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海英
(福建省泉州就南中学 福建 泉州 362000)
高效课堂,简言之,是指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较高影响力的课堂,高效课堂的前提是高效提问。
如何判定课堂是否高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界定:
1.学习效率是否最大化:教师课堂上投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学生取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2.学习效益是否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等诸多方面。
高效课堂的模式,一般采用的时间模式为30+10+5,即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为30分钟,教师占用时间为10分钟,课堂达标测试时间为5分钟。
从时间安排来看,高效课堂最大特点是把时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合作探讨,归纳总结中自我消化知识。课堂教学主线呈教师设疑,学生解难,教师再设疑,学生再解难,设置的问题难度逐渐加深的特点。
教师精心备课,高效设计问题,是高效课堂的前提。问题不仅可以形成磁场,还可以产生强大的推力。那么问题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呢?
1.启发性原则:所谓启发性,是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以延展。比如,在上《藤野先生》一课时,教师提问:文中写的这些事件有好几件是和题目藤野先生无关的,你认为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学生可能答不出来,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这些事件含蓄表达了鲁迅先生的哪些情感,有何作用?这个提问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学生能够从鲁迅的情感角度概括答案,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启发:同学们是否发现了叙事散文暗线的特点呢?由于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不全面。如果老师能不断追问,质疑,概括,总结,在教师不断地启发下,学生就会全面系统的掌握知识并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高效课堂上,离不开启发性的提问。
2.阶梯式原则:指问题设置要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尽量设计一些铺垫性的问题,根据学生水平,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用几个小问题组合起来,去处理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比如在上《孤独之旅》一课,教师如果上课就提问:杜小康“孤独之旅”中“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了?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太大,不好答。教师可以这样阶梯式提问:(1)课文写杜小康对远逝家的眺望和鸭群扇形水流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对风雨的生动描写有什么作用?(3)对芦荡的生动描写又有何作用?学生在解答以上问题的过程中,就能深刻并准确了解题目丰富的内涵。
3.预见性原则:预见性提问指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就可以预见学生会做出怎样的回答,据此,教师再针对学生不同的回答再次设计问题。预见性往往是教师从一定的实践经验中积累得出的。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备学情,对问题要有预见性,这样在组织课堂时才可以有效节约时间,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
4.兴奋性原则:高效型课堂的一个特点是学生在上课时能保持一种高昂的学习情绪,这种情绪来自于教师精彩的提问,好的提问,似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能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甚至波澜迭起,大脑皮层兴奋起来。如在上《孔乙己》一课时,文章的结尾是:“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究竟是“大约”死了,还是“的确”死了?请同学们结合文中的内容做出自己的理解。问题一抛出,同学们就兴奋的忙碌起来,翻书找依据,互相交流,答题时侃侃而谈,本文的中心就在这个问题探究中浮出水面。教师在备课时要找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有效施教。
5.拓展式原则:拓展式提问指问题的答案不只是限于所学课本的知识内容,而往往是超越课本知识之外的回答。要求学生以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基础,根据自己收集和储存的知识能量,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来回答问题。其作用可以让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深,扩大视野,启迪智慧,从而实现效益最优化。如在上《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教师提问:皇帝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小男孩揭穿真相,回宫后皇帝会怎么做?你想象的依据是什么?
6.被问式原则:高效课堂不应该只是教师提问学生,还应该包含学生提问老师。“谁提问,谁就在思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提问,不仅要具备提问的意识和勇气,而且还要具备深刻的洞察能力,见微知著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求异性思维能力。
“提问得好即教得好。”高效课堂形成的因素很多,但教师具有高超的提问艺术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教师只有在备课的时候反复打磨,咀嚼提问的艺术,方可形成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