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浪县韩店学区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对学生科学知识水平的掌握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科学作为一门课程,已经从城市改革到农村,走入每一节课堂中,但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课目,科学课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学的主体与客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对农村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做出了客观的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设意见。
1.主体让位于客体。在教学活动中,农村的学生由于视野有限,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受年龄限制,在课程的实施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科学课程往往是教师单纯灌输枯燥的理论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和教师在课程中缺乏真正的情感交流,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实际上,农村小学课程的实施有着很大的优越性,黑色的土地,田野里的花草树木,猪鸡牛羊等对农村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和初步的了解。因此,在科学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就不能单纯地灌输自己的理论知识,而是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将理论和他们的感性经验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将自己看到的自然现象,触摸过的花花草草带入实际的课堂,教师再加之以正确的引导和讲授,这将极大地培养农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提高其对科学课程的兴趣爱好。
2.客体作用的单向性。教育的客体是广泛且多样的,尤其对于科学课程的主体——学生来说,从学校的老师到家庭教育的家长、长辈以及同学,甚至上学遇到的自然现象、虫鸟鱼等,只要能够让受教者获得相应的知识,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客体。首先,最重要的客体是老师。据初步调查显示,我市周边大部分农村小学并没有专门的科学教师,而是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或快要退休的老教师担任,这就容易出现“教非所学”的偏差,专业知识水平的欠缺加上主课老师担任科学课程,没有时间认真备课,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其次,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从校领导到老师,副课、主课的思想依旧存在,小学科学课的地位要让位于数学、语文课,因此随意挤占科学课程,作为科学课程的施教者与主体学生之间根本无法进行相关课程的交流与探讨,客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导致教学深度扩展性的发挥受到重要影响。最后,作为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的家庭教育,学生面对的客体主要是家长,而农村大部分家长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化知识,很难对科学的自然知识和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甚至会以非科学的迷信观念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对贯彻科学理念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课程资源的利用不够。教学是一个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教育环境对教育成果与学生发展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在农村小学科学的施教过程中,既有先天的优势也有一定程度的限制。首先,是小学科学实验器材的短缺。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的部分小学没有足够的器材和教具,缺乏进行实验课程的配备,科学课堂的动手实验课变成了脑海里的记忆联想,这就给科学课程的教学实施带来了很大困难。其次,由于对科学课程的重视不足,大部分教师对待课程依旧在课堂上进行照本宣科,将课程资源局限于课本、练习册,甚至有学校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熟练,阻碍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进展。其实,农村小学科学实施的优势在于特色课程资源丰富,即本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学生能够密切接触自然,且动手能力较高,但却很少有教师将科学课程的思维拓展带入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中去,本地课程资源的特殊性和丰富性都未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
首先,应该从观念的变革开始,重视科学课程在学生德育和心智上的发展作用。要明确课程标准和设定之间的关联性,各个学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且彼此之间是互相兼容、互相促进的,一旦缺失某个环节都会使学生的教育体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农村地区科学课程的设置要适当调整教育资源,对小学科学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教育,督促教师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科研水平的训练,使科学教师具备施教的能力。
再次,教师要克服有限课程资源的限制,充分发挥本地课程资源的优势,以“因地取材”“因地施教”为主,以科学的思维带领小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科学知识、自然现象,让学生在学习、考察、实践中提高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使农村的科学教育真正发挥自身的优势所在。
最后,学校教育还可以和家庭教育相结合,鼓励家长一起参与到自然科学课堂中,以多途径、多方式利用资源,既保证科学教育的实践性,也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家校互动的多种教育合力作用,切实促进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