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0-11-24 20:42兰州市第四十五中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整本书理性文本

○ 兰州市第四十五中学

整本书阅读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重要内容。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理解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以课内推荐名著为教学重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积极开展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一、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1.提升学生审美趣味。在当下的教育环境和选拔机制下,教材依然是学生阅读材料的主体,但这些阅读材料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阅读经典和整本书阅读得到学生的青睐。好的经典是人生的教科书,它有一种居高临下的魅惑,令人神往。

2.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还没有定型,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竭尽所能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判断,勇敢喊出“我思故我在”,而不是做答案的“搬运工”。相对于短篇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判断力,促使他们运用理性的思维分析问题。

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整本书阅读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

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之前,要结合具体学情,根据作品的题材和体裁设定教学目标。一是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力,运用多种阅读方式,梳理情节,把握内容。二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结合作品中的精彩情节、段落等畅谈感受。三是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解读作品。

三、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1.导读策略——精彩的前情提要驱动学生的阅读力。《礼记·中庸》中提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堂阅读课的成功,需要教师授课前做足功课。教师首先要熟读作品,设计导读环节,做好精彩的前情提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导读的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体裁来设计导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散文类作品,尤以语言为胜,教师可以节选书中优美的章节段落,分享给大家;小说类作品,尤以情节为胜,教师可依托精彩情节,以故事的形式引出作品或者用图片导入;诗歌类作品,尤以情感为胜,教师可以用朗读的形式直接导入。

以《骆驼祥子》为例,笔者利用图片让学生了解人力车夫这个群体,发现他们身上的刚毅、憨厚等,明白老舍除了同情他们以外,更多的是反思。

2.阅读策略——沉浸式阅读让作品真正走进读者。沉浸式阅读理论的基础是“文本中心论”。即“文本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阅读就是挖掘其中的宝藏”。在这种阅读模式中,经典名著是阅读主体,它们用自身散发的无限魅力去召唤读者。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安排,就是要将学生拉回优秀文化中,感受经典的魅力,在这个环节里,学生要为了读而写。

以《骆驼祥子》教学为例,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读写结合”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沉浸式阅读是第一个阶段。通过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去阅读整本书,为了保证阅读质量,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札记,阅读结束后制作一张读书卡,将这部作品分享出去。第二阶段是课堂上请学生分享初读感受,先要求学生用第三人称的口吻来复述故事,再让学生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故事。通过人称的转换,学生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会有更深的理解。

3.阅读策略——思辨性阅读让学生迸发思想的火花。沉浸式阅读帮助学生走进经典,但也更容易俘获学生的思想。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适时走出来,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来审视作品,“以批判性的态度阅读理性的文本”,即思辨性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倡导学生以批判者的姿态来审视作品,与作品中的人物、语言等理性对话,建构多元化的理解。

以《骆驼祥子》第二阶段教学为例,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请学生思考:祥子的悲剧命运是如何形成的,以具体的文本为例,谈谈老舍先生的语言艺术。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笔者要求学生先用故事情节图梳理祥子经历的“三起三落”,再用“可视化”的思维导图理清人物关系,探寻命运悲剧的成因。通过作图,学生渐渐理解祥子的命运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面对经典文本,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大胆质疑,主动探寻,勇敢发声,这才是整本书教学的意义所在。

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每位教师潜心研究。希望,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大家能够勠力同心,探寻到更合适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猜你喜欢
整本书理性文本
《论语》整本书阅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