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与行动”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2020-11-24 23:48:50王茜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0期
关键词:学历价值观计划

文/王茜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所思所想大都集中在全力以赴进行高考,进入一个理想的大学是大多数学生的目标。而进入大学以后,大多数大学生的目标呈现出不明确的趋势。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依然非常努力地学习,但是,对目标的确立只是不断的学习,并没有对职业生涯做有效的规划[1]。还有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在离开父母、老师严厉的监督以后,彻底失去刻苦学习的动力,在最该奋斗的年纪,做着最放松的事。没有建立有效的目标,就不能促使大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在有效时间做最有效的事。因此,在大学期间,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自身,并且全方位地认识自己,制定符合自身优势的目标与计划至关重要。“目标与行动”课程能够帮助正在努力的大学生认识自己,找到自身优势,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合理有效的规划[2],同时也能够促使尚未开始努力的大学生,通过认识自己,找到目标,并通过制定合适计划,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一、认识自己

在大学之前的教育中,很少涉及让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而制定目标的第一步,首先需要充分地了解自己,根据自身优势与喜好,合理地设计对未来的发展规划。“目标与行动”课程的第一步,既是通过系统的心理测验,让学生更多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真实的需要。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用“我”字开头,写十句话。通过这十句话,学生可以收获到平时没有仔细去了解到的内心深处,能够让学生将自己从无意识阶段渐渐带入有意识阶段。再让学生完成对自己的五个特质的评价,家人眼中的五个特质,朋友眼中的五个特质,以及同学眼中的五个特质。除了让学生对自己进行思考与审视,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在家人眼中、朋友眼中的性格特质,从而更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的潜意识与性格特征,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问题与优势所在,而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需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探索其价值观。同样通过心理测验,从价值的选择,到价值观的舍弃,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最注重的价值观是什么,在将来选择职业时,能够根据自己选择的价值观,去思考未来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有哪些。

二、找到目标

在较为充分地认识自己以后,下一步就是帮助学生找到目标。通过价值观测试,学生能够知晓自己最匹配自身价值的职业是什么,从而能够找到将来职业的目标方向。例如,当学生通过价值观测试清楚地知晓自己对于金钱、时间、亲情等事物的重视程度以后,可以通过答案对将来的职业选择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在价值观上选择创造性、新鲜感、变化性等价值观的学生,在未来选择职业时,可能更倾向新兴型企业或者是创业型企业,或者是选择自主创业。而对于选择安全、稳定、地位等价值观的学生,可能在对职业选择时,更倾向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较为稳定的单位工作。

为了更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性格特征、天赋才能、兴趣爱好、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应该寻找什么样的目标,可以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划分的六种类型,即实用型(Realistic)、研究型(Investigative)、艺术型(Artistic)、社会型(Social)、企业型(Enterprising)和事务型(Conventional),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性格所对应的不同的职业。同时运用“霍兰德职业索引”,通过职业兴趣代号与其对应的职业,与自己所感兴趣的职业相匹配,最后根据匹配的职业作为目标的参考项。

根据对职业的不同选择,可以帮助曾经未制定目标的高校学生群体,将目标范围缩小至七个方面,即提升学历、国企、公务员、私企、外企、自由职业、自主创业。

除了缩小目标范围让学生选择,还需要提醒学生在选择目标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应将目标仅仅建立在现实的可能性上,而应让其高于现实,需要是有一定的憧憬性的。但是憧憬又不是不能够实现。第二,在制定目标时,应先制定目标,再根据目标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制定目标。第三,不能将无法量化,没有实现的想法当成是目标。第四,应当先设定目标,再寻找能够帮助目标达成的信息,而不是根据现有的信息来设定目标。

三、分析环境

在确定目标范围以后,即需要根据目标的选择,有分析环境的能力。此项的环境既包括自身的条件也包括外部的客观环境。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培养学生分析环境的能力至关重要。

