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的实践

2020-11-25 00:16山丹县城关小学
甘肃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信息技术效果

○ 山丹县城关小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是指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提前有详细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对教学而言,也是如此。实践证明,预习是学习的良好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了解、思考,并做好接受新知的过程[1]。然而实际预习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也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误认为预习就是简单地浏览教材内容。这一切都是导致预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不仅能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还能有效增强预习效果。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目前学生预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1.学生预习的意识还未形成。思想意识指挥行动。实际教学中,由于部分学生还未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没有形成预习的意识,因此,面对教师的预习要求,要么敷衍了事,要么走马观花,走个“过场”,导致预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2.学生还未掌握预习的方法。实际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技巧的训练,往往轻视甚至忽视对预习能力、意识的培养,导致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甚至部分学生误认为,预习就是简单地浏览教材内容。这种认知上的错误和预习方法上的缺失,使得学生的预习效果事倍功半。

3.教师对学生的预习结果缺乏监督和有效评价。教师的及时监督和有效评价影响着学生的预习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预习效果。虽然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提出了预习的要求,但是只有极个别教师在教学前会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正因为教师的不重视和关注度的缺失,导致学生产生预习可有可无的一种错觉。这也是影响预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4.教师设计的导预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而教师设计的导预案中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的引导问题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导致优等生觉得问题过于简单,毫无解答兴趣,起不到引导思维的作用;而学困生又觉得问题过难,与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知识基础不相匹配,思考良久,依然找不到解答思路,同样起不到引导思维的作用。这样的导预案是无效的,影响了预习的效果。

5.教师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小学阶段,教师对学生而言,具有标杆性的象征意义。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下得功夫不足,影响了学生预习能力和预习意识的形成。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预习的重视程度。这也是预习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

6.家长的监管缺失。家庭是学生除学校以外,生活时间最长的重要环境。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实际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家长将孩子彻底交给了学校,在习惯的养成以及固化方面没有起到助力作用。这一点体现在预习方面,主要就是家长对学生的预习行为监管不力[2]。学生要么不预习,要么看小说般浏览教材内容,导致预习流于形式,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提升策略

1.教师要加强认识。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同时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纳入教学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实。同时,教师还要将这一思想认识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让他们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在预习的过程中认真对待。此外,教师还要依托信息技术,将之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在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预习能力以及教师预习导案的设计方面,都应该体现。

2.利用信息技术调动起学生预习的积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在教育教学方面发挥着其他教育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3]。因此,在指导学生预习时,教师也要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应该有效利用此阶段学生对网络非常感兴趣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合理安排课前预习的内容。比如,数学教师可以恰当地借助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将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得知识真正可视化、动态化、立体化,减少学生的解读困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对抽象的概念、公式、定理的预习,借助生动、有针对性的视频动画,能让学生以更简单的方式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3.尊重个体差异,分层设计预习导纲,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是一种有目的的短期自学行为,因此,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预习效果。可见,要提高预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预习效果呢?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能力基础和智力差异。其次,根据学生的数学素养,分层设计课前预习导纲,最大程度地打开学生的理解思路,在难易度适当的前提下逐步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向,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学习的乐趣,并得到与之对应的提升和收获。同时,及时表扬、鼓励,逐步增强学生预习的信心。最后,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探索出适合自身的课前预习方式。

比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录制五分钟的微课视频,进行初步的知识点讲授,并展示平面的角、立体的角,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角”,同时为学生呈现教室环境中的“角”;最后为学生留下观察作业,让他们发掘生活中的“角”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课堂教学中讨论、交流。如此引导学生预习,使角的概念在学生的思维中立体化、深刻化。同时,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观察中有自己的收获,都能参与预习活动,预习效果显著。

4.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核心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一点体现在课前预习中,主要表现在教师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直接灌输给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学生缺乏思维,只是将教师勾画的重点知识、概念内容记忆下来[4]。至于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一概不知。显然,这样的预习肤浅、表面,学生缺乏深度思考,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转变了观念,认识到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重要性。同时,为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了更多便利和渠道。

比如,在“圆的认识”一课的课前预习任务的布置中,教师可以先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初步认识圆。之后,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圆的知识。这样预习,打破了数学教材知识的局限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本身进行深入探究,同时提升了学生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5.组建“以优领先”的学习小组。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课前预习除了教师的多元引导之外,还应该利用学生的社交优势。将班级学生分为六个学习兴趣小组。除了日常数学教师布置的课题预习内容外,学生还可以自主进行兴趣小组的预习讨论、交流,将预习内容拓展、延伸。如此,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在无形中发挥出“以优领先”的作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学生模仿学习,从而提升课前预习的效率。比如,“正方形的认识”一课的预习中,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在互动交流中产生认知思想的碰撞,增强预习效果。

6.重视课前预习的效果反馈。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活泼好动、比较贪玩,且缺乏意志力和自律意识。面对诱惑颇多的网络信息,容易分散专注力,从而影响预习效果。因此,布置预习作业后,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加大对学生的监管力度,使学生尽量少地被转移注意力[5],将注意力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来。同时,在后续课堂教学前,教师还要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学生,以调动起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强化,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学生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的强化训练,有效增强学生的预习效果,从而促进后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信息技术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