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英,刘志博
(喀什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844006)
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音乐课程教学的学习对高校这一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意在改善现阶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问题的解决优化这部分课程的实际教学质量,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保障。
学前教育专业由于其面对的具体教育教学对象是处在初级成长阶段的幼儿,因此在教育教学的内容结构上应当重视广泛性,力求从启蒙教育阶段入手,丰富学生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音乐教育能力,首先是现代幼儿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1]。另外,从教师自身的能力素质角度入手分析,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中不仅包含了声乐教育方面的内容,还有一部分乐器演奏技能培养的内容,对现代幼儿教师来说,具备了音乐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意味着其自身的综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和完善,对教师自身的未来发展也具备积极的作用。
幼儿成长阶段的音乐教育本质上是对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感知能力的培养。从音乐这门艺术本身的角度上来看,其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门类,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上也与其他课程存在一定的差异。幼儿教师作为初步引导孩子认识音乐的内涵与魅力的专业教育人员,在其专业能力提升的课程教学结构中将音乐课程的教育教学纳入在内,可系统且完善地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基于学前教育学习音乐课程教学方法的契机。这对实际的幼儿音乐教育质量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背景下的音乐课程教学需要学生结合学前教育的要求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这意味着音乐课程的内容体系中不仅要包含一部分专业的音乐课程理论知识,更要从以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提出有针对性地音乐课程教学理论和思路,并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2]。从实践上来说,学生作为幼儿教育的引领者,其自身的实践能力提升不仅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幼儿教育效果,更是为了提升个人的教育教学素养。但从这门课程现行的体系内容上观察,课程体系中一方面缺乏实践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存在未独立将音乐教育中的乐器学习理论以及实践作为独立的课程进行全面建设。这会对教育教学开展的整体效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3]。
从学前教育的实际出发来看,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又由于教育对象为幼儿群体,更对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层次性和丰富性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尤其是对本文探讨的音乐课程教学来说,学生个人基础的综合素质水平对具体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4]。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部分学生缺乏兴趣以及对音乐这类具有艺术性性质的学科缺乏悟性和学习能力。从音乐教育实践能力的角度观察,大部分教师由于缺乏乐器学习的天赋和积极性,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实践课程教学的要求,这种状态会对学前教育中的音乐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非常直接的负面影响。
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对学前教育专业来说,虽然这门课程的音乐学习内容在深度上没有很高的要求。但学生音乐教学能力和相关素养的培养仍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践课程的形式的丰富性和创新性是影响这一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但从目前高校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由于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对这一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部分缺乏主观上的思想意识以及客观上的教学条件的全面支持,大部分实践课程都是以欣赏课和教学素材的观摩为主,并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有效的实践学习平台,这会影响学生实际投入教学后的教学效果[5]。
音乐课程的教学评价指标不仅需要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成绩,还应当包括一部分实践课程的内容。但现阶段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教学评价工作,都是以专业课程教学的成绩为主,并不重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考核。但从学前教育的实际出发来看,音乐课程的教学还需要考验教师与孩子沟通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顺利引入课程教学的过程。
学校和教师方面应当认清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体系设置模式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基于学前教育专业对音乐课程的教育教学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完善与优化。具体来讲,可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比例,通过引进资金和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践学习条件。另外,从课程体系的完善角度上来讲,教师应当在现有的课程教学内容基础上,结合实际融入一部分音乐教育中的乐器专业教学课程。从理论课程教学的角度充实学生的专业音乐理论知识,部分学校如已经设置了这一课程,则需要从教育教学所应用的教材方面进行优化,提高这部分课程内容的理论深度和专业性,并且重视其与幼儿学前教育背景的结合。另外,课程优化设计还应当更进一步从细节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后续课程的重视程度,具体内容包括了儿歌与声乐演唱部分,这部分课程教学的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学前教育背景下应当学习的音乐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方面可结合这部分课程中包含实践和理论两部分内容的特点,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将这两部分内容互相作为素材和形式进行利用,锻炼学生的儿歌演唱能力和效果,提升学生利用音乐与幼儿沟通的能力。
从接受教育的对象角度分析,幼儿教育属于课程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启蒙阶段,所应用的教育教学方法需要结合幼儿的特征进行。这意味着针对幼儿教师的音乐课程教育也需要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进行优化。而从音乐教育的角度上分析,由于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发散性较强,且教学内容的固定性不宜过高,因此,面向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背景,可用的先进教学方式以微课、翻转课堂、合作探索教学、项目教学等为代表,教师可结合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主观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选取适当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组织应用。例如,在开展声乐教育部分的内容时,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示范,教师可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视频资源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直接接触到正确的声乐演唱方式,体会演唱效果[6]。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模式,提高整个音乐课程的效果和质量。最后,新的教学方式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主观上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于实践教学开展,教师首先要从思想认识角度入手,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随后积极跟进支持实践教学开展的教学资源条件的建设。另外,为了给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教育教学实践平台,高校方面应当与幼儿园加强沟通交流,借鉴校企合作模式的运作方法,通过实习、交流学习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体会幼儿音乐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性。
教育教学的评价工作开展,教师需要分析传统评价方式的特征和优势,尽量保留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并且同步开辟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师生交流学习评价的方法联合开展评价工作,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
综合来讲,在高校学前教育的背景下,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开展应当理清改革优化思路,结合现阶段存在的教师素质水平、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力度以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水平、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发挥评价环节作用的有效措施,最终实现对高校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