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本土课程资源 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0-11-25 06:14姜杨慧
名师在线 2020年35期
关键词:张謇南通法治

姜杨慧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中学,江苏南通 226000)

引 言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建议:“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1]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中蕴含的课程资源,彰显本土文化魅力,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本土文化又称区域文化,主要是指本地区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名胜古迹、出土文物、土特产品、特色文化、政治时事等,范围相当广泛[2]。南通的本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例如,清末状元张謇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家、企业家,以其远见卓识成就了南通,为当今南通成为“教育之乡”“建筑之乡”“纺织之乡”打下坚实的基础;南通91 岁磨刀老人吴锦泉用微薄的收入诠释了人间大爱;海门“孝心女孩”陆佳宁每天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扛起家庭重担……从历代南通名人到今天的“南通好人”,他们所体现的个人魅力、积极进取的精神、胸怀“大我”的境界都包含了丰富的可供进行思政教育的教学资源。南通博物苑、江海博物馆、张謇故里小镇……无不讲述着南通这座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它们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向教师提供了丰厚的本土课程资源。

一、本土课程资源的利用现状

(一)教师较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

由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资源,与时俱进,创设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情境。但教师在追求教学案例新鲜的同时,没有充分认识到本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对本土课程资源的利用不多,在选取教学素材时出现“舍近求远”的现象,导致学生有时无法产生情感共鸣,教学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其实,本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最直接、最广泛、最接地气的特色教学资源[3]。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本土课程资源,搭起教材文本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拉近教材知识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进而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动。

(二)学生对本土课程资源的重视不足

初中生的生活范围逐渐扩大,他们需要正确处理与自我、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同时,由于存在升学压力,他们还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因此,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课上听一听,课后背一背”的学习状态,对于本土课程资源的重视不够,即使获得一些有关本土课程资源的信息,也没有将其与书本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同时,由于教学评价过于单一,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通常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功利性学习的想法,持“临时抱佛脚”心态的也大有人在。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来看,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

二、本土课程资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将本土课程资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说家乡的人、讲家乡的事、赏家乡的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道德与法治课充满“家乡味”。通过一幅幅图片、一个个故事、一段段经历,学生了解了自己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产生了将来为家乡作贡献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4]因此,挖掘本土课程资源,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厚植家国情怀,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必然要求,是教师必须完成的神圣使命。

(二)增强课堂的亲和力和有效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涵盖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思政课程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和相关表述,难免会让初中生感到晦涩难懂、沉闷乏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入本土化的教学案例和材料,增强课堂的亲和力,满足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要。学生想听、教师想讲,课堂就充满了好奇和灵动,就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三、本土课程资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

(一)知名人往事,汲取精神力量

南通这座美丽的城市孕育了众多的名人,享有“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誉。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师生之间”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张謇的故事。张謇作为南通这座城市的开路先锋,创造了诸多第一,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等。而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老师翁同龢的帮助。教师可以出示虞楼的图片,告诉学生虞楼是张謇为缅怀恩师而建,并向学生讲述体现张謇与翁同龢深厚师生情谊的故事。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学习新天地”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张謇热爱学习、不懈努力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成功离不开艰苦奋斗。张謇作为一名清末状元,他的求学之路可谓异常艰辛。他小时候读书常常读到半夜,夏天农村蚊子特别多,他只好把脚放在坛子里,再用两块布遮住。张謇一生九次落榜,但他没有放弃,终于在第十次考试中高中状元。在进京赶考的过程中,张謇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张謇与儿子写信交流的故事。张謇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对儿子张孝若的培养,可谓用心良苦。因工作繁忙,他经常通过家书的方式和儿子交流,以培养儿子良好的品行和博大的胸襟。

(二)思榜样故事,增强责任意识

“见贤思齐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寻找身边的“贤”,即身边的榜样人物,使学生产生情感认同和共鸣。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感动中国人物”南通磨刀老人吴锦泉的故事,并让学生思考:“一个老人每天走街串巷磨刀,十块八块地拼命挣钱干什么?与伟人相比,这些平凡人的生命有没有意义呢?怎样的生命会闪耀出伟大的光芒呢?”让学生感受到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将个人命运同他人、集体、民族、国家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平凡的生命便会闪耀出光芒。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时,教师可以播放南通抗疫故事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通过抗疫实践这本活教材激发学生爱国爱民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近身边的“孝心少年”陆佳宁,让学生思考:“陆佳宁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从而让学生在感受别人的悲欢离合的同时体会家的含义,弥补自己的不足,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行身边好事,提升品行境界

《课程标准》中提道:“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因此,教师除在课堂中创设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经历的教育情境外,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江海博物馆,以志愿者身份为游客宣讲海门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让学生加入海门雏鹰志愿者协会,参与公益事业;也可以让学生报名加入“海门小记者团”,走进社区、走进养老院、走进需要服务的人群之中,践行公共道德,将课堂知识与课外实践结合。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张謇纪念馆,感受伟大人物的伟大梦想,并且鼓励学生争做宣讲员,让更多的父老乡亲向伟大英雄张謇先生学习,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地方文化自信,促使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家乡造福,形成为国家增添光彩的“大我”意识。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南通江海志愿者服务平台,鼓励学生报名,体验自己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项目,然后组团参加,完成志愿服务后,小组内撰写实地情况和心得体会。之后,教师可让小组长进行汇报演讲,将所看、所想、所获写成文字,并将这份心得传递给更多人,传播情感正能量,留下品德的“印记”,从而将德育内容和要求落实于道德实践,回归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中积极探究,通过道德体验和践行促进自我品行的健康发展。

结 语

钟启泉教授认为:“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追寻富有意义、充满人性的教育。”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紧密相关的本土课程资源,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身边真实的人物和故事中增强情感体验,从而自觉进行道德实践,绽放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张謇南通法治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基于张謇文创产品开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探索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教育家马相伯与实业家张謇的爱国情谊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陈锦石:传承张謇精神 成就事业荣光
百企结对 携手并进:南通展现时代担当 致力推动跨江融合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