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超 西北民族大学
新时代背景下,伴随着新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90后逐渐活动在社会的核心,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等乃至教育的中坚力量。各种专业和领域的90后从高等学府中走向社会,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更加强调体育增强人民体质,促进身体健康的宗旨和作用,正是在这种全民健康大背景下,全民体育和终身体育进行的如火如荼,体育周边学科、信息、消费等等,在网络大数据的加持下,快速的进入到平常百姓家。体育健康、经济渐渐凸显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效果,当下,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必然会催生一种现象,那就是“文化反哺”现象。“文化反哺”是社会文化、文明堆积的基本手段,其意指在快速的文化变迁进程中所发生的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文化教授、传播行为的过程[1]。同时,出现这种“反向社会化”的现象表明了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变迁场景下,不但文化传承的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文化传承的方式也发生了崭新的改变[2]。
年轻一代相对于年长一代更善于使用网络技术得到更多的数据、信息以及科学的方法,也能够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获取流行元素、文化知识、消费理念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些知识、理念更甚者会在他们的三观、学习态度和思政角度等方面亦从高低不等的程度上地潜移默化甚至显化着年长一代。因此,新时代的今天,社会产生“文化反哺”的情况不但是必然的,也是具有多种原因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新时期社会快速转型中,在体育全民健康时代,存在相近代差的两代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有着较大的悬殊。尤其是在体育学习方面,年长一代相对于年轻一代,不但没有接受过良好的体育教育,而且没有充足的时间、地点、身体机能条件,进行体育学习。然而,在全民健康的时代背景下,不论从国家、社会甚至是个人,都对身体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对身体健康的需求下,年长一代,开始向年轻一代获取体育运动知识,学习体育锻炼方法,参与体育公共课程、培训等等。这种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在体育运动的场景和现象,比比皆是,例如,在健身房、舞蹈广场等。
第二,信息革命的产生,迅速改变了社会学习场景和手段,年轻一代学习知识的方式增多,过程变易,成本降低。社会的传授学习,由年长到年轻的固有结构发生动摇,在人为主体成年以前这种传统的文化学习结构仍有许多功能和作用,但是在人为主体成年后,新兴产业、技术、知识方面,同等时间下,年轻人学习时间、接受能力更快,成“先者”“达者”为年长一代师的年轻一代,颇多。
第三,新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宽松、包容,文化氛围民主、团结、和谐,对“文化反哺”现象的产生提供了非常必要且有利的条件。一千二百多年前,我国的大思想家韩愈,曾言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不以年长与否,论资排辈,以闻道先后,术业专攻者为良师。可见,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自然而然的传承和发扬着这种文化宽容,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和气脉,为当今社会的发展繁荣,仍然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正因为,这种包容、汲取的文化精神,年长一代在自身健康需求下,积极地向年轻一代学习、请教体育锻炼科学方法、知识,相互探讨体育手段,共同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繁荣,也充分显示了体育文化反哺的力量和作用。体育之育人,不只是学生主体的年轻一代,亦有虚心学习、有着健康需求的年长一代。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涉及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现阶段,体育学科的发展也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不断地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从而衍生出新的体育学科。在反向社会化的过程中,体育的文化反哺不仅体现了其专业性质,也体现在其不同的概念、理论层面上。体育文化反哺涉及的主要内容如下:
1.体育观念反哺:体育观念是一个意识层面上的哲学意涵,是行为主体经过长时间的体育实践及理性思考而形成的思想意识、精神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是一种自觉的、系统的、理性的认识[4]。简单来说,体育观念就是在体育三观基础上,对体育内容和含义的系统、综合认识。在现代社会中,年长一代的体育观念非常薄弱,只会从其他角度去审视体育,对体育内容和含义,仅仅能做到一知半解,所以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体育方面的文化反哺首先就是体育观念的补充和纠正。在日常的生活中,年轻一代不断地用自己的体育思维影响着年长一代,使他们先丰富其体育思想,后增强其体育健康,不断地学习,最终能够实现终身体育、健康身心的目的。
2.体育锻炼常识、方法反哺:此方面是体育文化反哺过程中,最显而易见的部分和程序。因为,体育观念的培育是一个长期影响,继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其难度大,过程长,但是,相对于体育锻炼常识、方法来说,这些特点恰恰相反,其具有短期习得的特征,易掌握,易实施,作用明显。在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获取体育知识方面,基本传递的文化营养和内容都是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等等,他们被迫于健康的需要,受限于自身体育锻炼方法的空白,虚心求教。而年轻一代也深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更多的体育资源,有能力、有储备,足够对年长一代的学习,给出相应的教授,在这种学与授中,形成良好的循环,促使整个社会都处于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内。
3.体育消费反哺:体育消费,简言之,就是从事体育相关活动的消费。而体育的消费又包括体育消费心理、手段,等等。年长一代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基本上都在多年的生活积累中形成,与新兴的体育方面的消费心理有着很大的差异,不能够科学的、客观的对待体育消费。年长一代在购买体育用品等实物型支出时还能做出理性判断,但是在用于观看各种体育比赛、表演、展览等所进行的观赏型的消费时不能很好的根据自己体育的需求做出正确权衡。所以,这些基本上在家中扮演子、女角色的年轻一代,在消费理念上也深刻影响着年长一代的消费心理构成,改变他们固有的消费手段、消费内容,增加体育网上购物、体育精神消费的比重,使其在消费结构上更加合理、科学,消费过程中更加快乐、充实。
文化反哺是新时代信息社会中独特的文化逆向传承的形式,长、幼两代通过反向社会化的手段,科学、积极、努力的促进着体育文化的承接与交融,综上,可以得出,体育健康视角下的文化反哺是具有正面意义,并产生积极影响的。
因为,体育健康视角下的文化反哺能够加强交流、沟通,有利于缩减“代沟”,弥补长幼两代人之间因误解和隔阂而产生的心理缺失。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反哺体育知识和观念,使年长一代能够改善健康问题,满足科学体育锻炼的需求,而年轻一代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与长者交流、学习生活经验,增进两代人之间的感情。此外,从社会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体育健康视角下的文化反哺也是有着积极作用的。因为,长、幼两代间双向的交流与学习,加强了社会文明的延续,使新生的食物更快速的推广,使优良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长、幼两代人相互促进,年长者经过长期实践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一些缺少社会经验、鉴别能力的年轻人起着良好的示范和模仿作用。
同样,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我们应该理性地、辩证的看待问题。体育健康视角下的文化反哺就是如此,它依然具有消极的意义。因为,体育中的文化反哺很多非主流方面,长、幼两代在这个过程中都不愿意接受。年轻一代处于心理和身体的成长期,不能接受年长一代已经形成的三观体系和知识结构,而年长一代也对年轻一代的前卫思想、网络潮流相当抵触,文化反哺的双向过程无法良好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