绩的种种尴尬。 在当代隐喻学在中国大地深深扎根、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10 个方面:

(1)理论创新意识不够强。 国内学者亦步亦趋,热衷于介绍国外,尤其是英美等国的理论成果,乐此不疲,中国学者所独有的隐喻理论体系还没有形成。 徐盛桓等学者尝试利用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和思辨传统对隐喻的重新考量已初见成效,但研究格局零星分布,遑论形成一定规模。 此外,学者之间联系较少,未能形成合力。 明显的短板在于抱着40 年前便初见端倪的概念隐喻观来考察隐喻在某个领域、话题中的表现,用由源域到靶域的简单程式,期待解决所有复杂的隐喻问题,仅以“概念隐喻”为标题的论文就有二十多篇,西学东渐的一边倒态势没有得到改观。 带有中国人自己学术标签的学术成果极少,在国际上的声音微弱(Sun, Chen 2018:650)。 (2)国内学者由于学缘结构的影响和局限,多为文科出身,运用和借助其他专业领域,如神经科学、统计科学等的先进仪器或算法的意识还不够强,文献数量较少。 国际上已经出现以高端设备和仪器实时在线地观察隐喻发生时的大脑状况,相比之下国内在这方面还刚刚起步。 虽然已有学者小试牛刀,但理性思辨的传统路线仍占主流。 (3)当代隐喻学的认知学派与其他的系统功能学派、社会批评学派的融合与合作还不够充分,仍然处于空对空的理论探讨阶段。 如何从认知的视角看待韩礼德的3 大功能,如何从功能的视域反观认知的功能等,还都没有过多涉足。 (4)当代隐喻学对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的话题和领域的关注度还很欠缺,政治、经济、科学领域已经有所涉猎,但其他大量生动鲜活的外交、微信、朋友圈等题材还鲜有触摸,依然是一片处女地,有待垦荒。 再有,受到两千多年来修辞学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桎梏,学界多以名词性隐喻为研究课题,近年来学界开始着重研究动词性隐喻。 但隐喻占据着各个词性的各种变现,形容词、副词、介词、感叹词等词性隐喻还是一片蓝海区域,有待进一步巡航与开拓。 (5)学界,尤其是外语学界已经关注到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但还没有学者关注到如何精确地界定“隐喻能力”及与其他语言能力的差别与联系,更没有精细地探索该能力的具体培养路径和方法,而且论证过程比较单一,没有可圈可点的借鉴价值。 研究对象方面,英语专业毫无疑问地成为主流,还未企及量大面广的公外大学生,各种课程间的差异更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汉语界更是忽视隐喻能力的存在和重要价值,对外汉语教学还缺乏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意识。 (6)文学界虽然已开始相当规模地借鉴当代隐喻学来深入考究作家创作作品时的所思所想以及作品饱蘸的深刻意蕴,但基本还停留在找出隐喻的源域和靶域并依此进行分类的初级层面上,未曾真正提升至大脑和思维的层面上去。 (7)在隐喻甄别方面,学界倚仗学者自身的直觉仍然是主流,如何借鉴相关软件和程序,如何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距离穷尽性地甄别和提取语篇中的所有隐喻还很遥远。(8)在翻译研究领域,绝大多数学者还将隐喻视为一种其貌不扬的修辞格,还没有条清缕析地透视语际转换中究竟有多少种对应的可能性,毋论转换过程中应该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探讨的多为汉英语言转换,而涉及其他语言或方言的讨论较少。 (9)在辞格的隐喻一体化探索征程上,学界还留有太多有待填充的空白。 部分学者只是蜻蜓点水般谈及几种司空见惯的辞格如拟人、类比、共轭等。 陈望道开拓的现代修辞学中大量的修辞格还躺在传统的研究范式摇篮中无人问津。 学界理应转变观念,将其置于当代隐喻学的新视域中予以重新审视,令其焕发新的学术生命力,也为新时期的修辞学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 (10)随着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多模态研究速度一日千里。 多模态隐喻无法遵循语言隐喻研究的老路,必须另辟蹊径,探索为己所用的新天地。 尤其是其他模态与语言模态何为中央,何为边缘,上下左右如何摆设分布,共同烘托并造就总体上的隐喻意义,时不我待,尤其是如何结合临近的美术学、计算机、设计学等学科共同深入、到位、可信地对研究对象予以分析,任务艰巨。

4 结束语

当代隐喻学已经被语言学界逐渐承认为一股新颖且重要的学术分支和力量源流,其影响力不可小觑。 短短5 年期间便能刊发226 篇当代隐喻学方面的论文,这真实、客观地说明其在学术界的声望和接受度。 当代隐喻学在中国开枝散叶,已经在很多领域开花结果,涉足人类交际的方方面面,并快速成长为一门独立的语言学门类。 在回顾其辉煌发展历程的同时,我们还归纳总结出当代隐喻学研究中仍然存在的发展空间和不足,这些方面亟待修正、提升和弥补。 期待当代隐喻学能够势头不减,在语言学界蓬勃发展,占有一席之地,将新世纪的语言学事业不断引向深处。

注释

①截止2020 年3 月12 日,根据中国知网的不完全统计,敝文下载次数已达1629 次,被引频次为33。

猜你喜欢
学界模态隐喻
联合仿真在某车型LGF/PP尾门模态仿真上的应用
基于老年驾驶人的多模态集成式交互设计研究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红楼梦》饮食中的隐喻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日版《午夜凶铃》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
论近年来英语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