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地方国资否决买壳叫好

2020-11-24 05:17熊锦秋
董事会 2020年9期
关键词:利益输送借壳上市政商

熊锦秋

希望地方国资否决买壳方案,这个决策不仅是基于国资投入成本与未来收益的考量,更是基于防范内幕交易及利益输送、避免损害投资者利益和破坏市场公平、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考量

9月9日浙江上市公司金鹰股份披露,由于未获浙江省国资国企监管部门的放行,浙江农发集团收购金鹰股份控股权的计划终止。而9月7日江苏上市公司宝馨科技也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转让给盐城高新区投资集团的易主计划,也未获江苏省国资委批准。两家地方国资监管部门否决国资买壳,值得点赞。

据公告,金鹰股份控股权转让事项之所以“黄”了,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的要求,农发集团将继续深化内部改革,探索资产证券化的有效途径;根据浙江省国资国企监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决定终止《股份转让意向书》拟收购股权事项,双方可继续探索谋求新的战略合作规划”。也就是说,农发集团将可能考虑其它方式推动资产证券化。

场外主体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一个目的是利用上市公司资产进行资产整合,但这需要相关资产具有协同性,证券市场存在溢价效应,花费巨资买入一块上市公司资产来进行资产整合,这并不划算。事实上浙江农发集团是一家现代粮农产业集团,金鹰股份主业是纺织机械装备;宝馨科技的业务分钣金、装备、运营三大板块,盐城高新则是一个地方城投平台,这些资产相互间的协同效应也并不明显。

国资买壳往往并非基于资产整合目的。国资买壳更多是作为资本运作平台,通过注入资产实现借壳上市、推动旗下资产证券化。此前也由此产生一些内幕交易案例,尤其壳费支付往往是暗箱操作、不大透明,也饱受市场对其利益输送的质疑。另外,地方国资买壳注资上市,这在逻辑上似乎也很难站住脚,如果地方国资旗下资产质量过硬、为什么还要花费巨资买壳上市?而如果资产质量不行,通过借壳方式迂回上市,这是否违反市场公平原则、是否会损害其他投资者利益?

当前阶段,科创板、创业板已先后实施注册制试点,未来主板、中小板也将实现注册制改革目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IPO上市渠道可以说是畅通无阻,只要满足上市条件,IPO上市并无难度、也无需等待太长时间;而且,按最新《上市公司重大重组管理办法》,买壳后若要借壳上市,同样要符合IPO发行条件,难以享受制度套利,国资买壳借壳上市更缺乏合理性、正当性。

证券市场也是资产财富的放大器,对于高质量、有发展前景的资产,投资者愿意支付更高价格,地方国资利用資本市场进行资本运作,享受资产增值,这无可指责。但借壳上市毕竟不是光明正大的上市大门,而且国资买壳容易滋生内幕交易、腐败等行为,因此,前述两省国资监管部门否决国资买壳方案,无疑是正确而审慎的决策。

笔者希望,地方国资否决买壳方案,这个决策不仅是基于国资投入成本与未来收益的考量,更是基于防范内幕交易及利益输送、避免损害投资者利益和破坏市场公平、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考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对领导干部而言,“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清”就是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如上所述,国资买壳本无太大必要性和合理性,且往往涉及数亿甚至数十亿巨资、股权作价存在一定弹性,其中相关各方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难言清白,否决国资买壳,这有利于划清政商界线。即使政府要支持民营大股东,也应依法依规依政策支持在明面,而不应通过国资买壳这种暗箱操作来纾困解困。

地方国资运作,也不要过度执着于谋求上市公司控制地位或壳价值,随着注册制的实施,理论上壳价值将逐渐下降甚至一文不名;在二级市场买壳,既可能产生利益输送,还可能引发壳股投机炒作,损害市场投资氛围。地方国资运作,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国有产权虚位、利益输送等问题,国有投资企业,要依法制定或参与制订公司章程,委派董事或提名董事人选,强化对外部董事的监督管理,督促其履职尽责,更好落实出资人意志;只有提升公司治理效率,显著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才能提升公司经营业绩,更好确保国资保值增值。

猜你喜欢
利益输送借壳上市政商
借壳上市模式下企业亏损结转反避税进路探析
政商关系对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机制与理论进路
政商亲清,行稳致远
借壳上市:中概股回归的主流方式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中盈余管理问题的实证研究
借壳上市暗潮涌动A股壳资源再度紧俏
崇“亲”尚“清”两相宜
鼎华商业股份应收账款问题研究
政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