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娥
故事发生在我十一二岁时。
那一天,我和妈妈到南沟河的棉花地打花顶。临近中午,骄阳似火,炙烤着一切,地里的秧苗都蔫了头。我唇焦口燥,喉咙像火烧一样,说:“妈,咱回家吧,我渴得厉害。”妈答应了。
我提着一篮棉花茎叶,奔在前面。几个拐弯,就看到了小河边的那个水池,碧绿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蓝天白云的倒影微微荡漾。水池的拦水坝像一堵用青石砌成的墙,插进山沟,截断了水流,幽森森的,令人胆寒,听说有人在这里游泳淹死了。我不自觉地舔了舔嘴唇,望池兴叹。
又向前下了个小坡,来到拦水坝前。坝中央的凹处,池里的水高兴地溢出来了,形成小小的水帘,哗啦啦地唱着歌,从早到晚,下面形成一个小潭,但青苔丛草乱长,叫人害怕。潭水旁的小河清澈,我决定去喝水。我上看看下瞅瞅,发现有处不长水草的干沙地裸露出来,便不假思索地放下篮子,朝小河走去。
一步、两步,第三步,我蓦地陷了下去,惊讶地叫了一声,身子忙向后扭,只动了一下,两腿就直直地往地下稀泥里钻。顷刻间已没了小腿。我又惊又怕,几乎是带着哭腔喊道:“妈,快救我!”妈妈与我相距五六米,大惊失色,朝我喊道:“你别动,千万别动!”妈试图拉我,却够不到!我呆呆地陷立在稀泥里,两腿像被死神揪住一般,腿拔不动,挪不了,头脑里一片空白。天气晴朗得怕人,高高的蓝天,飘飘的白云,离我是那样的遥远!瞬间,我觉得一个生命的陨落,心里十分害怕!
妈急得团团转,呼喊的声音颤抖得厉害。她终于找到了一根长长的棍子,三步两步朝我跑来。一根细长弯曲的棍子颤抖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一把抓住,被妈妈拽出了稀泥。我的两腿裹满了泥浆,湿漉漉的,沉甸甸的。我和妈妈一起倒在地上歇了一会,才回过神来,互相搀扶着回了家。
多少年了,小河边惊险的一幕仍是如此刻骨铭心,叫我反复咀嚼,竟得出一些“真理”:
生活处处有陷阱!在人生中,一个闪念,一个脚步,有时就决定着你的命运,甚至生死……
点评
全文分三部分,层次清晰。全篇未有一“藏”字,但句句有“藏”之意,紧扣题目“藏在心底”,暗中点题。结尾“刻骨铭心”,紧扣题目,卒章显志。主体部分集中叙述了一件事情:水池幽深,望池兴叹(开端);水潭草长,喝水无望(发展);河边喝水,陷入淤泥(高潮);媽妈救“我”,搀扶回家(结局)。情节有波澜,惊心动魄,吸引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