例如,一位学生已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为提升学历,此时对于外部环境来说,第一步,则需要分析的是提升学历的途径有哪些,是在国内提升学历还是在国外提升学历。国内提升学历可能会面临强大的竞争,国外提升学历可能会有高额的费用。根据外部环境再对自身条件做一个分析。是更大的竞争力对自己而言更难实现,还是高额的费用对自己更难实现。第二步,确定了国内或者国外提升学历以后,需要分析的则是所选择的方式对应的具体客观要求有哪些?如果是出国留学,则需要了解到想要选择的国家,需要学习的语言是什么,对语言的要求是什么,自己是否能够达到此项语言要求?除此之外,对所选择的专业还需要的其他要求是什么,自己需要做的准备有什么?而对于国内提升学历,则需要了解到考试科目有哪些,是否有考试科目为自己不擅长的?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将环境细化,不断明确自身需要提高的技能。如若有确实难以实现的情形,则应当适当调整目标。

除了提升学历,对于选择自主创业以及参加其他社会工作的学生,则应该鼓励他们不仅仅将环境停留在分析层面,更多的是利用假期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知晓自己所缺失的能力,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综合能力,再回到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针对自己的缺失更多地去提升,而不仅仅是将学习的内容停留课本或者是理论层面。

随着对环境的分析或实践,可以让高校学生将目标从想象逐渐往现实方向移步。对于所选择的目标,有一个双向认识。即除了知道自己的需求,也同时知道目标对自己的要求。这样既避免了毕业后眼高手低的情形,同时也让高校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为目标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淘汰一些条件不允许,或是不够适合自己的目标。从而将目标调整到一个更加有效且可以实施的层面。

四、根据有效目标制定计划

在制定目标时,如没有进行系统的教育,学生往往会制定出一些不够合理的计划并开展实施的目标。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示自己的目标是成为首富,而对于怎么样根据此目标制定计划并开展实施则一无所知。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地制定有效的目标。

第一,有效的目标应该是明确的,从考研的例子来说,“我要考研”这样的目标就是不明确,明确的目标应该是“我要考上XX 大学XX 专业的研究生,成为XX 导师的学生。”第二,有效的目标是可衡量的。例如“我要尽可能阅读”则是不可量化的。“一年内阅读十本书,其中五本专业经典书籍,五本人文类书籍”则是可以量化的。第三,目标是有完成时限的。例如“我要通过英语四级”和“我要在大一下学期通过英语四级。”前者既没有完成时限,最后可能不了了之,后者有具体时限,则可相应地制定计划。第四,目标是具有挑战性的。毫无挑战的目标,不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可能会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

在确定了目标的有效性以后,第二步则是将目标进行分解。目标可能是长期而远大的,但目标的达成是需要从点滴做起的。因此在制定目标以后,需要将长期目标分解为中期目标,再将中期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再将短期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即将人生目标分解为人生阶段性目标,再将阶段性目标分解到近几年的目标,再将近几年的目标缩小到近一年的目标,最后一直分解到每天需要做的具体事宜上。再根据每天的课余时间,将计划与课余时间相结合。最后通过每天实现这些计划,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根据对同一年级专业前三名同学对执行目标计划的情况进行了解,这部分学生对计划的实施程度高达70%以上。

目标与行动课程在认识自我阶段,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在制定目标阶段能够使学生根据需求制定目标,而不是根据父母或是他人的期待制定自己根本不喜欢或是不感兴趣的目标。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探索中认识自己找到目标,还极有可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将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分析环境阶段,能够让学生更多地掌握大量与将来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包括毕业后的薪资待遇等方面事宜,可以避免大学生在就业时出现眼高手低等情形。而合理有效的制定计划,除了能够让大学生清楚地将自己的目标分解并实施,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有效地检验自己对计划的实施程度,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自己认识,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加科学地制定计划,并培养良好的习惯。

五、结语

在高校中开设“目标与行动”课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有效时间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再到根据优势与兴趣找到目标,根据目标客观分析目标的外部环境,接着细化目标,并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最后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整个过程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因此,在高校开设“目标与行动”课程,对大学生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学历价值观计划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公民与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 08:20:42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知识无力感
东西南北(2015年9期)2015-09-10 07:22:44